徐菲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又以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所占比例高.随着支持治疗条件的改善、并发症治愈的提高、新药不断的研发、治疗方案和策略的优化,AML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进展作如下介绍.
作者:许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自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5例随访12~61(28.3±6.4)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个月(65±7)分,术后3个月(74±6)分,术后1年(75±6)分.随访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所有病例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危险性不比其他内固定术大.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肖立军;陈文贵;邓德礼;徐晖;陈健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囊阴茎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4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见典型的湿疹样癌的特征,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2.5年,1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无复发.1例手术+放疗,无明显复发.结论:阴囊阴茎湿疹样癌早期皮肤活栓明确诊断是关键,手术是首选,复发可再次手术.术后放疗对范围广泛、可能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手段.
作者:黄青松;马建国;季鹏;朱长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IL-6和IL-18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IL-6和IL-18血清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活动期RA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高于痰瘀互结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风湿热郁型无明显差异(P>0.05);而风寒湿阻型患者血清IL-18浓度明显高于风湿热郁型与肝肾两虚型(P<0.05),而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血清水平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且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彭玉莲;任燕歌;庄俊华;丁海明;潘婉仪;邓兆智;何弈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分离纯化羊栖菜多糖并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评价羊栖菜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80%乙醇脱脂后水煮醇沉.Sevag法结合胰酶消化去蛋白,Sephadex G200柱分离纯化获得羊栖菜多糖SFP1和SFP2,用纯化的羊栖菜多糖SFF2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分离纯化获得两个羊栖菜多糖SFP1和SFP2.均为含有硫酸基的蛋白聚糖.腹腔注射羊栖菜多糖SFP2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及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论:羊栖菜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羊栖菜多糖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作者:严全能;陈均忠;陈晓文;蒋定文;沈先荣;李志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胚胎猪皮作为烧伤创面移植覆盖物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家兔、幼猪)进行胚胎猪皮和幼猪皮的异体、异种皮移植,观测移植效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移植物内CD8+和CD4+T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家兔异种皮移植效果差;幼猪异体皮移植效果次之:胚胎猪皮无论是在异体还是异种移植效果上均强于同组幼猪皮移植:CD8+和CD4+细胞计数值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组幼猪皮移植.结论:胚胎猪皮抗原性小.可作为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应用于临床研究.
作者:周昌宁;曹海宁;李利平;吕会增;郑宗珩;陈图峰;王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伤口并发瘢痕粘连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603例行各类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0.5~1年的随访.结果:并发瘢痕粘连的有91例,占15.1%,其中4例因症状严重行粘连松解术,其余经理疗及功能锻炼痊愈.结论:甲状腺手术伤口瘢痕粘连与手术技巧、异物刺激、创伤程度、患者体质、出血、引流物的使用等诸多因素有关,提高手术技巧、减少组织损伤、止血彻底、不放置引流可有效预防瘢痕粘连,对症状严重的甲状腺术后瘢痕粘连需手术解除症状.
作者:雷睿文;黄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钛合金铸造基托义齿在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用钛合金及钴铬合金铸造基托修复上颌肯氏Ⅰ类或Ⅱ类缺失患者各32例.检测患者戴义齿前、戴义齿1个月、戴义齿3个月承托区黏膜面可培养菌总量的变化及义齿承托区黏膜的炎症情况.结果:钴铬合金基托承托区口腔黏膜可培养细菌总量戴牙3个月与1个月、与备牙前相比显著增高(P<0.001);钛合金基托承托区口腔黏膜可培养细菌总量在各时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和钛合金基托相比,钴铬合金基托对应承托区黏膜可培养细菌总量在戴牙3个月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钴铬合金基托承托区黏膜义齿性口炎发生率在戴牙3个月比戴牙1个月、备牙前显著增高(P<0.05);钛合金基托承托区黏膜义齿性口炎发生率在各时期都无显著差异(P>0.05);与钛合金基托相比,钴铬合金基托承托区黏膜义齿性口炎发生率高,特别在戴牙3个月时增高明显(P<0.05).结论:戴用义齿后,与纯钛基托相比.钴铬合金更易促使口腔承托区黏膜细菌的积累;义齿性口炎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与纯钛基托相比.钴铬合金基托更易发生义齿性口炎.
作者:林江红;王莹;林晓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乳腺小肿瘤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美蓝和龙胆紫着色定位及传统不定位的差异,寻找佳的定位方法.方法:检出乳腺小肿瘤待手术的26例30个乳腺肿块进行分组,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其中两组用1%美蓝和1%龙胆紫对肿瘤局部着色定位.另一组不定位,记录寻找肿块和整个切除肿块手术时间.结果:1%龙胆紫着色定位效果要优于1%美蓝,前者着色性好,弥散度小,1%龙胆紫着色寻找肿块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小于其余两种方法,差异显有著性.1%美蓝着色与传统不定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龙胆紫着色定位在手术中能快捷发现乳腺小肿瘤病灶.缩短寻找和切除肿块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其效果优于美蓝.
作者:蔡雪阳;黄定蒙;王友达;徐盛柏;陈吴凤;陈庆存;夏苗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封闭剂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食管癌患者62例.分为用胶组(27例)和未用胶组(35例),用胶组行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通过观察术后第12、24及48小时的胸腔闭式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来确定纤维蛋白封闭剂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结果:用胶组术后第12、24及48小时的胸腔闭式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均少于未用胶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提早拔除胸腔闲式引流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庄聪文;翁向群;程先进;杨胜生;刘道明;曾志勇;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经高频彩超确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几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仙方活命饮+西医治疗,对照组以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高频彩超肠系膜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随访,两组肿大淋巴结缩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随访,两组肿大淋巴结缩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作者:梁燕;梁国新;温爱平;魏青;张遇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PPV,动态观察NIPPv治疗后不同时段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血气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1);是否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对患者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前Pa02与PaCO2同向升高(r=0.210,P>0.05),治疗后Pa02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结论: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NIPPV有一定的临床效,且治疗前的基础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
作者:王娟;李德宪;陈志宏;梁燕琼;劳穗华;申雁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主因咳嗽、咳痰10 d,咯血3 d入院.院外查胸片示:双肺呈蝴蝶征,提示尿毒症肺炎.既往慢性肾炎病史10余年.入科查体T 37.0℃,P 116次/min,R30次/min.BP 180/110 mmHg,,神志恍惚,呼吸深快,双肺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中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11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作者:詹生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B超、CT术前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根治性脾切除(必要时合并胰体尾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本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永翔;孟翔凌;徐阿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离退休老干部骨质疏松症者不良生活方式、骨密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4月县城朝晖社区和水南社区在我院体检中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离退休老干部60例(每社区各30例),按社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定时随访,并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及用药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仅在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时面对面进行一次健康教育.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骨折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改善骨质疏松症老干部的骨密度值,减少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素珍;陈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卵泡的发育与血管新生有关,每个卵泡可独立地调节血管新生.从而使其血管系统发挥重要功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监测卵泡的血管新生.观察卵泡中血管原因子的变化及拮抗剂在体内作用后的结果,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及其他血管原因子的干扰能抑制卵泡的发育或者抑制排卵.因此.了解卵泡血管新生的机制和规律.控制血管新生.为治疗卵泡的不正常发育提供依据.
作者:马红丽;侯丽辉;丛晶;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高血压痛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62例高血压病患者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组BNP浓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62例中,左室肥厚35例,非左室肥厚27例,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E/A比值及BNP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NP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r=0.86,P<0.01),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心舒张功能状况.
作者:黄璟;陆东风;熊龙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42例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均有动脉硬化闭塞症、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或栓塞病史;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早期的胃肠排空等;行多普勒超声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28例,早期诊断率为67%;肠系膜上动脉造影24例,均能确诊,早期诊断率为100%;误诊3例,误诊率7%.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21例,肠系膜上动脉旁路术5例,肠切除吻合术16例.29例康复出院,13例死亡,病死率31%.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吻合口漏致感染性休克3例,短肠综合征2例,心肌梗死2例.结论:提高对SMAE的认识,早期、及时、正确作出诊断和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建平;唐小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及绒毛间质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Ang-1在绒毛间质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图像分析技术对绒毛血管行体视学研究.结果:药流组微血管长度密度较人流组减少(P<0.05),微血管体积密度显著减少(P<0.01);人流组绒毛滋养细胞层Ang-1表达显著高于药流组(P<0.05).结论:绒毛滋养细胞Ang-1低表达与间质血管生成抑制相关.据此,米非司酮可造成绒毛间质血管形成发生障碍,进而不利于胚胎生存.
作者:楼湘莹;王自能;缪缙;耿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对采用此入路治疗的15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经侧裂入路的显微外科处理对额颞叶损伤小.结论:此入路选择应根据出血量、出血时间、术中侧裂分级而灵活选择.
作者:江永;陈节;赵霆;崔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