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典东;高振利;张鹏;门昌平;姜仁慧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探讨有效的宣教方式与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 98例门诊结核病人就结核病的一般知识、化疗知识、临床检查知识及知识需求途径四部分的 16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化疗及临床检查方面的知识需求为迫切 ,占调查人数的 90%以上.宣教方式主要是要求医护人员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占 70%以上.结论:必须针对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 ,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
作者:潘绮丽;方兰君;刘萍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笔者自 2001年 5月至 2004年 5月对 36例胆管结石病人行双阻断空肠改良胆管空肠吻合术 ,预防胆道逆行感染的发生 ,效果良好 ,经术后临床观察研究 ,能够完全预防胆道逆行感染 ,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情况下雌性激素对豚鼠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建立妊娠豚鼠动物模型,分为妊娠 30 d组和妊娠 60 d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亲和抗体组织化学法分别进行血清雌二醇(E2)、孕酮(Pg)浓度检测及胆囊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同时测量各组豚鼠胆囊空腹体积(FV),胆囊空腹胆汁量(FB)的变化,并观察胆囊结石形成情况.结果:妊娠 60 d组豚鼠有 3只形成胆囊结石,妊娠豚鼠血清 E2、 Pg含量,胆囊组织 ER、 P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孕豚鼠(P< 0.001) ,且随妊娠期进展而呈逐渐升高趋势.妊娠 60 d组豚鼠 FV及 FB明显大于妊娠 30 d组和对照组(P< 0.001).结论:妊娠期血清 E2和 Pg含量显著升高 ,诱发胆囊运动功能下降,胆囊胆汁淤积,是妊娠期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作者:汪斌;丁佑铭;王卫星;洛若愚;王玉兰;张爱民;程帮昌;余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伍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的术中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减轻术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愿接受人工流产 100例, ASAⅠ~Ⅱ级,妊娠 5~ 10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例. A组静注异丙酚 2.5 mg/kg,注药时间 30 s;扩张宫颈口时单次注入异丙酚 0.5 mg/kg. B组先缓慢静注高乌甲素 4 mg,后静注异丙酚 2 mg/kg.两组的年龄、体重、妊娠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分别观察术中疼痛、术后宫缩痛、异丙酚用量、清醒及离院时间、出血量.结果:经 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 B组术中镇痛情况明显好于 A组(P< 0.05),术后宫缩痛比 A组轻(P< 0.01),异丙酚用量少于 A组(P< 0.01),两组出血量、清醒及离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伍用高乌甲素用于人工流产较单用大剂量异丙酚具有麻醉效果好,异丙酚用量少,明显减轻术后宫缩痛,不增加出血量等优点,可安全用于人工流产.
作者:邹燕芳;林军;王碧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临床特点、致病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2003年经腹水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 42例肝硬化并发 SBP患者.结果:(1)SB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呈不典型表现,并发症多,病死率达 35%.(2)致病菌以 G-菌为主,占 73.8%,优势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各占 45.2%和 14.3%; G+菌占 19%,主要为屎肠球菌,占 7.1%;真菌占 7.1%.(3) G-菌对过去常用的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均高度耐药,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约为 50%; G+菌对青霉素 G、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等多重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100%;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可以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结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致病菌以 G-为主,耐药菌株和真菌感染明显增加,病死率高,应注意早期诊断,合理用药.
作者:金小亚;陈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为探讨 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对近 10多年收治的 130例 FUO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许天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别嘌呤醇时发生剥脱性皮炎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用药(别嘌呤醇)情况.结果: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别嘌呤醇出现剥脱性皮炎并伴肾功能恶化,其中 3例死亡.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口服别嘌呤醇应慎重,服药时要密切观察.
作者:陆玮;单剑萍;朱汉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对 15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 1~ 3 d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人白蛋白、血浆;术后 4~ 5 d肠内营养(EN)结合肠外营养(PN);术后 6~ 10 d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 10~ 18 d完全经口进食.术后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4~ 7 d.结果:除 1例死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 1例死于术中术后大出血外,余 13例恢复顺利.结论:适当营养治疗对肝移植病人是安全的,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王金林;莫新发;蒋基令;蔡立华;庞泓;刘绍虔;陈宇辉;蓝光明;吴福全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根尖囊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由根尖肉芽肿转变而来 [1].根尖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如囊肿正、根尖切除术、拔除患牙.手术方法创伤大、易复发,不易为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无创伤,病人无痛苦,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我科从 2000年以来采用保守方法治疗 70例大小不等的根尖囊肿,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赵英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 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 20~ 40 mg/d口服,或万拉法新 50~ 75 mg/d,对照组 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对照组为 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χ 2=7.17, P< 0.01),治疗组 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 P< 0.01),治疗组 4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17分者 2例,抑郁发生率为 6%,对照组 4周后(HAMD)≥ 17分者 8例,抑郁发生率为 24%,差异有显著意义(χ 2=40.24, P< 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莎白;吴勇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患者,男, 24岁,因工作需要于 2004年 9月 26日潜入海水深约 18 m处进行作业,工作 1 h后,由于出现紧急情况,患者从水深约 18 m处快速浮出海面,出水后约 2 h患者自觉头晕、恶心、耳鸣等不适,并感双上肢的肩关节和肘关节严重酸痛不适,潜水后第 2天到本科就诊.根据患者是潜水员,平常身体健壮,有潜水 18 m紧急浮出水面史,初步诊断为减压病.
作者:曾伟丽;叶敏;李玉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 4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按临床辨证分为肝肾亏虚型和肝郁化火型,分别以乳核消结汤为主方加减用药,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进行治疗.结果:肝肾亏虚型和肝郁化火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8.24%和 96.1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乳核消结汤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尤其对于肝郁化火型男性患者,疗效好,无副作用.
作者:张宏;李国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病例 1, 男, 25岁,因慢性胃炎自服痢特灵 0 1 g, 3次 /d, 阿莫西林 0 5 g, 3次 /d,西咪替丁 0 2 g, 4次 /d,服药 15 d后突然出现散在的皮疹,未予重视,继续服药, 2 d后出现头晕、眼睑水肿,眼裂变小,面目变形.前来我院就诊,急查血、尿常规正常,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给予抗组胺药物, 地塞米松,效果不佳.追问病史,患者既往一直服用阿莫西林 0 5 g, 3次 /d,西咪替丁 0 2 g, 4次 /d,甲硝唑 0 4 g, 每天 3次,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17 d前将甲硝唑改为痢特灵,考虑痢特灵所致.立即停药,给予补液、利尿等对症处理. 3 d后恢复正常.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丁玉庆;曾其虎;周道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 3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前使用超声及 X线检查,测定直肠盲端与肛门隐窝皮肤之间的距离(P-P间距)及设立耻尾线(PC线).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直肠盲端及肛区皮肤声像图, 28例患儿能准确测得 P-P间距, 24例患儿能满意设立 PC线.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达 93.3%, 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 7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 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应用于肛门闭锁术前定位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简便、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腾;赖志鸿;郑宝群;郑邦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其不断进展及为对抗其发生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治疗过程中,饮食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均易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较为常见,使临床治疗心衰颇为棘手.现就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 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孔海鸿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Cyclin D1和 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肉瘤样变 (C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 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 14例, CIN 25例 ,宫颈鳞癌 79例.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yclin D1和 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D1和 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 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 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伴有 Cyclin D1和 CDK4表达水平的增高,检测其含量改变有助于宫颈鳞癌诊断.
作者:张国徽;姬宏宇;张辉;李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痰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 [1],只有提高收集痰标本的质量,才能有效提高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使其真正成为发现传染源及其考核结核病化疗效果的可靠手段.
作者:江勇;钱明;陈燕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脑室-腹腔分流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随着分流管的材质、结构不断改进和手术操作越来越精细,其并发症越来越少见,尤其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腹腔包裹性积液的报道国内外均罕见.近几年中我院收治 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包裹性积液的患者,均给予手术处理,效果良好,本文就其形成原因及其处理作一讨论.
作者:袁俊;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王涛;尚传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风心病(RH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80例心功能Ⅲ~Ⅳ级,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 30.2% RHD合并 CHF,准备在体外循环 CPB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和实验组 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和进行术前准备,实验组加用 CP(2 g/d静滴),治疗 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心功能评级、 LVEF和 6 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 LVEF和 6 min步行距离均有提高,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对 RHD并 CHF患者有肯定疗效,对术前改善心功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关天云;巫国勇;钟佛添;廖新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用克拉霉素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增强加替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30例,采用克拉霉素、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 24例,采用环丙沙星治疗 ,疗程 10 d.治疗前后采用下呼吸道取痰法,做痰细菌培养,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 80%,对照组 54.16%,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治疗组细菌清除率 83.33%,对照组 50%,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在临床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时,应采取抗细胞生物被膜治疗,不宜完全依赖体外抗生素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作者:魏广兴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