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丁焕文;王迎军;尹庆水

关键词:算机辅助, 外科手术, 人体功能, 肢体功能, 外科医师, 手术设计, 手工技能, 科学技术, 技术发展, 状态, 诊治, 伤病, 感官
摘要:经过外科医师数百年努力,外科手术设计、手工技能已很完善,几乎到了颠峰状态;但是人体感官功能、肢体功能的发挥是有限的.因此在人体本身功能达到极限后,只有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人体功能,才能推动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将人体伤病诊治提高到更精确的地步.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amsay Hunt综合征18例报告

    目的:探讨Ramsay Hun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以来收治的1 8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后出现耳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部分患者出现其它颅神经症状;以抗生素、抗病毒药、扩血管药及激素冲击治疗,并辅以维生素、能量合剂和对症治疗.结果:9例治愈,6例好转,总有效率83.3%.讨论:Ramsay Hunt综合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耳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三联征.对不明原因的耳部剧烈疼痛要警惕该综合征的发生,及时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可促进面瘫恢复,防止继发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俭;王长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合用即时腹直肌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治疗体会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治疗体会,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来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优缺点,介绍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例腹直肌肌皮瓣(TRAM)部分坏死,1例腹部积液,2例胸部皮瓣局部坏死,2例腹壁切口疝;无TRAM皮瓣全部坏死病例.术后对乳房外观评价:患者非常满意17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4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三明;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髋置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成降压组(A组n=10)和对照组(B组n=10),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手术.术前进行AHH,快速输入6%贺斯20 mL/kg,A组并用硝酸甘油施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AHH两组CVP略有升高,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尿量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肌酸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505±79)mL,比B组病人(1 050±172)mL减少47.6%,B组术中平均输血(700±134)mL,而A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血.结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手术是安全的,对有指征病人使用可避免输异体血.

    作者:胡德念;邱卫东;古粤峰;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科腔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防治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9-2002年共进行腔静脉穿刺置管5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512例中,男326例,女186例,年龄2~82岁,平均49.1岁.

    作者:桑明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实施

    目的: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2003年一年中在本院骨伤科住院的41例70岁以上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骨折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的、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并及时评估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通过平均活动时间、出院时髋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的数值来反映锻炼的效果.结论:有计划、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菡霖;朱国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凯西莱致腰骶部剧痛呼吸困难2例

    凯西莱是带有活性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目前临床日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笔者收治2例因服用而致腰骶部剧痛呼吸困难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洪波;赵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尿潴留对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PSA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对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影响.方法:将前列腺增生病人135例分为急性尿潴留组(A组)61例与非尿潴留组(B组)74例.所有病例行血清PSA测定.结果:A组入院时血清PSA为(11.4±5.9)ng/mL,其中PSA>10 ng/mL者占42.62%;B组入院时血清PSA为(5.8±3.4)ng/mL,其中PSA>10 ng/mL者占6.7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A组入院时PSA>10 ng/mL者26例,PSA为(19.3±6.8)ng/mL,尿液引流后3 d复查PSA为(9.2±4.5)ng/m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B组入院时PSA>10 ng/mL者5例,PSA为(16.2±4.1)ng/mL,3 d后复查PSA值为(15.8±4.3)ng/mL,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尿潴留能使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PSA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急性尿潴留引起前列腺微小梗死有关.

    作者:韦思明;郑振洨;周剑;陈盛烨;张心男;徐金木;黄旭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旁路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现状

    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upass grafting,CABG)是以血管移植物将主动脉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到冠状动脉病变远段,从而为远端的心肌提供血供的手术.这个血管移植物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初用于临床的血管移植物是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GSV)和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ITA),而随着人们对手术认识的加深,其他一些自身血管也陆续被发现并被用于临床,以下对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张希;王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雪卡毒素中毒13例剖析

    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方法:分析13例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人进食有毒海鱼肉后1.5~7 h,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及以温度感觉倒错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经过解痉、止痛、补充血容量,纠正失水、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雪卡毒素多存在于部分深海鱼的体内,中毒后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具有特征性.病程1~5周,预后良好,短期内可复发.

    作者:刘志权;胡少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内镜在腺样体残体手术中的应用

    腺样体切除术后,如残体复发常需二次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正常解剖结构已遭破坏,加上术后瘢痕形成,传统盲视下腺样体手术切除很容易损伤周围组织,产生严重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4月,对4例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患者,应用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满意.

    作者:王光辉;梁传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利用Parks法同时在4条水平肌上手术治疗,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术后光学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同视机训练Ⅲ级视功能15~30 d.结果:13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视力提高,增进2~6行;眼球震颤消除9例(69.23%),减轻4例(30.77%);代偿头位消失10例(76.92%),减轻3例(23.08%).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11例,较术前增加6例(46.15%).结论:Parks法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能较好地消除或减轻眼震,有利于矫正代偿头位,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

    作者:江萍;方洪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6月开展胃镜以来,对15例肝硬化门静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芬;郭凤琳;胡启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的微创化逐步形成趋势.现分别对以腹腔镜及介入(肝脾动脉栓塞止血)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3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2-2003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有无并发症、是否保留生育机能及术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90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315例,占80.8%;无临床症状为75例,占19.2%.手术方式以子宫全切术为主,占81.3%,次全切占6.4%;其次是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等术式.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及病理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迎春;金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胆道探查术后T管早期夹管104例临床分析

    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经造影胆道正常,夹管24 h后无不适,方可以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阻断了肝肠循环,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为了探讨T管早期夹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104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并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我们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4~7 d,腹部拆线后带管回家,4周后回院行T管造影,拔管,无一例发生胆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伟民;宋伟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

    目的: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BLIN)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组肱骨干骨折32例,采用顺行及逆行插入技术,进针点在肱骨大结节顶端内侧约0.5 cm及在鹰嘴窝上缘近2.0 cm处.经扩髓后插入自锁髓内钉,11例在C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21例采用切开复住穿钉.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锻炼,术后5~9周拍片示骨折端均有少量骨痂形成.结果:经术后随访6~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肩关节、肘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无桡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不破坏或小限度破坏骨折端骨膜及血运,防止骨折缩短、旋转畸形,有利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内固定方法.

    作者:林国发;吴志斌;罗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石骨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石骨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石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临床分为恶性型和良性型两种,发病机理为破骨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特点为全身性的骨质硬化,可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容易出现骨折.例1:男,69岁,经溶栓降压治疗,同时抗感染,护心护肝治疗,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后出院.例2:男14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症状缓解后出院.例3:女,¨个月,确诊后亲人放弃治疗出院.结论:本病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恶性型预后不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李栋方;李祖勇;罗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清除脑内血肿36例临床分析

    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在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36例,取得显著疗效.分析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尚传强;王涛;翟卫东;袁俊;钟建卫;孙永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宫颈癌的筛查

    近年,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24岁,25~29岁年龄组上升明显,可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予以解释,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1~5].认真了解其发病原因,认真普查和随访,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做到早期诊断,阻断病程,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以提高妇女的存活率,所以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危重心脏瓣膜置换术64例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1992年1月至2004年4月共为64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主要高危因素有左室功能重度不全、巨大左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和小左心室等;行二尖瓣置换2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1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次,主要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室颤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早期死亡10例;随访46例,随访6个月至11年,晚期死亡6例,主要原因为心功能衰竭.晚期存活患者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23例,Ⅲ级7例,Ⅳ级2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术后早发现和早处理并发症,可提高危重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董书强;吕国祯;尹清;徐克劲;董逸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