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经皮自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关键词:经皮, 肾活检, 肾脏病理, 现报告如下, 判断预后, 活检枪, 并发症, 治疗, 患者
摘要: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DF-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急诊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终止阵发性室上速 (PSVT)的急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对 35例 PSVT急诊患者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术 (TEAP),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进行食道插管,选用超速刺激法和亚速刺激法发放频率脉冲,每次刺激时间 5~ 20 s.结果: 17例患者经该心脏电生理刺激仪 TEAP 1次起搏终止 PSVT发作, 11例患者经 3次以上刺激终止发作, 4例患者用亚速起搏终止发作,治疗有效率为 91.43%.3例患者经 TEAP不能终止发作,使用药物治疗终止发作.结论: DF- 6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较其前三代刺激仪新增了多项功能,应用该仪器进行 TEAP,具有见效快、成功率高、可反复应用的优点,因此可在急诊急救中较安全使用.

    作者:郑惠鹏;阮小薇;詹贤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107例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3年来 107例 2型糖尿病应用诺和龙和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志君;张震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 32例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采用第 1、8天给予奥沙利铂 85 mg/m2;第 1~ 14天给予卡培他滨 1 250 mg/m2,每天 2次.每 3周为 1个治疗周期.结果:全组 CR 2例, PR 16例,有效率54.5%(18/32).主要毒副作用为感觉神经异常,腹泻,恶心、呕吐,但均为可逆性,可以耐受.结论: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晚期结肠癌的另一个首选方案.

    作者:李骏白;吴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细胞肺癌骨髓转移1例

    小细胞肺癌是发病率低于肺鳞癌及腺癌一型相对常见的肺癌.其发生率占原发性肺癌的 20%~ 25% [1].对一组骨髓转移癌的病例分析发现,肺癌占所有骨髓转移癌的 13.6% [2].本文报道 1例瘤细胞形态散在分布,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细胞肺癌骨髓转移.

    作者:黄志新;杜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纤维化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与肝癌的临床联系.方法:选择慢性肝炎(轻、中度) 108例,原发性肝癌 121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 236例慢性肝炎分组,其中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占 80例,为 AN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者有 156例,为 N组;对其进行 10年的追踪观察并比较其恶性变的发生率.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 P< 0.05);同时慢性肝炎中肝纤指标异常者较容易转化为原发性肝癌( P< 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肝纤维化的治疗对预防原发性肝癌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月华;曾文铤;杨华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2例

    非交叉瘫脑干梗死,在文献资料描述中时有提及,但其发生机制却鲜有报道.本文结合我科近半年来所发现的 2例非交叉瘫脑干梗死,阐述如下.

    作者:管得宁;徐运;倪秀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尼西坦改善脑梗死认知功能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 2002年 7月至 2003年 7月应用阿尼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许树兰;赵玫;张惠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恙虫病多器官损害1例

    儿,男性, 2岁 8个月,于 2002年 9月 16日到公园草地玩耍. 9月 24日开始发烧,体温 39℃,经外院用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未见好转.

    作者:俞友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防治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两肾一夹 (2K1c)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重构模型.术后 8周随机分成 3组:( 1)假手术组( n=8);( 2) 2K1c组( n=8);( 3)卡维地洛组( n=8).治疗组直接灌胃给药. 12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应用病理学方法评价整体心肌肥厚和组织胶原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MP- 2、 TIMP-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2K1c组大鼠术后发生明显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收缩压( SB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室重量 (LVM)、左室重量指数 (LVMI)、胶原的含量及 MMP- 2、 TIMP- 2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的对照组 (P< 0.01),左室大收缩和舒张速率 (± dp/dtmax)均显著降低.卡维地洛能降低 SBP、 LVSP、 LVEDP、 LVM,而± dp/dtmax均显著升高;减少左室心肌中总体胶原中的合成及 MMP- 2、 TIMP- 2表达.结论: MMP- 2、 TIMP- 2与左心室肥厚细胞外基质有关,卡维地洛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有效地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作者:夏芳;王晋明;王芳;梁远红;严玲;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发作性疾病116例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报告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癫痫与 AEEG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116例常规脑电图 (REEG)无痫样放电的患者分别为癫痫组和可疑癫痫组,进行 24 h AEEG监测.结果:癫痫组 AEEG痫样放电临床癫痫组的检出率 65.2%,可疑癫痫组是 12.9%.痫样放电多见于 NREM Ⅰ~Ⅱ期.结论: 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湛;梁少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孕期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 1999- 2003年 68例 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情况分为 A组 (血糖控制良好组 )和 B组 (血糖控制未达标准或未治疗或治疗时孕周≥ 36周 ),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早产、羊水过多、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症、大于胎龄儿发生率较 B组降低 (P<0.05).经积极控制血糖, A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速度较 B组减慢 (P<0.05).结论:以三餐前血糖值≤ 5.6 mmol/L,三餐后 1 h血糖≤7.8 mmol/L, 2 h血糖≤ 6.7 mmol/L作为血糖控制标准,可改善 GDM妊娠结局.每周体重增长速度是血糖控制后的一个直观的监测指标.

    作者:耿蔷;肖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 2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 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 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微分恢复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 MWC)、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 (ATP)、心肌梗死面积 (MIS).每组随机留取标本,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指标、 ATP含量和 SOD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1),而 MWC, LDH、 CK漏出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 P< 0.05),电镜超微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结论: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韩珂;杨辰垣;肖诗亮;董念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高血压 (EH)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肾内叶间动脉血流状况,测定尿蛋白、肾功能及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结果: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 [α 1微球蛋白 (α 1- MG)]、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NAG酶 ]正常者为 EHⅠ 组,其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 (PSV)和舒张末期流速 (EDV)较正常对照组轻度降低 (P<0.05),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较之轻度升高(P<0.05); EHⅡ 组为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升高者,其叶间动脉的 PSV和 EDV较正常对照组、 EHⅠ 组明显降低 (P<0.01), PI和 RI较之明显升高(P<0.01).结论:联合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肾内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更能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作者:杨红霞;朱敏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舟山海岛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舟山海岛肝硬化及幽门螺杆菌 (HP)的发病率均很高,为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 96例 PHG并与 100例慢性胃炎相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舟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合并鱼精蛋白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垂体后叶素、鱼精蛋白是治疗咯血的传统药物,我们以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大咯血 5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立红;孙红娟;王兵;刘新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托品致皮肤过敏1例

    患者女性, 30岁.因双肾结石、肾绞痛口服阿托品治疗,先后服药 3次,每次均于服药约半小时后出现全身皮肤及颜面、唇周红肿,伴皮肤瘙痒、胸闷,于下次服药前渐部分缓解,于 2003年 11月 29日来本院急诊.

    作者:梁仕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自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肾活检是确定肾脏病理、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3年 5月对 130例肾脏病患者采用自动肾活检枪行肾活检,并发症少,取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赵学智;邱志亮;王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 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 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为密切, OR值分别为 3.880、 4.758、 3.063, P值均 < 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OR值为 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作者:石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巨大良性间质瘤1例

    患者男, 53岁,左肋部及左上腹疼痛不适 14 d于 2003年 12月 9日入院.病人 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肋部及左上腹不适,呈持续性胀痛. 3 d前有饭后饱胀感.

    作者:王宏波;公衍玲;黄术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7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者为治疗组,共 43例,用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者为对照组,共 34例.结果:治疗组显效 22例,有效 18例,无效 3例,对照组显效 10例,有效 16例,无效 8例,两组疗效经 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U=2.1370, P< 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较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