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罗珍;周淑英
目的:研究胃黏膜脱垂的胃镜检查表现.方法:根据图象资料总结 2001年 1月至 2004年 1月本院胃镜诊断胃黏膜脱垂病例 79例.结果:(1)胃黏膜脱垂在 10~ 80岁各年龄段均可见到.(2)表现为 1条黏膜脱垂者 50例,占 63%; 2条黏膜脱垂者 22例,占 27%; 3条黏膜脱垂者 7例,占 8%.(3)脱垂黏膜主要位于胃小弯侧,有 70例(88.6%).(4) 6例患者在 2周至 1年时间内复查胃镜,脱垂黏膜仍存在且位置相同.(5)脱垂黏膜表面有炎症性改变共有 30例(38.0%),伴随胃黏膜炎症、溃疡病变共 45例(56.9%),表现为胃窦部条状黏膜充血 18例.伴有胃黏液池颜色发黄绿色 7人.合并食管下段炎症病变 4例(5.1%).(6) 79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11%.结论:胃黏膜脱垂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到,大多数表现为 1条,主要位于小弯侧,可持续存在,易合并胃慢性炎症改变.
作者:朱元民;张向东;黄勇;刘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青年人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青年的左心房内径.结果:青年脑梗死组与正常青年组比较 ,脑梗死组左心房内径增加,与正常青年组相比, P< 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推测左心房内径扩大可能为青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孔慧梅;王小同;王洁;胡蓓蕾;胡雪珍;潘利伟;林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 40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40例,均一次获得成功,插管时间 30 s~ 4 min,呼吸衰竭均明显改善,留管时间 3~ 50 d,平均为 14 d,并发症少.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映伙;梁维基;蔡绍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患者男, 17岁,因被人用铁棍打伤左上腹部 3 d,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冷汗 2 h急诊入院.体检:体温 36. 0℃,脉搏 118次/min,呼吸 24次/min,血压 10. 7/7.0 kPa.
作者: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为探讨 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对近 10多年收治的 130例 FUO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许天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Ramsay Hunt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极易误诊.我科于今年 4~ 7月收治 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卉;周红莉;乔延国;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探讨有效的宣教方式与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 98例门诊结核病人就结核病的一般知识、化疗知识、临床检查知识及知识需求途径四部分的 16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化疗及临床检查方面的知识需求为迫切 ,占调查人数的 90%以上.宣教方式主要是要求医护人员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占 70%以上.结论:必须针对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 ,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
作者:潘绮丽;方兰君;刘萍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别嘌呤醇时发生剥脱性皮炎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用药(别嘌呤醇)情况.结果: 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口服别嘌呤醇出现剥脱性皮炎并伴肾功能恶化,其中 3例死亡.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口服别嘌呤醇应慎重,服药时要密切观察.
作者:陆玮;单剑萍;朱汉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指具有典型的、不少于 3个月的烧心症状,但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的一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也称作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ic- negative reflux disease,ENRD)或症状性GERD(symptomatic 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作者:吴雄健;舒建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 3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前使用超声及 X线检查,测定直肠盲端与肛门隐窝皮肤之间的距离(P-P间距)及设立耻尾线(PC线).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0例患儿均获得满意的直肠盲端及肛区皮肤声像图, 28例患儿能准确测得 P-P间距, 24例患儿能满意设立 PC线.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达 93.3%, 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 7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 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应用于肛门闭锁术前定位诊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简便、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腾;赖志鸿;郑宝群;郑邦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对筛选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92例 Pca及 21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 FPSA.结果: BPH组 PSA平均值为 16.33 μ g/L, FPSA平均值为 1.90 μ g/L,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associat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ACT)平均值为 13.18 μ g/L. FPSA/TPSA(total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为 0.112; Pca组 PSA平均值为 116.30 μ g/L, FPSA平均值为 30.13 μ g/L, PSA-ACT平均值为 86.17 μ g/L, FPSA/TPSA为 0.164.结论: FPSA及 FPSA/TPSA检测对筛选前列腺癌意义不大.
作者:龚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药物混合蒸汽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炎效果.方法:将 379例咽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216例(采用蒸汽雾化吸入法),对照组 163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药物混合蒸汽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好.
作者:赖群欣;麦飞;伍燕飞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痰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 [1],只有提高收集痰标本的质量,才能有效提高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使其真正成为发现传染源及其考核结核病化疗效果的可靠手段.
作者:江勇;钱明;陈燕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HU)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36例患者在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后 24~ 28 h内的胃镜检查结果 ,并统计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因及出血方式.结果:食管静脉曲张轻度 5例,中度 12例,重度 21例; PHG轻度 15例,重度 5例; HU多发 12例,单发 6例;出血方式:单纯黑便 23例 ,呕血+黑便 10例 ,单纯呕血 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占有重要地位 ,出血方式以黑便为主.
作者:苏炳合;陈荣庆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自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1月,笔者对急性脑梗死 80例病人分别给予巴曲酶、复方丹参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43例 IBS患者予以匹维溴铵 50 mg,每天 3次;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2片,每天 3次和黛安神 1片,每天 2次,共 8周,治疗完成后少随访 12周.结果: 43例中,腹痛、腹胀好转 34例(79.07%);便秘痊愈 13例(30.23%),好转 24例(55.81%),未愈 6例(13.95%),总好转率 86.05% ;全身神经官能症痊愈 16例(37.21%),好转 22例(51.16%),未愈 5例(11.63%),总好转率 88.37%.结论: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 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国锋;李芳芹;胡智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患者,男, 24岁,因工作需要于 2004年 9月 26日潜入海水深约 18 m处进行作业,工作 1 h后,由于出现紧急情况,患者从水深约 18 m处快速浮出海面,出水后约 2 h患者自觉头晕、恶心、耳鸣等不适,并感双上肢的肩关节和肘关节严重酸痛不适,潜水后第 2天到本科就诊.根据患者是潜水员,平常身体健壮,有潜水 18 m紧急浮出水面史,初步诊断为减压病.
作者:曾伟丽;叶敏;李玉金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我们自 1998年 11月份开始联合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替硝唑灌肠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 ,又称为诱导化疗.从 1982年 Frei提出此概念以来 ,NACT已成为包括大肠癌在内的众多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明;姜保成;杨宝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 2~ 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 2003年 6-9月间在广州市东山区随机抽取两所小学及两所幼儿园共 1 734名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东山区小于 6岁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基本需求量.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睡眠障碍、母亲打鼾、喂养方式和入睡困难等.结论:目前广州市东山区低年龄组儿童睡眠时间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应引起家庭及社会的重视.
作者:钱蔚珍;李莉;胡嘉红;余巍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