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英
患者,女, 60岁,以胸痛胸闷喘憋 2 h 于 1997年 5月 31日下午入院.患者 2 h 前突发胸痛胸闷,伴喘憋、乏力、大汗、不能平卧.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检:体温 36.3 ℃、脉搏 100 次 /min、呼吸 35 次 /min、血压 12/8 kPa,呼吸急促,痛苦面容;右肺呼吸音低,左肺散在湿罗音;心率 100 次 /min,律整,心音模糊;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V1~ V6T波例置.胸部透视示:右侧液气胸占 30%.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持续吸氧、镇静止痛及抗菌止喘药等治疗未见好转,且感到喘憋加重,头晕、大汗、濒死感觉.遂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取右侧腋后线第 8肋间,局麻后以 30 mL 针管共抽出淡红色混浊液体 200 mL,但患者喘憋仍未减轻.后追问病史,患者有反酸及在饮食中呛咳病史,即给予 2 mL 美蓝稀释后口服,抽出胸水即变蓝色,遂考虑食管胸膜破裂致液气胸.急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因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未能手术,给予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胃肠减压后,病情未见好转,于发病 24 h 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作者:潘卫中;丛继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病人血压调控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 35例.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以异丙酚 4~ 10 mg/(kg· h)的静脉输注速率维持麻醉.术中收缩压(SBP)维持在 150~ 170 mmHg之间为满意.当 SBP >170 mmHg时,增快异丙酚输注速率至 0.5 mg/(kg· min),SBP降至上述范围时,调整异丙酚输注速率.当 SBP< 150 mmHg时,停用异丙酚,6 min内 SBP升至满意时,调整异丙酚输注速率.6 min后 SBP仍未升至满意时,加快输液速度,静输多巴胺 10~ 20 μ g/(kg· min)升压到满意.结果: 35例术中 SBP >170 mmHg的次数共为 8次,增加异丙酚静输速率后,SBP均在 1~ 2 min后降至满意水平(100%).麻醉中 SBP< 150 mmHg的次数共为 82次,其中 49次停用异丙酚 5~ 6 min后 SBP升至满意水平(60%),其余 33次在静输多巴胺 1~ 3 min后 SBP升至满意水平(40%).结论:异丙酚在满足全身麻醉深度的情况下,调控血压的效果确切、迅速、可控性强.合适的异丙酚静输速率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关键.停用异丙酚 6 min后血压未恢复满意时多为血容量不足,应及时纠正.
作者:叶晓斌;杨晓峰;王铁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 35例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有单侧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 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个月至 5年.优 25例(70.6%),良 7例(20%),好转 2例,差 1例.其优良率达 90.6%.结论:与后路椎板全切除或半切除相比 ,该术式减少了手术损伤风险,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林平信;刘利国;刘旭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15例输尿管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肾、输尿管及膀胱(KUB)平片、静脉及逆行尿路造影、输尿管镜检查、 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5例中,3例行输尿管切开、息肉切除术,6例行息肉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息肉切除、肾盂成形术,2例行下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输尿管镜下息肉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9个月至 8年 3个月,症状均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 8例,消失 7例,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结论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主要方法.确诊依赖于输尿管镜检查及活检.在治疗上应根据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及肾脏受累程度选择不同的术式.
作者:韦思明;郑振洨;周剑;陈盛烨;张心男;徐金木;黄旭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射治疗对于防止尿道狭窄发生的效果.方法:对于 18例外伤引起后尿道断裂患者采用尿道会师术,术后 1周行铱-192腔内放疗,剂量每次 300 cGy,隔日 1次,共 1 200~ 1 800 cGy.术后 4~ 6周拔除尿管.结果: 18例随访 12~ 18个月,平均 15个月,2例于拔除尿管后有排尿不畅,行 3次尿道扩张后好转.16例排尿通畅,大尿流率 12.3~ 32.5 mL/s.其中 2例于术后 3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后定期尿道扩张未见复发.结论: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疗有助于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杜春;杜双宽;赵洁光;程永毅;徐永刚;赵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原发性延髓出血( PMH)临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 PMH病情凶险,预后极差,需通过手术和尸解才能确诊. MRI问世后,使 PMH诊断准确性达 100%,现结合文献报告及我院发现 1例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彭玉华;庞善军;史美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回顾分析 34例上尿路梗阻的住院患者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 IVU在梗阻的部位、病因及输尿管、肾盂和肾盏的扩张程度以及对肾功能的评价.结果: IVU对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诊断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清晰地显示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的扩张程度.而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反映有明显优势.结论:对上尿路梗阻的患者,将以形态、结构显像为主的 IVU和以功能显像为主的 SPECT肾动态显像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可对梗阻部位、程度、病因做出准确判断,还可准确了解到患肾的功能,对治疗的决策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是尿道修复中较棘手的问题 [1]. 1985年 6月至 2001年 9月我们采用尿道套入法治疗后尿道狭窄 19例病人,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一明;王先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历是对患者进行的医疗活动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经医务人员、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医疗文书.因此,病历是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是医学科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一旦产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病历又是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断医务人员过错和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证据.电子病历是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病历,是医院应用信息技术的产物,由于具有优化医院工作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有效控制不合理药费开支等优点 [1],在全国各大医院及部队医院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应用.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无疑会促成病历管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但它需要在法制化的框架内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且有关其法律效应的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赵育新;王琳;杜进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和有关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前人资料及临床病例对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总结,根据 Mirizzi综合征分类对不同类型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所有病人术后都无胆漏及胆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可以在手术之前进行诊断的,而不同类型的 Mirizzi综合征可有不同的治疗方案,Mirizzi综合征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龙淼云;郑启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的产妇 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对照组 50例,两组均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 L1~ 3,麻醉药为 2%利多卡因 15~ 20 mL,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带持续自控止痛泵,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 3 d内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 0.01),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马俊如;王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尿道狭窄或闭锁者共 118例,其中前尿道狭窄或闭锁 47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 81例;病因为外伤性的 70例、医源性 36例、感染性 12例.结果: 47例前尿道狭窄或闭锁者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均成功; 81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者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成功 71例,10例需改为开放手术治疗; 118例中 112例获随访 6个月~ 3.5年,其中 104例排尿通畅,8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狭窄.结论: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黎伟龙;胡建波;陈业辉;杨柳平;周一南;魏鸿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2002年 10月至 2004年 6月,采用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 61例 VSD+ PH的婴儿,其中男 48例,女 13例,年龄 27 d至 1岁,平均(5.44± 2.82)个月.体重 3.0~ 8 kg,平均(5.12± 1.17)kg.分析术中术后麻醉处理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论:术中良好的呼吸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术后重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可使 VSD+ PH婴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作者:胡华琨;谢维炎;黄芳;万智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上对于咳痰无力或不能配合咳痰的病人,痰标本的留取是一个难题.我们用输液器改造的吸痰管留取标本,细菌培养成功率明显提高,方法简便实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晁耀烁;许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成像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 2001年 3月至今对我院 36例不同类型的颌面骨骨折病例行常规 X线检查、螺旋 CT扫描及三维重建、多平面成像技术处理,将所得结果与平片及手术结果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36例颌面骨骨折经螺旋 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处理后均能全部显示,特别是 1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螺旋 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显示准确率明显高于 X光片,并能直观、立体显示骨折情况及颞颌关节对应关系.结论: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各种类型骨折显示准确率高、立体感强,并可显示关节对应关系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对临床手术入路、复位及内固定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时洪;胡小新;符秋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措施,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对 1980- 2003年收治的 52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 36例,确诊率为 69.2%,42例分别采用 B超和(或)钡灌肠、 CT检查,其中,B超检查 21例,确诊 12例,钡灌肠检查 25例,确诊 17例,CT检查 6例,确诊 5例.结论:钡灌肠、 B超及 CT检查准确率较高.钡灌肠、 B超可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行 CT检查,提高确诊率.
作者:岑延增;罗云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空、回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对我院 1995-2004年收治的 18 例空、回肠平滑肌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18 例平滑肌肉瘤中 ,11例原发患者,行根治性手术 8例 ,行姑息性切除术 3例.7例为术后复发者,复发时间术后半个月至 4年,多为腹腔多发病灶,再次手术仅能行姑息性切除术.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或盆腔肿块、消化道出血、腹痛,影像学检查阳性率 88.9%.结论 : 要提高空、回肠平滑肌肉瘤的认识,确诊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手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术后易复发.
作者:于东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晕厥在鼻部手术的操作中常出现,我院 1998年 1月至 2004年 1月在鼻部手术和操作中出现晕厥 52例,现就其发生原因、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有排卵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76例有排卵性不孕症的妇女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诊治,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随访妊娠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有排卵性不孕病因诊断的正确率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两镜单独检查,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应作为诊治有排卵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夏敏;杨菁;徐望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 20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解栓术 10例,间歇性清洁导尿 3例,膀胱扩大术 2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 3例,骶神经调节 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 16例获 6个月至 2年的随访,其中 12例膀胱、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2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87.5%.结论:对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应行尿动力学与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解栓术、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扩大术、尿道周围胶原注射等,效果良好.
作者:汤平;曾健文;姜粹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