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李骏白;吴伟

关键词:脱氧胞苷, 有机铂化合物, 结肠肿瘤
摘要: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 32例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采用第 1、8天给予奥沙利铂 85 mg/m2;第 1~ 14天给予卡培他滨 1 250 mg/m2,每天 2次.每 3周为 1个治疗周期.结果:全组 CR 2例, PR 16例,有效率54.5%(18/32).主要毒副作用为感觉神经异常,腹泻,恶心、呕吐,但均为可逆性,可以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另一个首选方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2例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在文献资料描述中时有提及,但其发生机制却鲜有报道.本文结合我科近半年来所发现的 2例非交叉瘫脑干梗死,阐述如下.

    作者:管得宁;徐运;倪秀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自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肾脏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外基质 (ECM)进行性沉积. DN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证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对 TGF-β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作进一步的综述.

    作者:徐双双;刘晓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 5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 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仅 3例出现术后发热, 1 d后恢复正常, 1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 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1 d后好转.结论:支气管肺泡保留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安全可靠、经济的优点.

    作者:何家富;李光元;黄远东;严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发作性疾病116例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报告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 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116例常规脑电图 (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 24 h 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 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 65.2%,可疑癫痫组是 12.9%.痫样放电多见于 NREM Ⅰ~Ⅱ期.结论: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湛;梁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 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对患者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有效.

    作者:汪咏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比较血透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结果: 80例鱼胆中毒患者死亡 3人,病死率为 3.8%,其余 77例患者痊愈出院.血透结束后,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恢复正常,较血透前显著下降 (P< 0.01).结果: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以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其肾、肝功能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李靖;乔着义;龚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 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 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密切, OR值分别为 3.880、 4.758、 3.063, P值均 < 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OR值为 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作者:石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2激光治疗牙龈瘤31例临床分析

    牙龈瘤为口腔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为局麻下手术切除,但较易复发.我科利用 CO2激光治疗牙龈瘤 31例,经 1~ 2年随访观察,未见有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峰;张鸣;杨剑;宋成;张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联同步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76例

    扁平疣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笔者于 1999年 10月至 2002年 10月对 76例扁平疣患者通过自体疣免疫埋植疗法联合聚肌胞注射及自制中药制剂浸洗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莉;侯振才;牛玉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 32例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采用第 1、8天给予奥沙利铂 85 mg/m2;第 1~ 14天给予卡培他滨 1 250 mg/m2,每天 2次.每 3周为 1个治疗周期.结果:全组 CR 2例, PR 16例,有效率54.5%(18/32).主要毒副作用为感觉神经异常,腹泻,恶心、呕吐,但均为可逆性,可以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另一个首选方案.

    作者:李骏白;吴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sIL-2R、IL-6、IL-8及TNF-α水平的测定

    过敏性紫癜( 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易侵犯儿童,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

    作者:邵美娟;倪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护理

    20%甘露醇作为临床首选的脱水利尿剂,因其渗透性高,使用中又强调快速静脉滴注 ,易对血管造成损害 ,且不易恢复,轻者有局部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如果形成血栓机化,有可能造成血管永久性损害 [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其药理作用 ,正确实施临床应用和护理,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丽芳;丁泽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 1999- 2003年 68例 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情况分为 A组 (血糖控制良好组 )和 B组 (血糖控制未达标准或未治疗或治疗时孕周≥ 36周 ),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早产、羊水过多、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症、大于胎龄儿发生率较 B组降低 (P<0.05).经积极控制血糖, A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速度较 B组减慢 (P<0.05).结论:以三餐前血糖值≤ 5.6 mmol/L,三餐后 1 h血糖≤7.8 mmol/L, 2 h血糖≤ 6.7 mmol/L作为血糖控制标准,可改善 GDM妊娠结局.每周体重增长速度是血糖控制后的一个直观的监测指标.

    作者:耿蔷;肖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巨大良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 53岁,左肋部及左上腹疼痛不适 14 d于 2003年 12月 9日入院.病人 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部及左上腹不适,呈持续性胀痛. 3 d前有饭后饱胀感.

    作者: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 15例 CRF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等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同期维持血液透析的 25例 CRF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穿刺血肿 (2.1± 0.7)次 /月高于对照组( P< 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 CRF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过低 ,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作者:沈波;张薇;田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克罗恩病的临床多样性及结肠镜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和内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我院 1997- 2004年 23例 CD患者的临床资料, 21例 CD采用日本 OLYMPUS- CF- 240型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 ,结合病理活检.结果: 23例 CD以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结肠镜下多表现为糜烂、溃疡、充血及水肿等.结论:内镜对 CD的诊断是安全可靠的 ,CD的诊断仍需结合病史、体检、肠镜和黏膜病理等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吴小丽;吴建胜;金抒清;周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医疗中的急重症,诊治情况直接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和社会职能恢复构成影响.高压氧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科 1998年 1月至 2003年 5月,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 1 6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房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尼西坦改善脑梗死认知功能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 2002年 7月至 2003年 7月应用阿尼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树兰;赵玫;张惠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白细胞介素-29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表达

    目的:克隆人细胞因子 IL- 29全长 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制备抗 IL- 29多克隆抗体.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vsv感染后,提取总 RNA,通过一步 RT- PCR获得 IL- 29全长 cDNA. DNA测序正确后,将 IL- 29cDNA的编码框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 )中.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及 PCR鉴定,挑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转化大肠杆菌进行 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 Western blotting鉴定,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 Mr为 23 000组氨酸标签重组人 IL- 29融合蛋白.纯化的 IL- 29免疫家兔制备抗 IL- 29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获得人 IL- 29全长 cDNA,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中.免疫家兔后获得特异抗 IL- 29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获得 rhIL- 29细胞因子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张胜权;鲁云霞;罗欣;徐从贞;陈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