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临床应用探讨

胡卫华;李铁臣;孙惠兰

关键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聚丙烯酰氨凝胶,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银染色法, 点突变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检测筛查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即 PCR- SSCP(PCR-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银染分析技术. 方法:应用改进的 PCR- 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基因组 DNA中 MDR3基因外显子 14的点突变情况. 结果: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在有冷水循环装置控制下,结果稳定可靠,受环境温度影响小;但银染时,需根据室温调整染色时间及显影液的配制,当室温高于 25℃时,碳酸钠需预冷,有利于控制背景色,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 结论: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筛查目的基因的点突情况,具有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特点,且重复性好,避免了盲目测序及资金浪费.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前后、剖宫产与顺产血清及初乳中泌乳素水平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娩前后、剖宫产与顺产后血清及初乳中泌乳素(PRL)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5例分娩前和分娩后 24 h血清 PRL的水平 (其中顺产 47例,剖宫产 28例 ) 及分娩后 3~7 d的初乳中 PRL水平 (其中顺产 39例,剖宫产 25例 ). 结果:(1)分娩后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产前,两组差异显著(P< 0.05); (2)顺产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剖宫产,两组差异显著(P< 0.05); (3)顺产与剖宫产后 3~7 d初乳中 PRL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产后 24 h产妇血清 PRL含量高于产前,顺产后 PRL含量高于剖宫产,顺产与剖宫产后 3~7d的初乳中 PRL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智勇;刘增礼;金振军;吴锦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rugada综合征1例

    患者 ,男, 42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 1年余 ,再发 1 h于 2004年 6月 3日凌晨 3时入院.入院查体: Bp 129/80 mmHg,心率 90次 /min,心界不大,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作者:林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 8导联视频脑电图监测仪,按国际 10~20系统放置法,对已确诊癫痫组 22例,未确诊癫痫组 10例分别进行 12 h以上监测.检查前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消除其顾虑和害怕心理.为提高阳性率检查前 3 d停服抗癫痫药,并做好头皮准备.在检查过程中,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脑电图的基线平稳.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前的脑电图改变,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做好抽搐时的急救和护理是使监测顺利完成的可靠保证.结果:已确诊癫痫组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91%,未确诊癫痫组阳性率为 60%. 32例病人中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80%,常规脑电图阳性率 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2例病人在检查中有 11例捕获到发作的表现,其中 7例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图较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定位、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更具重要价值.

    作者:邓丽芬;杜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镜下导航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国 Stryker Leibinger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镜手术切除 35例各类颅底肿瘤.结果:35例颅底肿瘤,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册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术后近期复查 CT或 MRI证实肿瘤全切除 33个 (94.3% )、次全切除 2个 (5.7%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34例 (86.2% ),无明显变化 1例 (13.8% ),无病情恶化及死亡.结论:应用镜下导航系统,除了常规导航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如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脑肿瘤手术计划,术中可辅助术者追踪瘤体外,它的大特点是术中术者眼睛不必离开视野,提高了精确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切除肿瘤并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琦辉;杨应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为小儿麻醉技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72例 3个月至 3岁唇裂患儿.吸入氧化亚氮和安氟醚使患儿入睡,静注异丙酚、芬太尼、肌松药,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吸入 45%~55%氧化亚氮+氧和 1.0%~1.5%安氟醚维持麻醉.术者以局麻药浸润麻醉.结果:全麻效果优良,能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围麻醉期心率、ECG、SpO2均正常,术中无喉痉挛、误吸等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苏醒迅速,术后无低氧血症、喉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易控、苏醒完全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提倡.

    作者:马加海;徐礼鲜;张国良;卢玲玲;徐瑞芬;李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延长吗啡、布比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研究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配伍吗啡、布比卡因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 :ASAⅠ~Ⅱ级急诊剖宫产术患者 60例,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 4组,每组 20例.Ⅰ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吗啡 4 mg+地塞米松 10 mg,Ⅱ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吗啡 4 mg,Ⅲ组用药为 0.15%布比卡因 100 mL+地塞米松 10 mg;Ⅳ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5%布比卡因 100 mL.4组用药均含有胃复安 20 mg.记录 4组患者术后 (72 h内 )手术部位出现疼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Ⅰ 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 72 h,显著长于Ⅱ、Ⅲ、Ⅳ组,Ⅱ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Ⅲ、Ⅳ组,Ⅲ组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Ⅳ组, 4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Ⅰ组呕吐 2例,未发生瘙痒;Ⅱ组呕吐 5例,发生瘙痒 2例;Ⅲ组无呕吐及瘙痒发生;Ⅳ组无呕吐,瘙痒 2例.Ⅰ 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 4组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结论 :地塞米松配伍吗啡、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镇痛可获得良好和持久的术后镇痛效果,并有抗瘙痒、止呕作用.

    作者:刘灿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急诊手术20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患病率为 10%~15% [1],国内文献报道 EM的患病率已经明显增加,随着 EM患病率的增加,卵巢 EM囊肿破裂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我院 1995-2003年收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破裂 2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方法:1999年 3月至 2004年 3月随机抽取改进手术方法后收治的 42例病人与常规手术的 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进手术方法的 42例尿道下裂病人中,获访 39例,出现尿道狭窄 6例,占 15.4%;常规手术方法收治手术的 38例尿道下裂病人中,获访 35例,出现尿道狭窄 16例,占 45.7%.两组尿道狭窄的发生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充分引流尿道分泌物、缝合少许皮缘使缝线能够自动脱落、术后膀胱造瘘并有效止痛,能有效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

    作者:王贵国;胥全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 126例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近 8年间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存活 87例,其中恢复良好 45例 (35.7% ),中残 25例 (19.8% ),重残 11例 (8.7% ),植物生存 6例 (4.8% );死亡 39例 (31.0% ).结论:大限度缩短脑受压时间、早期纠正呼吸循环紊乱、一侧或两侧去大骨瓣减压、低温脑保护、重视合并伤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措施,可降低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死亡率.

    作者:王伟明;韩瑞璋;赵保;于烽;辛志成;龙连圣;李夏良;张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结石

    目的:总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从 2001年 6月至 2004年 6月采用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30例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中平均出血 300 mL,手术耗时约 150 min,残留结石 2例,无尿瘘、尿路感染和继发出血. 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郭晓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干预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干预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按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评分,将 100例宫颈评分为 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宫口开大 4~5 cm时徒手轻轻将宫颈周边在宫缩时向胎头上方扩推 3~4次;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程各期时限、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速度、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时出血、宫颈裂伤及产褥感染情况.结果:第三产程时限、产时出血、宫颈裂伤、产褥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两组间活跃期时限、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速度、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01).结论:活跃期适宜的宫颈干预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活跃期时限、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体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小儿常见胆管先天性畸形易引起胆汁淤积而逐渐发生肝硬化.目前,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 Roux-Y吻合术为有效的内引流方法 [1].我院近 19年收治患儿 5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维;郑毓珊;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建立一种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检测筛查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即 PCR- SSCP(PCR-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银染分析技术. 方法:应用改进的 PCR- 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基因组 DNA中 MDR3基因外显子 14的点突变情况. 结果: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在有冷水循环装置控制下,结果稳定可靠,受环境温度影响小;但银染时,需根据室温调整染色时间及显影液的配制,当室温高于 25℃时,碳酸钠需预冷,有利于控制背景色,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 结论: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银染法筛查目的基因的点突情况,具有省时简便和灵敏可靠的特点,且重复性好,避免了盲目测序及资金浪费.

    作者:胡卫华;李铁臣;孙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处理.方法: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 3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半年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分级良好 1例,中残 4例,重残 9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 17例.结论:迟发性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疝、广泛脑挫裂伤和脑组织缺氧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控制血压、过度通气、彻底清除颅内血肿与坏死组织、回复长时间嵌顿的脑疝及对术中未发现迟发性血肿的脑膨出患者术后常规 CT复查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锋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的选择.方法:对采用前方颈椎间盘切除自体植骨融合手术 56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推拉气管练习、术中体位及术后卧位的训练,术后呼吸的观察、预防气道通气障碍及伤口的观察、疼痛护理、稳定性重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患者术后 2~3 d下床,采用 Odom's临床疗效评定,56例中 50例得到随访,其优良率达 80%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护士在围手术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给予正确引导、指导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许惠莲;高梁斌;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2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为难产的补救手术,当前,越来越多的孕妇将其视为无痛苦分娩的首选方法,而许多妇产科医生也为了回避分娩过程中的风险而将剖宫产认为是一种安全分娩方式大力推广.本文分析 21例不顺利的剖宫产手术及结果,以期引以为戒.

    作者:王双;徐苑苑;周建兴;席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现状

    颈椎病的发病目前有上升趋势.自 Smith Robinson及 Cloward分别报道了应用颈椎前路手术法直接切除致压物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获得良好效果以来,对颈椎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研究逐渐深入,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自70年代中期以后,长征医院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近年来又从生物力学角度作了实验研究,至今临床颈椎手术已经超过12300余例.研究表明,早期诊断、恰当的外科干预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连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水泥致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77岁,因左股骨折拟在全麻下右侧卧位行全髋节置换术,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糖尿病 10年,ECG示心肌缺血,入手术室时病人桡动脉血压 190/100 mmHg,HR 85次 /min,SpO2 96%,施行快速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3 mg,芬太尼 0.1 mg,依托咪酯 10 mg,爱可松 50 mg,气管插管成功后呼吸机(IPPV)控制呼吸,潮气量 500 mL,频率 12次 /min,SpO2 100% ,EtCO2 34~36 mmHg.

    作者:汪玉林;陶国才;鲁开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寰枢椎手术现状

    寰枢椎与枕骨大孔及其周围韧带构成了漏斗形复合体,它包绕着小脑下部、延髓及脊髓起始部,是人体中轴骨活动范围大、生理功能极重要部位.其罹患伤疾对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医治难度也较大.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治方面已有了很大发展,倍受脊柱外科的关注.

    作者:刘景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2003年 5月至 2004年 5月,我科采用海南省九芝堂中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并与本院自制药氯柳酊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道秋;姜岩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