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脑电图θ节律监测在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中的诊断价值

杨艳微;王耀光;叶华;冯少媚;张凤英

关键词:癫痫, 脑电描记术, θ节律
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仪对86例临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病人及86例正常人进行24 h AEEG监测.结果:病例组86例,AEEG检测出现θ节律活动67例(77.9%),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5例(17.4%),阵发性活动52例(60.5%),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痫样放电的41例(61.2%);对照组86例,出现θ节律活动14例(16.3%),一般活动形式11例(12.8%),阵发性活动3例(3.5%);两组脑电阵发性θ节律活动形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AEEG监测中出现阵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痫部分性发作类型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测定黏膜下炎症细胞、肺小动脉、支气管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下炎症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明显较模型组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细支气管平滑肌厚度亦明显较模型组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能够减缓COPD患者的气道重构,延缓或阻止COPD疾病的发展.

    作者:周玉皆;鲁珊;王志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电泳分析精浆蛋白质

    目的:探讨精浆蛋白质特性以及对男性不育症的影响.研究其作为男性不育症蛋白质诊断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利用自动化琼脂糖区带电泳对精浆蛋白质进行分离.结果: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精浆蛋白质分为6个组分,分别命名为A带、B带、C带、D带、E带、F带.弱精组C带低于正常组,E带高于正常组,弱畸精组B带低于正常组.结论:由于弱精组C带低于正常组、E带高于正常组,弱畸精组B带低于正常组.推测弱精的原因除免疫因素外,还可能与其它未知因素有关.与弱精和弱畸精相关的蛋白质可能位于C带、E带和B带中.也就是这些蛋白电泳时位于γ区和靠近α2区,主要是一些球蛋白.至于具体哪些蛋白在其中起作用以及作用大小,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凤川;卿翠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院前急救5 285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季节、时间、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5 285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居前三位的院前急救疾病依次为各种外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占32.43%、15.27%、12.09%;其季节性不明显,在时间上以下午4时至8时多,占21.82%,其次是晚上8时至12对,占20.74%;以青少年居多,占48.84%,其次是老年,占29.29%,再次是中年,占18.85%;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结论:分析本地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制定相应措施,以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作者:刘智勇;张永标;梁彩倩;赵锋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肠炎康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肠炎康保留灌肠对不同临床症状左半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从而确定佳治疗方案.方法:对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确诊的左半结肠炎患者,根据主要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腹泻组及便秘组,便秘组随机分为便秘1组及便秘2组,腹泻组及便秘1组予肠炎康保留灌肠,便秘2组予肠炎康去硫糖铝后保留灌肠,同时口服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结果:(1)症状改善,腹泻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6%,便秘1组总有效率为35.0%,便秘2组总有效率为96.0%.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二者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腹泻组与便秘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腹泻组起效时间多为5~7 d,便秘1组为14~21 d,便秘2组为7~10 d.(3)内镜及病理组织炎症改善基本一致,腹泻组总有效率为90.2%,便秘1组为85.0%,便秘2组为92.0%,两两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肠炎康保留灌肠对治疗左半结肠炎疗效确切,尤其对腹泻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对便秘患者需去硫糖铝,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作者:周红宇;周国华;陈叶青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氨曲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评价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dd penamonia,HAP)在我国医院感染中发病率位居第一,且有逐年增加趋势[1].及时诊断,选择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是治疗HAP的关键.笔者应用氨曲南治疗HAP患者8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凯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2003-2005年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结果:利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达97.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护士熟练运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清洗治疗功能性便秘,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患者摆脱对泻剂的依赖、逐步恢复到规律排便提供了一个平稳过渡的机会.

    作者:周梅花;过利波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住院药疹患儿110例临床表现和治疗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引起药疹(drug eruption)的具体药物、临床表现和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两者相加占60.0%),重症药疹较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多,占80.0%;解热镇痛药物占8.2%,磺胺类药物占5.5%,生物制品占3.6%.结论:导致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类多,其中以青霉素类为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临床多表现为麻疹型或荨麻疹型.治疗以抗过敏、停用致敏药物为原则,重症者予小到中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作者:骆志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鄂南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鄂南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鄂南农村社区居民1 641例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5.8%,其中男性为27.3%,女性为24.1%,性别差异无显著性(χ2=2.10,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0岁以后上升幅度较快.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13.41%,40岁以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增幅较大.高血压知晓率、规则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6.48%、13.71%、6.25%.年龄、家族史、吸烟、饮酒、食盐量、体重指数、动物脂肪摄入量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家庭经济收入高是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农村社区居民中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8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活动后心累10余年,加重4d,于2005年11月13日入院.经全面检查诊断为慢支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肺气肿,肺心病.既往对先锋类无过敏史,但今年10月24日在某医院使用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入院时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静滴;盐酸胺溴索3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氨茶碱0.25 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鱼腥草注射液5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皮试阴性(机器做),头孢哌酮·舒巴坦2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静滴;吸氧等.

    作者:马昌义;袁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呼吸道异物患儿329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索呼吸道异物患儿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29例行手术治疗的呼吸道异物患儿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在儿童呼吸道异物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作者:陆莉;陈穗珍;黄小洁;潘美穗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胆碱酯酶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浆胆碱酯酶水平的意义.方法:分组比较测定36例VD患者及36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胆碱酯酶的浓度.结果:观察组(VD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组)明显增高(P<O.01);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低,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VD发病有关;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VD的危险因素之一;VD患者血浆胆碱酯酶与正常老年人无显著差异,其测定对诊断似乎无确切的帮助.

    作者:陈杭军;孙晓玲;方润权;余毅;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活吞泥鳅致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

    我科于2005年6月收治1名用偏方活吞泥鳅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造成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临床罕见,作为教训应引以为戒,特此报道如下.

    作者:于小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不典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1例

    患儿男,17个月,因发热8 d人院.患儿院外体温高达40.4℃,无畏寒寒战,无呕吐腹泻,无皮疹,偶有咳嗽,无气急,曾在门诊肌注头孢呋辛2 d,无效,改阿奇霉素、先锋必静滴2 d,无效,后到上级医院,又输注阿奇霉素1 d,阿奇霉素+西力欣1 d,无效,来本院住院治疗.门诊血常规示白细胞17.8×109/L,中性粒细胞54%,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200×109/L.C反应蛋白(CRP)52 mg/L.入院查体:T 38.5℃,P 132次/min,R 30次/min,体重10 kg,精神可,咽稍充血,颈部可触及数枚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淋巴结,心音中等,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

    作者:陈晓飒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儿童Bartter综合征1例

    Bartt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发于儿童,50% 5岁以前发病[1],笔者临床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11个月,以厌食、反复呕吐、消瘦、发现生长发育迟缓6个月之主诉入院.4个月龄始家长发现患儿食纳较差,易呕吐,欠活泼,易疲乏,并逐渐消瘦,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略迟缓.否认多饮多尿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史无异常.入院查体:体重6 kg,身高67 cm,BP 95/60mmHg,神清,消瘦,皮肤稍干燥,弹性稍差,脐旁皮下脂肪约0.4 cm,前囟0.8cm×1.0 cm,平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2次/min,律齐,心音稍低钝,未闻及杂音.腹软不胀,肝右肋下1.0 cm,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略低,双膝腱反射稍减弱,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作者:文家伦;高晓洁;徐雅南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Kimura病1例附文献复习

    目的:介绍1例木村病(Kimura's diseaase,KD)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复习文献关于KD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KD因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肿瘤标志物阳性而长期误诊,因长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反复头面部皮下结节,活检后确诊.强的松治疗伴有蛋白尿表现的KD病有效.结论:KD是一种流行于东亚地区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

    作者:林沁;庄永泽;陈淑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多巴胺、硝普钠微量泵治疗慢性心衰血液动力学观察

    目的:应用多巴胺、硝普钠微量泵联合治疗慢性心衰,观察用药前后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选择68例心功能不全均为Ⅲ~Ⅳ级心衰患者.以多巴胺3~5μg/(kg·min)、硝普钠12.5~50μg/(kg·min)的浓度,微量泵持续泵入,疗程7~10 d.结果:经多巴胺、硝普钠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好转,有效率60.3%,显效率23例,总有效率94.1%.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短轴缩短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外周血管阻力较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多巴胺、硝普钠适用于各种心脏病所致的心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提高疗效,产生协同和互补作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怀祯;刘迎午;王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顺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效果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与顺铂(DDP)腹腔内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癌性腹水患者应用IL-2与DDP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DDP做腹腔灌注化疗,予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癌性腹水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治疗癌性腹水总有效率为53.1%.结论:DDP联合IL-2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有显著的协同作用(χ2=10.233,P<0.05),毒副反应小,见效快,能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柏庆;章健;裴俊峰;钱彩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随机尿标本蛋白与肌酐比值在显著性蛋白尿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晨尿和随意尿标本蛋白与肌酐比值(Pr/Cr)在显著性蛋白尿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2例,分析其晨尿、随意尿标本pr/Cr与24 h尿蛋白定量(Pr24h)的相关性,作出晨尿、随意尿、24 h尿标本Pr/Cr的误差条形图和晨尿、随意尿标本Pr/Cr对显著性蛋白尿(Pr24h>0.3 g)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确定诊断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晨尿、随意尿标本Pr/Cr与Pr24h)高度相关;晨尿、随意尿Pr/Cr与其相应蛋白浓度相比,离散程度明显缩小;晨尿、随意尿标本Pr/Cr对显著性蛋白尿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92,诊断界值分别为:34.3 g/mol、34.9 g/mol,以此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64、0.864,0.826、0.783,4.97、3.98,0.165、0.174.结论:晨尿、随意尿标体Pr/Cr是诊断显著性蛋白尿的良好指标,尤其是作为排除非显著性蛋白尿的初筛试验价值更大.

    作者:陈晓婷;李云飞;张炳峰;崔婷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共识会议

    译自: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irculation. November 29, 2005; Volume 112 (22) Supplement. ISSN: 0009 -73221 引言1.1关于国际共识会议International Liasi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成立于1993年.其任务是明确与回顾有关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的国际性科研知识成果,并在处理方面达成共识.ECC包括了有关影响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的所有内容,尤其着重于心脏骤停的处理.在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举办了第一次ILCOR会议,会议评价了复苏学并制定了一般的复苏指导意见,后发表于Guidelines 2000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iovascular Care.此后,ILCOR委员会的研究者们继续有序地评价复苏学直至此文发表.本文摘录了这个证据评价过程所得出的结论与推荐意见.

    作者:董豪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血小板生成素与慢性肝病关系研究进展

    血小板减少症是慢性肝病患者临床上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约为37%~77%.慢性肝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复杂,传统的观点常归咎于脾大、脾功能亢进,或自身免疫紊乱(如抗血小板抗体PAIg)、骨髓抑制及营养不良等,但近年来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渐受关注.现就其在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作用及其与慢性肝病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何伟锋;李韶光;许岸高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