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军;朱建峰;刘幼根;陈萍
目的: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制备的可行性,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支架材料.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取膝关节髌股关节面的股骨侧,切取4 mm×4 mm×3 mm大小(长×宽×深)骨软骨块,用去垢剂-酶法对骨软骨组织块进行脱细胞脱钙处理,冻干机冻干,制备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呈半透明状,弹性良好,组织学评价提示细胞成分已完全祛去,保留了纤维支架.结论:去垢剂-酶法可以祛去骨软骨块中的细胞成分,成为带有空隙的支架材料.
作者:刘建华;王国海;徐栋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73、p63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p73、p63、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临床Ⅰ、Ⅱ期的过表达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p73蛋白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73蛋白与p53蛋白,p63蛋白与p53蛋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368,0.342,P<0.05).结论: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73、p63和p53的过表达三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73和p63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雷;王莉红;刘婷娇;刘佩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QP4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2例CINⅢ级和33例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QP4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Ⅰ~Ⅲ级、浸润性癌组织实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逐渐增强,其在浸润性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伴淋巴结转移者AQP4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AQP4的过表达在宫颈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刘明;孙颖;韩水平;赵文宝;郑彩霞;高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并获得有效随访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个月~6年(平均12.3个月).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41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该法在对椎管进行有效减压的同时对腰椎生物力学功能影响小,治疗效果较好,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健;胡涛;高梁斌;颜登鲁;谢清华;朱豪东;付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咳喘病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功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穴位注射与TDP应用于咳喘病症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辉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ASA Ⅰ~Ⅲ级,均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分为3组,每组40例,神经刺激器组(N组)和超声引导A组(UA组)的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20 mL,超声引导B组(UB组)的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和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运动阻滞程度,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记录并发症.结果:与N组比较,UA组和UB组感觉阻滞效果较完善(P<0.01).与N组和UA组比较,UB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运动阻滞程度较轻(P<0.05).UA组和UB的麻醉效果较N组好(P<0.01).3组均未记录到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技术改善了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能降低局麻药浓度或用量并保证镇痛效果完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挺;刘若海;李军;吴道珠;徐旭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低场MR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腰椎间盘术后再发腰腿痛原因的价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发腰腿痛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CT或MR平扫,选取把硬膜外异常组织层面确定为动态MR扫描层面,然后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0.1 mmol/kg),每隔4 min扫描1次,共扫描8次,并分别测量硬膜外各异常组织的强化程度,将其强化率随时间变化绘成曲线图.并与再手术及病理作对照.结果:12例中再发腰腿痛患者MR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硬膜外异常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硬膜外两种异常强化组织7例,MR表现为周围组织明显强化,且于8 min左右强化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慢减弱,中央组织轻度延时强化,病理为周围新鲜瘢痕组织包绕退变的髓核组织.另一类硬膜外一种异常组织,其中一种强化较为明显,病理证实为瘢痕,硬膜外与椎旁瘢痕强化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一种强化弱,手术证实为再突出椎间盘.椎管内硬膜外瘢痕与再突出椎间盘的强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例中,单纯再突出3例,单纯瘢痕形成2例,再突出合并周围瘢痕组织形成7例.结论:利用MR动态增强扫描对于鉴别腰椎间盘术后再发腰腿痛原因(主要为硬膜外瘢痕与椎间盘疝复发)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向东;陈自谦;陈玉辉;林金香;陈凯;杨平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诊治.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0年间广东省陆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并存病多达67.O%,术后并发症达43.7%,病死率高达5.8%.结论:及时、适当、有效地治疗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存病和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余永东;姚学清;林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报道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就受到了医学界和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人类Ⅰ类致癌原[1].Hp致病性的差异与其基因型的多态性有关,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特定基因则为Hp毒力基因.本文就Hp的毒力基因及其对宿主细胞的致癌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敏;徐雷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万托林与普米克高频振动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时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与普米克高频振动雾化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主要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与普米克高频振动雾化联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小儿哮喘的首选,在吸入疗法中注重护理工作,疗效会更加明显.
作者:王伟文;朱瑛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构建人基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PDGF-B,并在293T细胞中进行瞬间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含有PDGF-B基因全长cDAN序列的质粒中扩增出PDGF-B的cDAN片段,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连接双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进行表达鉴定.结果:真核表达栽体pIRES-EGFP-PDGF-B被成功构建,双酶切鉴定正确,载体能在293T细胞内正确地表达成熟的PDGF-B蛋白,并可分泌到细胞外.结论:成功构建了PDGF-B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利用PDGF-B对脊髓损伤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陈松建;徐锡金;霍霞;张宝;梁晓;陈刚建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近端堵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经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腹腔镜诊断为双侧输卵管近端堵塞,余输卵管部位通畅的31例患者为对象,行输卵管宫角植入术.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输卵管完全通畅26例,通而不畅3例,不通者0例.随访至今宫内妊娠24例,妊娠率达77%,异住妊娠1例,自然流产者1例,未孕5例.结论:排除其他不孕因素,输卵管近端堵塞性不孕患者,采用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作者:钟华;蒙俊;李晶晶;贺红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单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内皮素-1(ET-1)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10 mg/kg)和假手术组.冠状动脉结扎1 h,松解2 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肌ET-1的含量,终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AMI再灌注后血浆ET-1的水平(P<0.01);而心肌组织ET-1的含量治疗组仅复流区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复流范围显著减少(P<0.01).结论:单剂量阿托伐他汀具有内皮保护作用.能有效防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
作者:赵希军;刘现亮;何国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过熟期白内障所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科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尤其现在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成熟期之前就多已实施,此种疾病就更为少见.我们自2000年至今,共治疗此类疾病9例,采用同一部位隧道内层叠切口,对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加青光眼小梁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4参考文献[1]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作者:何朝永;由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经验,观察近期疗效,分析影响术后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在2001年6月至2006年11月间对48例临床单发、肿瘤直径小于3.0 cm、触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行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或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65个月,局部无复发转移,美学效果优良率97.9%.结论:保乳手术使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丘禹洪;周颉;傅建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笔者在2005-2007年间共对5例6眼过熟期白内障施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6眼,其中男2例3眼,女3例3眼.年龄78-85岁,平均82.2岁,晶体呈乳白色混浊,坐位或站位时可见棕黄色的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随体位变化而移动,有3例可见前房闪辉呈五彩颜色,前房较深.
作者:毛肖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人们对肛管、直肠解剖生理研究的深入,对痔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Thomson提出肛垫学说之后,很多学者的研究使其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目前认为,肛垫是由肛管内黏膜、血管、纤维支持结构共同构成的正常解剖结构,起着维持肛门自制的功能,当其发生病理改变而出现临床症状时才可称为痔或痔病(hemorrhoids disease).
作者:赵燕;崔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病例1,男,36岁,因左眼半固定只能向外移动4个月余,于1994年4月到我院门诊诊治.1994年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左眼处于半固定状态,只能向外移动,同时同侧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及节反射消失,在外院眼科多次就诊无效.患者1个月前出现左侧头痛、左耳闷胀,听力下降,在外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行鼻咽部活检2次,均未见癌细胞.病程中无鼻塞及涕中带血史,无头昏、咽痛及声嘶等.患者近来左侧头痛,左眼只能向外移动,左耳闷胀加重而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曹光明;沙亚盘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自制丝线网袋肾悬吊固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下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院区1995-2007年用自制丝线网袋悬吊固定下垂肾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手术组16例17侧,腹腔镜手术组13例14侧.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均成功.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0min和110 min,平均出血量为25 mL和120 mL,平均恢复饮食时间为8 h和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5 d和16.0 d.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8.6年,10例(62%)症状消失,6例减轻.腹腔镜手术组平均随访1.6年.11例(85%)症状消失,2例减轻.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开放手术组38%和腹腔镜手术组8%.术后3个月复查证实两组患者肾脏位置均正常.结论:自制丝线网袋悬吊下垂肾脏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后腹腔镜下肾悬吊固定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官富;王天济;章灵芝;朱汝健;陈安屏;韩子华;卢思保;陈劭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jity,BRS)是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慢性心衰、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
作者:杜唯佳;陈杰;王祥瑞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