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塞米松延长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研究

刘灿辉

关键词:地塞米松, 吗啡, 布比卡因, 镇痛, 硬膜外
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配伍吗啡、布比卡因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 :ASAⅠ~Ⅱ级急诊剖宫产术患者 60例,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 4组,每组 20例.Ⅰ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吗啡 4 mg+地塞米松 10 mg,Ⅱ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吗啡 4 mg,Ⅲ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地塞米松 10 mg;Ⅳ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5%布比卡因 100 mL.4组用药均含有胃复安 20 mg.记录 4组患者术后 (72 h内 )手术部位出现疼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Ⅰ 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 72 h,显著长于Ⅱ、Ⅲ、Ⅳ组,Ⅱ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Ⅲ、Ⅳ组,Ⅲ组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Ⅳ组, 4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Ⅰ组呕吐 2例,未发生瘙痒;Ⅱ组呕吐 5例,发生瘙痒 2例;Ⅲ组无呕吐及瘙痒发生;Ⅳ组无呕吐,瘙痒 2例.Ⅰ 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 4组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结论 :地塞米松配伍吗啡、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镇痛可获得良好和持久的术后镇痛效果,并有抗瘙痒、止呕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急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急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扩大保守治疗的指征.方法:对有明确手术指征 8例患者,通过改变脱水剂的使用方法、尽早使用镁离子、改善脑缺血缺氧等措施.观察保守治疗效果.结果:7例存活, 1例死亡.存活者 3个月后 GOS预后评分, 5分 6例, 4分 1例.结论:对颅内血肿病人,在脑水肿高峰期间 CT显示环池存在、血肿量小于 80 mL、中线移位小于 15 mm、双侧瞳孔等大,获得家属完全同意的签字,在 CT动态观察中可以考虑行非手术治疗.

    作者:朱永钦;金步;吕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处理.方法: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 3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半年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分级良好 1例,中残 4例,重残 9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 17例.结论:迟发性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疝、广泛脑挫裂伤和脑组织缺氧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控制血压、过度通气、彻底清除颅内血肿与坏死组织、回复长时间嵌顿的脑疝及对术中未发现迟发性血肿的脑膨出患者术后常规 CT复查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锋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镜下导航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国 Stryker Leibinger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镜手术切除 35例各类颅底肿瘤.结果:35例颅底肿瘤,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册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术后近期复查 CT或 MRI证实肿瘤全切除 33个 (94.3% )、次全切除 2个 (5.7%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34例 (86.2% ),无明显变化 1例 (13.8% ),无病情恶化及死亡.结论:应用镜下导航系统,除了常规导航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如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脑肿瘤手术计划,术中可辅助术者追踪瘤体外,它的大特点是术中术者眼睛不必离开视野,提高了精确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切除肿瘤并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琦辉;杨应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89SrCl2治疗转移性骨癌重度疼痛17例疗效观察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治疗原发性骨癌和转移性骨癌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 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一研究所生产的放射性新药--89SrCl2(氯化锶注射液)治疗转移性骨癌重度疼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少忠;黄达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左心房憩室1例

    患者,男,34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半年入院.入院当天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循环呼吸功能趋于稳定,但神经系统恢复欠佳,一直处于植物状态.此后病人心脏功能渐差,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曾伟生;蒋仁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2例手术治疗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突入椎管导致脊髓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在胸椎特别是下胸椎多见,是胸椎管狭窄症及随之而来的瘫痪的常见原因,多数患者因此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我们运用汽钻法整块半关节突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12例,疗效明显.

    作者:杨孝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考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与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之间形成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近年来,人们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致力于研究多种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消亡.癌基因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刺激分子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云;陈剑平;张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为小儿麻醉技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72例 3个月至 3岁唇裂患儿.吸入氧化亚氮和安氟醚使患儿入睡,静注异丙酚、芬太尼、肌松药,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吸入 45%~55%氧化亚氮+氧和 1.0%~1.5%安氟醚维持麻醉.术者以局麻药浸润麻醉.结果:全麻效果优良,能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围麻醉期心率、ECG、SpO2均正常,术中无喉痉挛、误吸等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苏醒迅速,术后无低氧血症、喉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易控、苏醒完全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提倡.

    作者:马加海;徐礼鲜;张国良;卢玲玲;徐瑞芬;李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小儿常见胆管先天性畸形易引起胆汁淤积而逐渐发生肝硬化.目前,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 Roux-Y吻合术为有效的内引流方法 [1].我院近 19年收治患儿 5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维;郑毓珊;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2003年 5月至 2004年 5月,我科采用海南省九芝堂中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并与本院自制药氯柳酊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道秋;姜岩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甩臀运动矫正胎儿臀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甩臀运动在矫正胎儿臀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产检孕 28~37周单胎臀位孕妇 88例,用甩臀运动矫正胎位.孕妇双足分开站立桌旁,以双手分开撑于桌沿,双膝及臀部顺胎头屈曲方向做规律性旋转 15 min.结果:孕 28~32周矫正率为 97.9%,孕 33~34周矫正率为 91.7%,孕 35~37周矫正率为 72.2%,转胎佳时机是孕 34周内进行,初产妇与经产妇胎位矫正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甩臀运动方法容易掌握,孕妇乐于接受,且又无禁忌证,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龙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分娩前后、剖宫产与顺产血清及初乳中泌乳素水平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娩前后、剖宫产与顺产后血清及初乳中泌乳素(PRL)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5例分娩前和分娩后 24 h血清 PRL的水平 (其中顺产 47例,剖宫产 28例 ) 及分娩后 3~7 d的初乳中 PRL水平 (其中顺产 39例,剖宫产 25例 ). 结果:(1)分娩后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产前,两组差异显著(P< 0.05); (2)顺产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剖宫产,两组差异显著(P< 0.05); (3)顺产与剖宫产后 3~7 d初乳中 PRL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产后 24 h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产前,顺产后 PRL含量高于剖宫产,顺产与剖宫产后 3~7d的初乳中 PRL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智勇;刘增礼;金振军;吴锦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现状

    颈椎病的发病目前有上升趋势.自 Smith Robinson及 Cloward分别报道了应用颈椎前路手术法直接切除致压物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获得良好效果以来,对颈椎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研究逐渐深入,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自70年代中期以后,长征医院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近年来又从生物力学角度作了实验研究,至今临床颈椎手术已经超过12300余例.研究表明,早期诊断、恰当的外科干预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连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幼儿鼻正中裂整复术的护理

    幼儿先天性鼻正中裂,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外观的缺陷,导致患儿自卑、羞愧,性格孤僻,不爱学言语,严重阻碍幼儿身心、智力发展.自 1988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 5例幼儿鼻正中裂,因病情复杂,手术方式也不同,我们对幼儿的特点对其手术前后护理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霞;易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或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方颈椎间盘切除自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 56例.结果:随访 3个月至 4年.优 29例,良 11例,可 11例,无效 5例.无复发病例.优良率 71%,有效率 92%.结论:椎间盘切除及髂骨植入融合带锁钢板固定术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外固定时间,有助于防止植骨块塌陷、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这将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结果.

    作者:高梁斌;李健;张亮;吕玉明;张志;曾勉东;张平;潘永谦;梁海翔;余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临床外科围手术期输血的研究进展

    据报道,临床外科围手术期用血量占全部用血的 66.27% [1].因此,围手术期输血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伍文芳;唐桂阳;王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2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为难产的补救手术,当前,越来越多的孕妇将其视为无痛苦分娩的首选方法,而许多妇产科医生也为了回避分娩过程中的风险而将剖宫产认为是一种安全分娩方式大力推广.本文分析 21例不顺利的剖宫产手术及结果,以期引以为戒.

    作者:王双;徐苑苑;周建兴;席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腔镜电切宫腔息肉58例分析

    我院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5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我院共行宫腔镜检查 726例,其中经宫腔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58例.年龄25~ 70岁,其中30~50岁37例(63.8%)有生育要求者4例.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结石

    目的:总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从 2001年 6月至 2004年 6月采用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30例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中平均出血 300 mL,手术耗时约 150 min,残留结石 2例,无尿瘘、尿路感染和继发出血. 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郭晓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胸壁挫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胸壁挫伤患者 52例,采用随机单盲法,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组(联合组),采用针刺与刺络拔火罐结合治疗后,再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每日针罐治疗 1次,连续治疗 10 d;单纯药物组(单纯组)仅采用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再外敷云南白药,治疗 10 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经 Ridit分析,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u=2.1432, P< 0.05),明显缩短治愈时间(t=25.2389, t=36.0555,P< 0.01).结论:针刺与刺络拔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赵延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