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邱录贵
晶体溶解性青光眼是过熟期白内障所导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科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尤其现在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成熟期之前就多已实施,此种疾病就更为少见.我们自2000年至今,共治疗此类疾病9例,采用同一部位隧道内层叠切口,对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加青光眼小梁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4参考文献[1]李凤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作者:何朝永;由雷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并获得有效随访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个月~6年(平均12.3个月).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41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该法在对椎管进行有效减压的同时对腰椎生物力学功能影响小,治疗效果较好,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健;胡涛;高梁斌;颜登鲁;谢清华;朱豪东;付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时间的卧床给所有经股动脉穿刺行PCI的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尽早拔除股动脉鞘管能够缩短卧床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各种文献对此并无统一记载.为此本院在过去的3年里,对此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许浩;何培根;赵黎丙;杨汉东;闵新文;陈欣;李东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两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HSPG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结合Annexin V-FITC及PI双标记染色检测HSPG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得不同浓度MCF-7型HSPG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 h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生长曲线显示不同浓度MCF-7型HSPG可明显抑制MDA-MB-231的生长;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显示MCF-7型HSPG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增加;MDA-MB-231型HSPG对其源细胞(MDA-MB-231)则无生长抑制作用,对其凋亡率也无明显影响.结论:MCF-7型HSPG对MDA-MB-23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作者:童旭辉;董淑英;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HIE)在螺旋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螺旋CT资料及临床资料,两者分度间行一致性分析.结果:97例中,临床分度轻度30例,中度59例,重度8例;CT检查5例未见异常,CT分度27例轻度,54例中度,11例重度.新生儿HIE CT征象主要为颅内大小不一的低密区、脑室受压变形及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CT分度和临床分度存在一定一致性.结论:螺旋CT头颅检查在HIE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喻宁芬;张又祥;邓礼;肖雪;陈英;于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性药变迁.方法:2003-2007年我院分离到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共210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仅7.14%,其次为哌拉西林,耐药率为35.2%,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5年耐药监测结果,从2004-2007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由2003年的38.5%、0和23.1%k升到2007年的75.8%、86.9%和92.9%,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脑膜败血黄杆菌是一种高度耐药的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该类细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
作者:杨海蔚;杨锦红;余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以探讨OSAHS患者的肝损害及总胆汁酸(TB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OSAHS患者以及28例单纯鼾症和30例健康成人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中的TBA和肝酶中的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中TBA水平(16.5±4.8)μmol/L,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P<0.05),OSAHS组ALT(29.5±12.2)U/L、AST(30.7±12.6)U/L、γ-GT(37.2±14.6)U/L,与单纯鼾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鼾症组和健康对照组TBA、AST、ALT、γ-GT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HS组患者TBA阳性率100%,肝酶阳性率16.7%.结论:TBA在OSAHS患者与单纯鼾症和健康成人血清中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说明OSAHS患者存在肝损害,检测TBA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较肝酶更敏感.
作者:罗国仕;涂明利;刘玉全;唐以军;刘先军;熊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回顾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总结种类,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起搏器囊袋出血(血肿)3例,起搏器切口裂开1例,电极脱位或微脱位3例,电极断裂2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源性晕厥1例,电池耗竭导致心室停搏2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种类的认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定期随访,友时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可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及医患纠纷.
作者:陈霞;刘加麟;李正茂;李凯;娄金荣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损后,常出现骨、肌腱及钢板外露,处理较为棘手.笔者自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继锋;刘曦明;王华松;黄卫兵;汪国栋;黄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QP4在20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12例CINⅢ级和33例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QP4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Ⅰ~Ⅲ级、浸润性癌组织实质细胞中AQP4的表达逐渐增强,其在浸润性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伴淋巴结转移者AQP4表达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AQP4的过表达在宫颈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刘明;孙颖;韩水平;赵文宝;郑彩霞;高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介绍在皮肤扩张术通过联合应用皮瓣延迟术和延迟术前抽水减张的方法,以提高扩张皮辩存活,增加扩张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和旋转角度.探讨该手术方法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对25例应用超出常规长宽比例(长宽比为1:1)或扭转角度过大的扩张皮瓣进行的整形修复术者,在扩张器注水成功后,行两次皮辫延迟术.扩张皮瓣大面积为30 cm×9 cm,长宽比例为3.2:1;小面积18 cm×7 cm,长宽比例为2.5:1.于行第一次延迟术前24 h释放注水量的10%减压.结果:25例术后皮瓣未见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联合应用皮瓣延迟术和延迟术前适当减张能明显改善扩张皮瓣微循环,提高扩张皮瓣长宽比例的成活面积,增加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在瘢痕整形修复中具有优势.
作者:黄峻;刘志飞;李叶扬;钟穗航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颅脑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11例颅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了术中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结果:术中超声清晰地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回声,1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术后病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增生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性肿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术中超声作为一种实时、无创、简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边界,避开功能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孔文韬;张炜炜;邱君斓;黄玉杰;王斌;杨咏波;蒋智明;沈袆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表达以及与临床生物学特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73、p63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73、p63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p73、p63、p53蛋白在口腔鳞癌临床Ⅰ、Ⅱ期的过表达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p73蛋白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73蛋白与p53蛋白,p63蛋白与p53蛋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368,0.342,P<0.05).结论: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73、p63和p53的过表达三者可能单独或共同参与.p73和p63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雷;王莉红;刘婷娇;刘佩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后皮下瘀血的延伸方向与血管走向的关系.方法:抽取112例因静脉穿刺导致皮下瘀血的患者,分为皮下组织正常组48例,皮下组织疏松组64例.在患者瘀血中心用十字划分法,横血管方向为横径,顺血管方向为竖径.比较两组的横径和竖径.若横径<竖径,视为皮下淤血的延伸方向与血管走向一致.结果:两组皮下瘀血横、竖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459 3).两组中的横、竖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01).结论:皮下瘀血的发展延伸的方向与血管走向一致.
作者:邱敏智;庾少清;邝惠冰;冯秀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建立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并探讨其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改变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的关系.方法:用ISO 170 mg/kg对sD大鼠皮下注射2次,建立大鼠CHF模型,在造模后18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取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心肌匀浆检测一氧化氮(NO)、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FS下降,LVEDD、LVESD扩大(P<0.01),左心室重/体重比值明显增加(P<0.01),血浆NE、TNF-α显著升高(P<0.01),心肌NO升高(P<0.01).cAMP、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ISO诱导大鼠CHF,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同时心脏cAMP、cGMP降低,cAMP/cGMP比值增加.
作者:陈向民;赵凌杰;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OGTT试验,比较54例T2DM伴NAFL患者和48例T2DM不伴NAFL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2DM伴NAFL组BMI、TC、TC、LDL-C、F-INS、P-INS、HOMA-IR显著高于不伴NAFL组(P<0.05);△I<,30>/△G<,30>低于不伴NAFL组(P<0.05),TG及HOMA-IR均为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T2DM伴NAFL患者,具有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早期相分泌受损更严重的特点.
作者:徐小华;吴锦丹;谢晓竞;马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HepG2细胞体外培养,人工合成并硫代修饰STAT3 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进入HepG2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程度,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RT-PCR检测细胞中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TAT3 ASODN各浓度组时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STAT3 ASODN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吴明彩;蒋明;毕富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特需服务患者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查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每月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特诊中心患者对服务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综合提升口腔护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满足患者牙科服务需求.
作者:叶慧铭;吴少娟;黄晓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随着人们对肛管、直肠解剖生理研究的深入,对痔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Thomson提出肛垫学说之后,很多学者的研究使其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目前认为,肛垫是由肛管内黏膜、血管、纤维支持结构共同构成的正常解剖结构,起着维持肛门自制的功能,当其发生病理改变而出现临床症状时才可称为痔或痔病(hemorrhoids disease).
作者:赵燕;崔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视网膜计测定值预测白内障术后佳矫正视力的效果.方法:白内障手术患者346例,术前根据晶状体核硬度按Emery法分组.A组为Ⅰ~Ⅲ级核197例,B组为Ⅳ级核115例.C组为Ⅴ级核34例.各组分别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手术眼行视网膜计检查,术后30 d检查佳矫正视力.并用SAS软件包行统计学检验.结果:A、B两组术前视网膜计测定值与术后佳矫正视力相关(A组P<0.01,B组P<0.05),C组术前视网膜计测定值与术后佳矫正视力不相关(P>0.05).结论:视网膜计测定值对核硬度Ⅰ~Ⅳ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有较好预测效果,对于核硬度Ⅴ级的白内障患者应结合相关临床检查做综合评估.
作者:徐巍华;华佩炎;岑洁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