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君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v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作者:吴伟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蔽,漏诊误诊率高,截肢率高,遗留后遗症多.作者收集了1991-2002年本科7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病人,进行总结.
作者:童宝龙;王信;孟昭辉;刘仕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心肌ECT灌注断层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的心肌摄取99Tmc-MIBI和心室功能变化.方法:对陈旧性心梗6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和心绞痛组(AN)76例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对左心室舒缩功能参数进行组间协方差分析,并比较组间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OMI组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多发者居多(P<0.01),且总的异常节段数明显多于其它两组(P<0.01);除TPFR之外,OMI组的心舒缩功能参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N组(P<0.01).结论:OMI心肌摄取和心室功能改变的显示有助于心梗预后状况的准确诊断,对OMI心肌代谢和心室功能变化规律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东;赵洪刚;张遵城;王钦;郭永涛;董萍;董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利用自制器械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性近髋部骨折,总结128例老年性近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髋部骨折进行复位,经皮先打入两根导针,C臂机或透视下见骨折对位及导针位置满意后,顺导针在皮肤上切一约0.8 cm的小口,直达骨皮质,之后将套管、套心等按顺序套入导针并沿导针向前推进,抵骨皮质后,去除套心,经套管以空心钻钻开骨皮质,后在套管保护下旋入特制的螺纹钉.结果:进行该项手术病人128例,术后4个月至1年随访,除3例股骨头坏死,2例术时因股骨头旋转骨折端对位困难后改为股骨头置换术,5例出现畸形愈合,颈干角变小外,余118人全部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活动良好.结论:该手术创伤小、设备简单,适合于老年性近髋部骨折且体质较差病人的治疗.
作者:郭永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护理程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护理程序包括术前对患者各系统的综合评估及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等.结果:通过对45例实施护理程序组与29例未实施护理程序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发现实施护理程序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未实施护理程序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未实施护理程序组.结论:使用护理程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陆雪梅;叶小芬;欧月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等,以往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书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ting,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124例,按术前予以止吐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注恩丹西酮8 mg,Ⅱ组地塞米松10 mg,Ⅲ组恩丹西酮4 mg加地塞米松5 mg,Ⅳ组生理盐水5 mL.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Ⅰ、Ⅱ、Ⅲ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Ⅲ组也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而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恩丹西酮加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有协同作用,既安全又明显提高止吐效果.
作者:韩伟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成人患者并发脑实质出血,既往很少有报道.我院自1997-2004年期间,共收治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62例.本文对分流术后脑室或脑实质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做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民;杨冬梅;付立旗;邢立举;付振宇;王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有泌尿系症状70例患者行CT平扫、肾脏增强扫描及双期扫描,排泄期尿路造影,将原始图象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泌尿系重建图像.结果:肾脏、输尿管、膀胱全部显示为50例,仅肾脏显示为5例,双侧肾脏和一侧输尿管及膀胱显示为15例.泌尿系结石病变为32例,泌尿系肿瘤性病变为28例,泌尿系先天性病变为5例,肾结核3例,肾梗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王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儿,女,2岁6个月.因反复咯血2年,气促2月于2004年12月16日第5次入院.患儿自2002年12月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咯鲜血,每次量约2~100 mL不等.2003年4月起所咯鲜血中常夹黏膜样块状物.其间予以强的松等治疗,间断半年未再咯血,2003年10月起渐出现气促,进行性加重,2004年12月死于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
作者:陈宏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皮肤黑色素合成反应的限速酶,参与决定了哺乳动物皮肤、头发的颜色.部分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雀斑等,就是由于过量水平的黑色素在表皮沉积形成.因此,可以选择应用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合成反应链,减少其在皮肤内的生成从而达到祛斑增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在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不断有更新更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得到研究并开发.本文从分类学角度入手,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对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大鹏;马文丽;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4年10月,运用TUVP联合TURP治疗BPH 168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失血量80 mL,术中输血3例,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132例,时间3~30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3.3±4.6)分下降至术后(8.6±2.8)分(t=31.36,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5.2±0.6)分下降至术后(1.8±0.5)分(t=50.02,P<0.01),大尿流率由术前(5.3±3.9)mL/s上升至术后(15.2±5.3)mL/s(t=17.29,P<0.01).残余尿量由术前(68.8±13.4)mL下降至术后(19.2±14.8)mL(t=28.54,P<0.01).结论:TUVP联合TURP治疗BPH,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苏广武;王永忠;刘建平;陈晓辉;周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7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47例中,原发灶在腮腺则行全腮腺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在颌下腺则行颌下三角内容切除;在舌下腺则行口底内容清除术;在腭部则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在上颌窦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全上颌骨切除术(部分扩大切除术);在鼻咽则行上颌骨外旋鼻咽肿物切除术;在鼻腔则行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在外耳道则行全外耳道扩大切除术;在下咽部则行保留部分喉功能的下咽部分切除术.其中9例联合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或区域颈清扫术,32例术后辅助放疗,远处转移加化疗.结果:总的局部复发率为44.7%,颈淋巴转移率为10.6%,远处转移率为25.5%,生存超过5年31例(65.95%),生存超过10年8例(17.02%).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加术后常规放疗和(或)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强调首诊的规范性手术,术中冰冻切片至关重要.
作者:何发尧;王跃建;陈伟雄;潘衍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复习其损伤机理及病理改变.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亚低温疗法,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应用脱水剂、激素,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处理并发症,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及早期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4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治愈12例,轻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1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古晓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黄芪对VEGF和ALI的影响.方法:将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油酸组、黄芪组.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及血浆VEGF的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VEGF在ALI大鼠肺组织的表达较正常组和黄芪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浆中VEGF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与血浆VEGF的表达有显著负相关(r=-0.49,P<0.05).结论:VEGF在油酸诱导大鼠ALI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黄芪对ALI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颖乔;刘晓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薄型皮瓣在急诊手外伤性缺损中的应用结果.方法:根据功能与外形不同,采用6种皮瓣修复缺损:其中腹壁下皮瓣18例,脐旁皮瓣11例,肋间皮瓣24例,大鱼际肌皮瓣59例,邻指皮瓣22例,食指背侧岛状瓣1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均获满意的外形及功能.结论:与传统带蒂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相比较,薄型皮瓣具有手术难度低,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的优点,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张锦辉;董玉明;曹棣辉;罗晓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完成食管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58例临床资料,其中经左颈左胸二切口37例,经右胸左颈上腹三切口21例,与同期所做的112例食管胃弓上及弓下吻合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端癌残留、因瘘死亡及手术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阴性与阳性之间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具有切除彻底、残端癌的发生率低死亡低率的优点.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43岁,2004年1月30日因发热2 d入我院消化内科.持续发热(38~39℃)伴畏寒、呕吐,无腹痛,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意识清,心、肺、腹体查无异常.门诊B超检查肝右叶内占位病变(肝脓肿),同时右肾囊肿、左肾结石.诊断为发热待查,肝脓肿.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护肝等治疗.
作者:李书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发病7 h以内)快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结果:术后痊愈15例,生活自理9例,半自理11例,因偏 瘫而卧床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超早期快速小骨窗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是救治重症脑出血的较好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龙舟;叶敏;李劲松;张文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MAP、RR明显降低;血气分析PaO2及pH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4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肺出血、颅内出血及硬肿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
作者: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