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观察

黄光荣;马亚琳;杨波;胡平

关键词:宫颈疾病, 电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环形电切术( LEEP)对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患者采用 LEEP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 (79.2% )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不符合者 27例 (20.8% ),其中 20例 (15.4% )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 7例 (5.4% )程度轻.3例患者术后 8周宫颈口仍然外翻,颈管内突出增生肉芽组织,进行二次手术,视为失败,故手术成功率为 97.7%.结论:LEEP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病变的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治疗成功率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髁上钢板在肱骨远端1/3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 1/3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并评价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1/3骨折的特点及效果.结果:手术过程简捷,内植物安置容易;手术创伤小,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随访 4~ 13个月,平均 7.7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移位;术后未见创口深部感染, 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无其他神经血管并发症.参照 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 54.5%( 12/22),好 27.3% (6/22),可 13.6%( 3/22),差 4.5%( 1/22).优良率 81.8%( 18/22).结论 :应用肱骨髁上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1/3骨折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文捷;周跃;王建忠;王敏;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Omaaya囊在重症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

    重症脑室内出血 (severe intraven tricular hemorrhage)是指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积血扩张,脑室内铸型, 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急症 ,其病死率高达 80% [1].对于重症脑室内出血目前常常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纤溶治疗术 [2].

    作者:王晓民;杨冬梅;赵江;付振宇;王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芬太尼、雷米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例.A组,丙泊酚配伍芬太尼; B组,丙泊酚配伍雷米芬太尼.观察并记录 SpO2、MAP、HR、丙泊酚用量.评定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记录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 B组均短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比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更适合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叶琦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28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方法:将 64例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两组, 28例死亡患者为死亡组,其余 36例未死亡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临床分析,对死亡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贫血更严重,肾功能损害更重( P< 0.05).在死亡原因中以心血管并发症多,为 16例,达到 57 1%,其中有 10例死于心力衰竭, 4例死于心脏骤停, 2例死于心包填塞.脑血管意外死亡 4例,占 14.3%,呼吸衰竭死亡 4例,占 14.3%,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2例,占 7 1%,自杀 2例,占 7 1%.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患者采取个体化血透,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纠正贫血、控制血压、消除感染等,可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李靖;孙丹林;康元上;孙道东;舒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颈细胞学涂片为ASCUS的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涂片为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的处理方法.方法:对 2003年 12月至 2004年 10月在我院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结果为 ASCUS的 203例患者行高危乳头状瘤病毒 DNA(HPV-DNA)检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 33例( 16.3%),宫颈癌患者 4例( 2.0%).高危 HPV阳性患者 107例行宫颈活检,病理为 CIN以上的 35例,其 CIN检出率( 32.7%)明显高于高危 HPV阴性患者( P< 0.005).35岁以上患者 87例, CIN检出率( 28.7%)明显大于 35岁以下患者( P< 0.01).结论:应加强对宫颈涂片为 ASCUS的重视,尤其是对高危 HPV阳性、年龄大于 35岁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是佳处理方法.

    作者:谢红;杨菊芳;谢懿;王莉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结合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病人10例

    目的:总结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男性不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年 10月至 2004年 4月在生殖中心进行 ICSI治疗的 1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结果.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的超排卵.评估取精效果、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10例通过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的男性不育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精子 ,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是 75.9%、60.0%、28.6%,无流产.结论: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进行ICSI治疗男性阻塞性无精子症简单、有效、安全,并发症亦较少.

    作者:罗清炳;张昌军;王华;胡玥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ephrin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足细胞是肾小球内高度分化和特异化的细胞,位于滤过屏障的外层,由它发出许多长的足突并进一步分成大量二级足突,覆盖在肾小球基底膜(GBM)的外侧.

    作者:张少宁;庄永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深低温停循环下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给予不同脑保护方法后犬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 bcl-2和 bax的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 (18~ 22 kg)18只,随机分成 3组,深低温停循环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DHCA)组( A组 ,对照组); DHCA+间断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intermittent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ISACP)组( B组); DHCA+逆行脑灌注( 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RCP)组( C组).术后取出海马组织,分别采用电镜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 bcl-2和 bax的 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镜下, A组可见明显神经细胞凋亡改变, B、C两组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改变.bcl-2 mRNA在 B组表达高 (P< 0.01), C组表达明显高于 A组 (P< 0.01); bax mRNA在 A组表达强 (P< 0.01), B组和 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DHCA下,给予 ISACP或 PCR两种脑保护方法都可以上调 bcl-2 mRNA的表达,但前者优于后者;两种脑保护方法也可以下调 bax mRNA的表达,但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赵生涛;李彤;蔡振杰;赵荣;段大为;庄晓飞;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柏氏TCT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3836例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讨论宫颈癌防治方案.方法:利用新柏氏 TCT液基超薄细胞学进行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宫颈病变筛查 3 836例,对 TBS分级系统细胞学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比.结果:宫颈细胞学阳性 357例,阳性率平均为 9.3%,在 35~ 49岁年龄组段较高为 10.9%.阴道镜下活检 137例(活检率为 38.4%),细胞学不典型磷状细胞 (ASCUS)者活检约 50%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活检约 2/3为 CIN,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HSIL)活检主要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结论:液基超薄细胞学宫颈病变筛查的假阴性率低,对于细胞学阳性者应在阴道镜下活检明确诊断并积极物理治疗或宫颈电环切除术或宫颈锥型切除术后每年复查 1次;对于细胞学阴性者每 2~ 3年筛查 1次,可能是宫颈癌普查为经济、合理、科学的方案.

    作者:李法升;关弘;邢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犬心室肌Iks通道的分布及Iso和chromanol 293B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LQT1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 LQT1患者在交感神经兴奋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实验分别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慢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 (Iks)通道在犬左心室肌中层和外层的分布情况,以及用玻璃微电极和特制的金属电极,同步记录犬楔形心室肌中层和外层心肌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 TAP)和跨壁心电图( TECG),并观察 chromanol 293B( Iks阻断剂)和异丙肾上腺素( Iso)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90)、跨壁复极离散度( TDR)、QT间期的影响.结果:Iks通道在中层的分布明显少于外层( P< 0.01), chromanol 293B使中层和外层心室肌细胞 APD90均匀延长( P< 0.05), TDR增加不明显( P >0.05), TECG示 QT间期延长( P< 0.05).加入 Iso后,中层心室肌细胞 APD90延长( P< 0.05),并出现早期后除极( EAD),外层心室肌细胞 APD90缩短( P< 0.05), TDR明显增加( P< 0.05), TECG示 QT间期延长( P< 0.05),并能自发产生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结论:Iks通道在心室肌中层和外层分布不均一,而 chromanol 293B和 Iso对中层和外层 Iks通道的影响也不一致,这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使 LQT1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作者:郭凯;黄从新;王腾;赵庆彦;刘文举;刘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的形态和电生理研究

    目的:研究移植体结构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 12只,随机分为 3组.双侧耳大神经各切下 1.2 cm长一段神经, A组将其原位缝合桥接缺损, B组用隐神经移植体桥接, C组用股外侧皮神经移植体桥接,修复方法采用外膜缝合.术后 12周采用电生理检测方法测量神经大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采用美兰染色方法观察神经结构, 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图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 12周, B组在远侧段动作电位幅值和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均大于 A组和 C组, A组大于 C组; B组在远侧段神经传导速度大于 C组; B组远侧段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面积大于 A组和 C组, A组大于 C组; B组髓鞘平均厚度大于 A组和 C组, P< 0.05.结论:神经移植体结构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影响作用,神经束面积大、轴突密度大且神经截面积小的神经移植体再生效果较好.

    作者:魏国兴;陈绍宗;李跃军;李学拥;李金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自1907年HARISON开创组织培养技术以来,商品化细胞营养成份和酶的出现,使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组织工程研究的发展为组织器官损伤和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较其它组织而言,由于软骨特殊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软骨的组织工程研究开展较早,相对较为成熟,但有效合理的种子细胞来源限制使其成为限制临床应用的瓶颈.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细胞类型,下面主要针对这两种细胞类型对近年来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行总结.

    作者:陈书军;计宁;裴国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新型局麻药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同剂量盐酸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 ASA Ⅰ~Ⅱ级下肢手术病人 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 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 L2~ 3间隙穿刺成功后,布比卡因( 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左旋布比卡因 (L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左旋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注药速度为 0.2 mL/s.结果:(1) 两组患者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感觉高平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两组病例阻滞完善,麻醉质量均为 I级.(2) 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无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ECG异常改变.术后随访膀胱恢复排尿功能时间, LB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安全且完善,有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单仁勇;余清河;曹自华;刘平;王兴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与L-OHP+5-FU+LV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与 L-OHP+ 5-FU+LV方案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 23例采用卡培他滨 2 500 mg/(m2· d),分早晚两次口服,第 1~ 14天;多西紫杉醇 75 mg/m2,静滴,第 1天和第 8天.每 21 d为 1个周期,共 2~ 4周期,对照组 23例采用 L-OHP+ 5-FU+ LV方案:L-OHP 130 mg/m2静滴,第 1天,亚叶酸钙 (LV)200 mg/m2,静脉推注,第 1~ 5天;氟尿嘧啶 (5-FU)500 mg/m2,静滴 6 h,第 1~ 5天.结果:治疗组 23例总有效率为 63.2%( 12/19).12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 66.7%( 8/12),其中 CR 2例; 7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 57.1%( 4/7),其中 CR 1例.初治和复治病例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 7个月和 5.3个月.对照组 23例总有效率 (CR+ PR)为 52.9% (9/17),CR 1例 (5.8% ), PR 8例 (47% ),中位缓解期为 5.2个月.治疗组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68.4%,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 26.3%.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 42.1%;对照组血液毒性轻微,末梢神经炎发生率 52.9%.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有效方案.

    作者:朱宇泽;王军;高建飞;饶智国;张新华;杜光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神经根、臂丛上干的电生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小间隙自体静脉桥接的吻合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颈 5、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修复颈 5、上干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 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A组,近椎间孔处将颈 5、6神经根切去约 1 5 mm,颈 6两端和颈 5近端结扎; B组,剪除颈 5、6、7神经根,颈 5、6近端和颈 7两端结扎.两组均以自体颈静脉桥接分别行副神经小间隙( 2 mm)吻合于颈 5和上干.两组的左侧为对照侧.术后 12周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A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的复合动作电位( 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B组肱二头肌 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三角肌 CMAP波幅和潜伏期左右侧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副神经移位修复颈 5后肱二头肌和三角肌功能恢复良好.而修复上干肱二头肌功能恢复较好;三角肌亦有恢复,但电生理结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顾加祥;王华龙;许则民;王国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生长激素变化特点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心脏手术围术期老年患者生长激素的变化特点,以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探讨应用外源性生长激素促进老年患者围术期恢复的可能性.方法:选我科 2004年 3- 6月心脏手术患者 40例,非老年组 20例,年龄 30- 55岁.老年组 20例,年龄 60~ 80岁.所有病人于术前 1 d,术后 1、3、5、7 d清晨 6 时抽取静脉血 ,作生化全套和前白蛋白 (PA) 、白蛋白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测定.所有病人分别于术前和第 8天对疲劳记分.结果:生长激素在术后第 1天开始出现升高,以后逐渐降低,老年组术前及术后各天生长激素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在术后第 3天起, PA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术后第 5天起,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术后疲劳记分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以全部病人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术后疲劳记分与术后第 1天生长激素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生长激素基础水平的低下,以及在手术应激后生长激素系统的反应不足,是老年人体质差,术后恢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围术期应用外源性的生长激素,有可能改善这一状态,从而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顾卫东;景华;李忠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卵巢 Brenner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 0.7%~ 1.7%.恶性 Brenner瘤罕见,约占 Brenner瘤 4.1% [1],发病年龄 34~ 87岁,平均 64岁,多为单侧,偶见双侧发生.卵巢外恶性 Brenner瘤更为罕见.笔者在学习过程中遇见 1例原发腹膜后恶性 Brenner瘤,现报告如下,并对本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讨论.

    作者:傅文胜;张景英;李巧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保护性心脏临时起搏在老年患者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对合并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因麻醉、手术创伤、术中牵拉等,常会导致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影响心输出量,甚至引起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术前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具有创伤小、简便、迅速、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地治疗或预防短暂性缓慢心律失常,维持有效心输出量,提高患者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本文对我院 2001- 2005年术前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的 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赵艳芳;徐建新;刘平;王砚青;徐彧;陈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研究

    目的:探讨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通过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 45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45例中 40例一期愈合出院, 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2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肠粘连,经保守治疗均治愈 ,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否采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 ,应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和癌肿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和手术准备充分,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较传统的分期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李焕雄;周雄清;张红红;吴云祥;叶运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输尿管镜针状电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后再狭窄13例

    2002年 1月至 2005年 3月,我科采用自制输尿管镜针状电刀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UPJO)肾盂成形术后再狭窄病例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朝;胡卫列;王元利;曹启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