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分娩镇痛55例

胡迎春;王溢;朱雪洁;廖晓琼;曾睿峰;朱雪琼

关键词:镇痛, 产科, 分娩, 芬太尼, 酰胺类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采用0.2%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并与同期5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镇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但是第一产程延长.产后2 h出血量增多(P<0.05);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对产科质量无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κB激酶在炎症与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以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输出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为表现<'[1]>.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性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kB的过度表达可引起多种疾病.如炎症性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肿瘤和艾滋病等.IKB激酶(IkBkinase,IKK)作为NF-kB通路中重要的激酶,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方丹;刘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重度听力障碍婴幼儿影像学评估

    目的:对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评估,了解听觉系统的畸形或异常表现.方法:采用PHILIP 64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来自听力筛查转诊和专科门诊的听力障碍婴幼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对内耳、听神经以及大脑皮层、脑白质的评估.结果:164例受检听力障碍婴幼儿中早产儿12例,足月新生儿152例.检查发现:外耳道闭锁2例,前庭水管扩大12例,耳蜗畸形3例,耳蜗未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2例,外半规管发育异常2例.内听道狭窄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2例.影像学异常占17.1%.结论:影像学评估是对听力障碍婴幼儿筛查的重要项目,这对需要日后行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尤为重要.

    作者:张宏征;周晓琴;陈浩;万良财;郭梦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宫颈创面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应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促使创面愈合、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者5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阴道流液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西欧斯壳聚糖宫颈抗茵膜局部用药具有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和促进LEEP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急性心力衰竭11例

    急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是临床急危重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上,大部分此类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获得缓解,但少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我们通过血液净化超滤治疗顽固性急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肺水肿<'[1]>,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钟春;林晓明;陈生晓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安徽39 824例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安徽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方法:选择安徽15个城市的39 82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测定资料.在各年龄、性别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 824例健康体检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8.77%,男、女性分别为11.06%和4.43%,血尿酸值在各年龄组男、女性间和女性各年龄组间差别明显,≤39岁与40~55岁年龄组的男性间及整体人群间比较无明显差别;在患病率比较中,除了男性3年龄组间、≥56岁组男女间(P=0.075)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问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间的差异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小,男性发病率与年龄关系不明显.

    作者:高昌静;蒋永高;唐振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缝合及重建喙锁韧带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LINK钩钢板内固定术中缝合与不缝合喙锁韧带及喙锁韧带重建3种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应用肩锁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9例(A组),应用肩锁钩内固定并同时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5例(B组),应用肩锁钩内固定+改良Weaver法重建喙锁韧带组均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C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比较3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74例患者获得随访,按照Karlsson疗效标准,A组优23例(79%).良6例(21%);B组优20例(80%),良5例(20%);C组优16例(80%),良4例(20%).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的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喙锁韧带的缝合或重建不是必要的.

    作者:陈临炜;余可和;吴剑彬;陈龙;柏晓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对82例70~85岁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心律失常24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律失常4例,有5例表现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混合发作.合并心功能不全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心脏功能储备差,术后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但充分术前准备,围手术期适当的处理仍能使高龄食管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庄聪文;张哲明;杨胜生;曾志勇;程先进;张哲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男性的常见疾病,虽然两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由于前列腺炎好发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标本常常有炎症表现,人们一直在怀疑前列腺炎是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和争论都比较多,其中以支持两者有关的报道较多,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晓;莫曾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慢性肺病患者中.不动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28例发生不动杆茵性VAP慢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动杆茵药敏情况.结果:此类患者不动杆菌性VAP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前曾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46%有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不动杆茵有多重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吡肟、加酶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慢性肺病患者不动杆菌性VAP的耐药性强、病死率高,应加强预防手段,抗感染治疗应该根据细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全燕;张彦;连亨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来氟米特联用甲氨蝶呤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关节损害的作用.方法: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 mg/d,连续2 d后改为20 mg/d,甲氨蝶呤每周10 mg.羟氯喹400 mg/d治疗12个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个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胜;罗福漳;曾健;邓雪强;邓洁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心房扩大与心房电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时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和右房压力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5),左房内径与AERP和WU呈负相关(r=-0.882和-0.74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左心房扩张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左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重构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作者:翁向群;庄聪文;李莉;姜洪;杨胜生;曾玉卿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醒脑静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靳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患者20倒进行观察.年龄65~88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5%GS 250mL静脉滴注;B组(10例).空白对照(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30%.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发热、皮疹,无诉不适.无心慌、胸闷、血压升高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浩文;张双全;陈郡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全静脉麻醉及手术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64例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全麻手术组),病发前无糖尿病痛史.正常时照组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员,血压、血脂正常,无特殊服药史.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和体重指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内年龄、体重及手术前处理、麻醉时间、术中处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全麻手术患者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空腹血糖的变化.放射受体分析测定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结果:(1)全麻手术组患者HOMA-IR、胰岛素、空腹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全麻手术组患者红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常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全静脉麻醉手术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红细胞膜胰岛素高亲和力受体和亲和力降低可能是全麻手术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作者:张安传;杨友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认知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满足条件的成年根管治疗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在进行根管治疗前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常规组只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治疗后两组分别测量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root canal theraply dental fear survey,RCT-DFS),比较畏惧程度的变化.结果:无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高,畏惧型患者治疗后RCT-DFS得分干预组比常规组低.结论:在本临床条件下,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畏惧型成年根管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有辅助作用;对无畏惧型患者则会引起暂时的刺激反应.

    作者:庄最新;何振锋;任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 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LC的5 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28例,其余的4 872例均成功施行LC.胆管损伤12例,胆管横断2例,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LC手术时间是15-125(28±17)min.结论: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时应根据部位、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LC并发症重在预防,细致合理的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吴品飞;陈汝岱;顾勇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内镜下乳突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内镜下乳突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前做好患者准备和物品准备,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术中配合顺序以及术后正确处理.结果:14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术中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以部分取代开腹手术,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王苗凤;王海红;林丰;黎鸫鸫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5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血糖、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IL-6、TNF-α、hsCRP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无明显改变,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P<0.01);二甲双胍对脂联素没有影响.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痛患者的血糖,在不减轻其体重的情况下改善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可增加脂联素的表达,降低hsCRP、TNF-α、IL-6的浓度,直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徐小华;吴锦丹;沈赟;马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内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52例患者无因并发症死亡或引起严重后果,其中131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17例转胸外科行外科手术,4例病情未好转自动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处理并发症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柯彩霞;刘晓华;刘琼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辅助抗生素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35例

    近年来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抗菌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方法,不断涌现的各种抗菌药物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1].但是,并非所有的病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些病例存在复杂因素,反复感染,令患者十分痛苦.近3年我们应用知柏地黄汤加减配合抗生素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法东;潘光强;薛增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