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拉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魏广兴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假单胞菌, 铜绿, 生物被膜, 克拉霉素, 加替沙星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克拉霉素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增强加替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30例,采用克拉霉素、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环丙沙星治疗 ,疗程 10 d.治疗前后采用下呼吸道取痰法,做痰细菌培养,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80%,对照组 54.16%,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 83.33%,对照组 5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时,应采取抗细胞生物被膜治疗,不宜完全依赖体外抗生素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γ射线照射对前列腺癌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前列腺癌 PC-3细胞接受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观察其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EPO-R)表达的变化,阐明γ射线对前列腺癌 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用 1 Gy、 3 Gy、 5 Gy剂量的 60Co 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 PC-3细胞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MMP2、 MMP9及 EPO-R的含量;并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及克隆形成率.结果:(1) 1 Gy剂量即可明显抑制细胞的生长,并且细胞克隆形成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2) EPO-R表达在 1 Gy和 3 Gy组高于对照组, 5 Gy组低于对照组;(3) MMP2总体上出现降低趋势; MMP9表达在 1~ 5 Gy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虽然 60Co γ射线照射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 PC-3细胞的生长,但是 MMP9及 EPO-R表达却增高,提示亚致死剂量的γ射线照射可使存活细胞的浸润性增高.

    作者:张晓毅;洪宝发;周立权;周建光;邹跃;邹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广州市2~12岁儿童睡眠时间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 2~ 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 2003年 6-9月间在广州市东山区随机抽取两所小学及两所幼儿园共 1 734名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东山区小于 6岁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基本需求量.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睡眠障碍、母亲打鼾、喂养方式和入睡困难等.结论:目前广州市东山区低年龄组儿童睡眠时间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应引起家庭及社会的重视.

    作者:钱蔚珍;李莉;胡嘉红;余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腹腔包裹性积液4例

    脑室-腹腔分流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随着分流管的材质、结构不断改进和手术操作越来越精细,其并发症越来越少见,尤其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腹腔包裹性积液的报道国内外均罕见.近几年中我院收治 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包裹性积液的患者,均给予手术处理,效果良好,本文就其形成原因及其处理作一讨论.

    作者:袁俊;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王涛;尚传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延迟性脾破裂出血脾动脉栓塞1例

    患者男, 17岁,因被人用铁棍打伤左上腹部 3 d,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冷汗 2 h急诊入院.体检:体温 36. 0℃,脉搏 118次/min,呼吸 24次/min,血压 10. 7/7.0 kPa.

    作者: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治疗率与控制率的因素和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对性开展个性化干预对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顺德新桂社区内已确诊的 6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上门入户、集中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患者的各种影响因素,个性化跟踪干预、监督治疗和定时监测血压.结果:高血压病人防治常识贫乏,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以及血压升高程度等均与高血压治疗和控制有关.个性化干预后,患者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均显著提高,运动率从 18.8%上升到 55.5%,服药率从 21.3%上升到 90.0%,血压控制率从 12.0%上升到 55.6%(P< 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都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控制产生直接影响,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贫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采用个性化干预,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王熙福;王坚平;欧阳荣超;廖玉联;吕仲群;马红宝;严励;罗志萍;罗良福;郑佩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对 15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 1~ 3 d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人白蛋白、血浆;术后 4~ 5 d肠内营养(EN)结合肠外营养(PN);术后 6~ 10 d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 10~ 18 d完全经口进食.术后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4~ 7 d.结果:除 1例死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 1例死于术中术后大出血外,余 13例恢复顺利.结论:适当营养治疗对肝移植病人是安全的,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王金林;莫新发;蒋基令;蔡立华;庞泓;刘绍虔;陈宇辉;蓝光明;吴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雌性激素对妊娠豚鼠胆囊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情况下雌性激素对豚鼠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建立妊娠豚鼠动物模型,分为妊娠 30 d组和妊娠 60 d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亲和抗体组织化学法分别进行血清雌二醇(E2)、孕酮(Pg)浓度检测及胆囊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同时测量各组豚鼠胆囊空腹体积(FV),胆囊空腹胆汁量(FB)的变化,并观察胆囊结石形成情况.结果:妊娠 60 d组豚鼠有 3只形成胆囊结石,妊娠豚鼠血清 E2、 Pg含量,胆囊组织 ER、 P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孕豚鼠(P< 0.001) ,且随妊娠期进展而呈逐渐升高趋势.妊娠 60 d组豚鼠 FV及 FB明显大于妊娠 30 d组和对照组(P< 0.001).结论:妊娠期血清 E2和 Pg含量显著升高 ,诱发胆囊运动功能下降,胆囊胆汁淤积,是妊娠期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作者:汪斌;丁佑铭;王卫星;洛若愚;王玉兰;张爱民;程帮昌;余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目的:探讨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 4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按临床辨证分为肝肾亏虚型和肝郁化火型,分别以乳核消结汤为主方加减用药,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进行治疗.结果:肝肾亏虚型和肝郁化火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8.24%和 96.1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尤其对于肝郁化火型男性患者,疗效好,无副作用.

    作者:张宏;李国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大肠癌的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 ,又称为诱导化疗.从 1982年 Frei提出此概念以来 ,NACT已成为包括大肠癌在内的众多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明;姜保成;杨宝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克拉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目的:探讨利用克拉霉素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增强加替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30例,采用克拉霉素、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环丙沙星治疗 ,疗程 10 d.治疗前后采用下呼吸道取痰法,做痰细菌培养,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80%,对照组 54.16%,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 83.33%,对照组 5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时,应采取抗细胞生物被膜治疗,不宜完全依赖体外抗生素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作者:魏广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脑卒中并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 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 20~ 40 mg/d口服,或万拉法新 50~ 75 mg/d,对照组 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对照组为 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χ 2=7.17, P< 0.01),治疗组 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 P< 0.01),治疗组 4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7分者 2例,抑郁发生率为 6%,对照组 4周后(HAMD)≥ 17分者 8例,抑郁发生率为 24%,差异有显著意义(χ 2=40.24, P< 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莎白;吴勇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40例临床分析

    紫杉醇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对耐药细胞有效.我科自 2000年 12月至 2004年 10月采用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紫杉醇(商品名:泰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芝乔;李开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角化棘皮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具有自愈倾向的良性表皮肿瘤,由于其与皮肤鳞癌(SC)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十分相似,不易鉴别.为此,我们对 25例 KA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

    作者:林挺;徐洁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我们自 1998年 11月份开始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灌肠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对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 92例患者分为两组 ,46例用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者为治疗组, 46例用法莫替丁治疗者为对照组,其它辅助治疗完全相同,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 71.7%,总有效率是 1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50%,总有效率是 91.3%.结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蒙脱石散剂加奥曲肽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长春;彭贺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43例 IBS患者予以匹维溴铵 50 mg,每天 3次;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2片,每天 3次和黛安神 1片,每天 2次,共 8周,治疗完成后少随访 12周.结果: 43例中,腹痛、腹胀好转 34例(79.07%);便秘痊愈 13例(30.23%),好转 24例(55.81%),未愈 6例(13.95%),总好转率 86.05% ;全身神经官能症痊愈 16例(37.21%),好转 22例(51.16%),未愈 5例(11.63%),总好转率 88.37%.结论: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 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国锋;李芳芹;胡智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血生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对新生儿电解质代谢、糖代谢影响.方法:检测 28例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电解质、血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换血后未发生高钾血症 , 低钾血症 11例(占 39.3%);血钙升高 14例(占 50%) ,发生高钙血症 4例(占 14.3),无低钙血症.血钠有 22例不同程度的升高(占 78.6%),但无高钠血症.换血后出现血糖降低 6例(占 21.4%),血糖升高 22例(占 71.4%),其中 14例可诊断高糖血症(占 50%).讨论:使用全血进行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低钾血症,常规补钙时应注意血钙升高;换血可普遍导致血钠有所升高,但不易致高钠血症;造成糖代谢紊乱是双向性的.

    作者:林秀冰;李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20例 ,治疗组用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治疗 ,对照组采用百优解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为 90% ,对照组为 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 ,无副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中药制剂.

    作者:彭从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 2002年 4月至 2003年 9月对 28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加强气道护理、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结果: 17例病情稳定,停用机械通气, 11例死亡.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患者,必须重视其临床的观察及特殊护理.

    作者:刘丽红;肖柳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肿瘤24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十二指肠肿瘤是小肠肿瘤的一种 ,临床上较为少见 ,国内文献报道不多 ,因其发病率低 ,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 ,且因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 ,极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 [1].为此,本文收集 1990-2002年 24例十二指肠肿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蔡涛;曾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