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发症探讨

刘柞君;肖继红

关键词:经尿道电汽化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并发症及其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总结40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的临床资料.结果 403例前列腺电汽化术,1例出现TURS,13例出现术后大出血.结论 TVP治疗前列腺增生,注意操作顺序、按常规操作每个环节,并发症可以预防.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矾冰液治疗外科感染性创面8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矾冰液外治外科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矾冰液外治各类外科感染性创面85例.结果总有效率:95.3%.结论矾冰液外用有利于创面感染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

    作者:严志登;张晓波;蔡北源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肝癌伴脾亢应用双介入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做部分脾栓塞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伴脾亢患者在做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行部分脾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测定栓塞前后血细胞数量变化,并作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所有的病例除有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一般性并发症外.少数病例出现栓塞性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衰竭等较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做部分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奎阳;邓美育;徐旭东;周广德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自体肋软骨移植重建外伤性眼睑缺损临床分析

    眼睑重建,关键是寻找睑板的替代物.肋软骨因其取材方便、韧性好、吸收少、重建后的眼睑变形小,活动佳,所以可替代睑板,重建眼睑.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肋软骨移植重建外伤性眼睑缺损30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谊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亚低温技术对心肺复苏后脑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亚低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外伤和脑卒中病人;但对脑复苏病人的临床应用少有报道,本文对其在脑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 16例院内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各8例,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条件下,给亚低温组病人降温处理,使其脑部温度控制在32~34℃之内,维持72h后复温,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定.结果亚低温组与常温组第3天时平均脑温为33.1±0.26℃和37.4±18℃(P<0.05),颅内压分别为15.7mmHg和19.1mmHg(P<0.05),其它如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值(pH),平均动脉压(MAP),意识障碍评分(GCS)等基本相近(P>0.05);3个月后两组神经转归良好率分别为75%与25%(P<0.05),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分别为12.9±1.75和9.9±1.9(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意义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2003年4月我院髋部骨折术后92例患者,其中传统预防措施10例,加用IPC预防DVT 82例.术后当天开始使用IPC,每12h 1次,每次30min,整个疗程至少14~21天.观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无特殊预防措施的10例下肢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DVT.结论 IPC预防DVT较仅用传统方法效果好.

    作者:苏鹏;石英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灼口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7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及82例对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探讨.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6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伸舌自检、咬唇、牙周炎、吸烟、不良的近期医疗结局、抑郁情绪为灼口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影响权重大的因素为伸舌自检.结论戒除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戒烟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可预防灼口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陈立章;高建明;彭解英;凌天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基因工程药物的高度纯化方法

    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认识的不断加深,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DNA重组和单克隆抗体两大技术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细菌和动、植物细胞表达蛋白质成为一项常规技术.技术门槛的降低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基因工程制药这一领域中来,这样势必造成市场竞争的加剧,刺激着基因工程药物成本的下降.因为基因工程制药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多,性质与目的产物相似),分离纯化,特别是高度纯化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决定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因而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作者:俞淑文;贾洪;张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宫外孕大出血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观察

    目的对处于休克代偿期或休克期的患者行宫外孕急诊手术,观察其在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行硬膜外麻醉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22例休克指数在1~1.5的患者,穿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观察比较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贺斯输注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使硬膜外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小.结论颈内静脉快速输注贺斯液宫外孕大出血行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

    作者:翁险峰;陈锦娥;郭永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病人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腹股沟斜疝老年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斜疝修补术.结果治疗组病人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完全可以替代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且对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尤为适宜.

    作者:罗海晖;黄敏;沈樑;余琼;詹振鹏;吴钧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Clarkson等报道QTd与收缩压高低及左室重量指数相关.研究表明,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QTd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验证QTd是否可作为评估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参考指标,对我院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QTd和左室重量指数的测量,并与健康成人组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肺癌侵犯胸膜或其它癌肿转移恶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液)严重影响癌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液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我们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胸腔内分别注射博莱霉素与常用的治疗癌性胸液的药物丝裂霉素来观察它们在控制癌性胸液方面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方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雌激素皮埋剂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本院研制的雌激素皮下埋植剂进行临床研究,为防治妇女更年期疾病提供更适宜的HRT(激素替代疗法)剂型.方法统一标准选定受试对象,埋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多项试验,自身对照统计.结果埋药3月,白带及宫颈涂片结果明显改善;埋药6月与埋药12月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内分泌激素测定E2轻度上升,FSH略有下降;骨密度无明显变化;子宫内膜,乳房无改变.结论雌激素皮埋剂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周雅;邢青峰;杨学芳;杨丹;王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重度毒蕈中毒1例的抢救与护理

    我科于近期(2003年6月)收治了一起误食毒磨菇中毒少年6例,年龄在11~15岁,病情轻重不一,其中5例病人,经积极救治,在3天内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但有1例极其严重,病情发展极快,并出现心、脑、电解质紊乱合并症.经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患儿脱离危险,现将该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茹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2年12月经过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的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3年,26例门奇断流术中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再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布-加综合征及3例肝移植术中各1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余各例及5例门奇断流联合门腔分流术临床治愈.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病情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术式.

    作者:朱兆红;张晓健;崔经建;姚卫洲;姜连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髌骨软化症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目的分析髌骨软化症的MRI表现及选择佳的扫描序列.方法 40例轴位髌股关节MRI扫描,其中28例诊断为髌骨软化症.采用多种扫描序列.所有病例均用常规X线片作对照.结果髌骨软化症分四期,Ⅰ期(5例)为软骨内点状低信号,Ⅱ期(3例)为软骨凹凸不平,有局限性变薄,Ⅲ期(8例)为软骨明显不光整,局部有软骨的缺损,Ⅳ期(12例)软骨缺损同时有骨性关节面侵蚀,表现为信号的异常.梯度回波显示软骨较自旋回波好.结论 MRI对于早期诊断髌骨软化症很有价值.建议采用梯度回波扫描,尤其是T1WI.GE-STIR在诊断骨缺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邹月芬;冯阳;王德杭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产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例患者的护理

    产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原因不明,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临床特点为产褥期发生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尽管近年来报道有所增多,但临床中仍较少见,1996年我院收治了1例年青女性,该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脱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素梅;何劲松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介入治疗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反复头晕、胸闷、双下肢乏力加重1个月余,于2003年4月2日入院.该患者在近1个月内头晕反复发作,每2~3天发作1次,伴心悸胸闷,轻度耳鸣,视物旋转,双下肢乏力,有时头向右转动时眩晕加重,坐倒休息后缓解.无心前区疼痛、黑、晕厥史.患者10余年来有类似发作.

    作者:毛剑辉;赵丽娟;钟沛霖;韩鸿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配戴角膜接触镜并发症52例临床分析

    因角膜接触镜使用方便,对屈光不正矫正效果好,故近年角膜接触镜应用已较为普及,但配戴后的各种眼部并发症时有发生.现将配戴角膜接触镜后出现的52例并发症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胡劭彦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伊贝沙坦150mg/d,美托洛尔6.25~50mg/d,对照组36例给予伊贝沙坦150mg/d及安慰剂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类同,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前后相比两组LVEF、SV、CI、6min步行的距离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LVEF、CI及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伊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伊贝沙坦.

    作者:邓斌;苏良献;刘明;黄仕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麻醉中发生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4例报道

    近几年来我科在临床麻醉手术中致病人意外呼吸心跳停止4例,经抢救复苏后第3天出现突发性双眼失盲2例,经治疗后4例均转归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