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氟米特与霉酚酸酯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的疗效比较

刘晓渭;王汉民;陈威;孙世仁;许国双;白淑蓉;刘宏宝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IgA, 消炎药, 非甾类, 来氟米特, 霉酚酸酯
摘要: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此类IgA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接受霉酚酸酯治疗,观察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胆固醇、血肌肝等临床指标变化和血IgA、IgG、IgM、C3、C4等生化指标变化,以及用药期间所有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IgA、IgG均显著下降,且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来氟米特是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注入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高聚金葡素.结果:30例患者置管安全,胸腔灌注有效率87%,毒性反应小.结论:经皮胸腔置管安全,放管时间长,减少多次穿刺,高聚金葡素毒性小,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英;林海锋;王秀桂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甘草酸二铵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上常对症治疗,并辅以一些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我们采用该药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朱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30),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参数设置为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3 mL/h)+PCA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为30min.A组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B组为0.2%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随机双盲对比观察术后4、8、12、24 h内按压PCA的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和术中局麻药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2)前24 h内A组的PCA按压次数为(5.2±3.8)次,较B组(7.4±4.6)次明显减少(P<0.05),且A组在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略低于B组(P<0.05);(3)术后12、24h舒适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P<0.05);(4)A组术后恶心、呕吐显著少于B组(P<0.05),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0.4 μg/mL舒芬太尼和2μg/mL芬太尼复合0.2%罗哌卡因均可满足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需要,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

    作者:于代华;柴伟;孙绪德;姚立龙;彭德民;高昌俊;杨永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孕妇年龄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年龄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 815例产妇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05年1-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100例孕产妇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产前保健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的孕周相同的孕产妇200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年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孕妇分娩年龄的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年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杏端;陈维清;韩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川崎病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了解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判断预后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临床确诊KD患儿284例作为病例组,分别评价其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及晚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同期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并以120例同年龄阶段健康儿童作对照,测量相应指标.结果: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各项指标均有异常,在恢复期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全血低切黏度(VB2)、血浆黏度(V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恢复较慢,有冠脉损害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更加明显,各项指标较无冠脉损害患儿恢复较慢,尤其是VB2、VP、EAI在恢复期晚期仍未恢复正常.有冠脉狭窄患儿其VB2、VP、红细胞压积(HCT)、EAI异常持续较长时间,在慢性期仍未恢复.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反映KD患儿冠脉损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VB2、VP、EAI、HCT等,持续上述指标异常,反映引起冠脉损害时间较长,易出现冠脉狭窄,为临床预防和诊断冠脉狭窄提供依据.

    作者:舒琼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与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方案比较,探索适合老年人NSCLC的治疗方案.方法:75例患者分为GC组40例[吉西他滨1 000mg/m2第1、8天,卡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5,静滴第1天],NC组35例(长春瑞滨25 mg/m2第1、5天,卡铂AUC=5,静滴第1天),均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GC组,CR 1例、PR 16例、SD 17例、PD 6例,总有效率43%,1年生存率53%,中位生存期13.2个月.NC组,CR 0例、PR 13例、SD 14例、PD 8例,总有效率37%,1年生存率46%,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GC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NC组(30% vs 9%,P<0.05),GC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NC组(13% vs 37%,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晚期NSCLC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治疗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浮;茅国新;李梅;钱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胸腺肽针、他扎罗丁凝胶联合治疗手部慢性湿疹50例

    我们应用胸腺肽针剂联合他扎罗丁凝胶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柴芩承气汤结合内科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

    我科于1999年9月至2005年8月,采用柴芩承气汤结合内科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18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碧桃;文政琦;杨国桥;杨月乔;黄琼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19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意义.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除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作者:梁丽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阴道超声特征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阴道超声(TVS)特征.方法:结合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9例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显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子宫大小基本正常,盆腔内可见囊实性包块伴不同程度的盆腹腔积液.结论:TVS对诊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的诊断和动态观察方法.

    作者:陈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和改进养老保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加权平均分为77.63±14.79,年龄普遍较高,70岁以上的老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2.6%,丧偶率在70%以上,慢性病患病率为86.6%,且经济状况较好,总体生活质量较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自理能力、慢性病、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论:影响机构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养老方式的转变,应针对老年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罗敏;李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73例

    目的:探讨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的疗效.方法:对73例7~18岁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男11例,女62例)进行131I治疗,治疗后随访6~84个月.结果:治愈57例,好转7例,甲亢复发1例,甲减8例.随访期内未见患儿生长发育受影响,除甲低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131I治疗少年儿童Graves病安全有效.

    作者:蔡斯俏;吴育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Cofilin的表达对人肝细胞增殖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

    目的:构建丝切蛋白(cofilin)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cofilin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并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导入正常人肝细胞系.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情况.采用3H-TdR掺入DNA法、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细胞DNA合成,了解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CCl4造成急性肝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K+的漏出量了解肝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结果:双酶切鉴定证实cofilin片段已克隆到pEGFP-N3载体的BamH Ⅰ和Sal Ⅰ位点之间,转染人正常肝细胞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导cofilin的肝细胞DNA合成明显增加(转染96 h后,3H-TdR掺入量为对照组的4.5倍).PCNA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导cofilin的肝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肝细胞抗CCl4损伤的能力明显增强,肝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83%vs 61%,P<0.05).细胞内ALT、K+的漏出显著降低(分别为35.2 U/L vs 61.3 U/L,P<0.01;5.59 mmol/L vs 6.02mmol/L,P<0.01).结论:基因转染cofilin可在肝细胞中表达并有促细胞分裂活性,而且转染cofilin后的肝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

    作者:陈天宇;余元龙;胡泽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心肌G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大鼠心肌G蛋白的变化,为临床防治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内毒素(LPS)注射后3 h组(3.0 h组)、LPS注射后6 h组(6.0 h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给予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 O55B5,美国Sigma公司产品)20 mg/kg腹腔注射,制造SIRS大鼠模型,免疫印记法测定大鼠心肌G蛋白的含量.观察3 h、6 h后SIRS大鼠心肌G蛋白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 3.0 h组、LPS 6.0 h组大鼠心肌Gsα蛋白的相对含量(单位:%)分别下降为92.375±2.187、89.755±4.621,P<0.01,尤以6.0 h组下降明显;而LPS 3.0h组、LPS 6.0 h组大鼠心肌Gi α蛋白含量均升高,分别上升为106.0±3.381(P<0.05)、111.0±6.590(P<0.01),尤以6.0 h组升高明显.结论:SIRS大鼠心肌Gs、Gi蛋白发生改变,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变化明显,推测SIRS时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G蛋白的异常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梁丽;高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N-乙基-N-亚硝基脲对兔牙髓干细胞侵袭和黏附能力诱变的体外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诱瘤技术,利用N-乙基-N-亚硝基脲(ENU),诱导兔的牙髓干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发生变化.方法:在兔牙髓干细胞经ENU诱导后,通过增殖曲线、侵袭和黏附实验对诱导后的牙髓干细胞进行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观察.结果:牙髓干细胞诱变后增殖、侵袭和黏附能力都明显增强,细胞形态改变明显.结论:ENU有将牙髓干细胞诱导成为成釉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趋势.

    作者:周岚;郑根建;罗军;林肖南;应于康;吴伟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中国9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LipoPGE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计算Lipo-PGE1治疗和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发生死亡结局的优势比,并对结果作敏感性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Lipo-PGE1组死亡优势比对照组低22%,其OR=0.37,95%CI 0.27~0.5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对早、中期肝衰竭的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肝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通过敏感性分析未见结果逆转,偏倚分析提示结果的偏倚较小.结论:Lipo-PGE1能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尤其是对早、中期肝衰竭.在临床实践中,为延长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常规剂量长疗程治疗为佳选择.

    作者:郑明华;杨新军;徐叶进;周祖木;陈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作用.方法:将4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心房纤颤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EI类药物能减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复发率,对房颤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李昌;车梅仙;彭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儿脊髓空洞症1例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儿童期少见,而以偏瘫为首发症状无感觉障碍的小儿SM更罕见,我们报道1例如下.

    作者:郑冬凌;郝彦峰;吕茂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1 538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48.63%),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属(10.60%)、真菌(8.45%)、克雷伯菌属(7.93%)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62.8%和61.9%.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低的耐药率(<1%),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90%).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6.1%),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接近100%,但粪肠球菌对青霉素较敏感.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虽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病原菌菌谱越来越广,真菌和非发酵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刘彩霞;严春;杨锦红;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中的诊断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疑为严重心律失常所致的1次或多次晕厥的患者观察24 h动态心电图.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1)56例经动态心电图均检出有严重心律失常,13例(23%)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尤其是与缓慢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心源性晕厥的发生系停搏或心动过速时间过长,有效心搏出量减少致脑部供血不足所致.(2)能够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律失常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