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光
目的:总结薄型皮瓣在急诊手外伤性缺损中的应用结果.方法:根据功能与外形不同,采用6种皮瓣修复缺损:其中腹壁下皮瓣18例,脐旁皮瓣11例,肋间皮瓣24例,大鱼际肌皮瓣59例,邻指皮瓣22例,食指背侧岛状瓣1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均获满意的外形及功能.结论:与传统带蒂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相比较,薄型皮瓣具有手术难度低,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的优点,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张锦辉;董玉明;曹棣辉;罗晓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儿,女,2岁6个月.因反复咯血2年,气促2月于2004年12月16日第5次入院.患儿自2002年12月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咯鲜血,每次量约2~100 mL不等.2003年4月起所咯鲜血中常夹黏膜样块状物.其间予以强的松等治疗,间断半年未再咯血,2003年10月起渐出现气促,进行性加重,2004年12月死于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
作者:陈宏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规行胸导管结扎预防术后乳糜胸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全组318例患者,术中均常规行胸导管结扎.同期823例作为对照未行胸导管结扎.结果:结扎组无一例乳糜胸发生.结论:常规术中结扎胸导管能 有效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作者:徐启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为临床减少急腹症误诊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我院近5年来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病例,找出出院诊断为其他急腹症的病例17例,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病例中,结肠肿瘤2例,妇科疾病10例,泌尿系统结石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完整的病史询问是避免误诊的前提条件,急诊科医生应向全科医生方向培养,应将尿HCG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作为急腹症女性病人的常规检查,CT检查是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许典双;陈克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脂质体转染TGF-β1基因修饰供者脾细胞;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单纯脾细胞输注组和假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建立了稳定转染TGF-β1基因的睥细胞;TGF-β1修饰的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17.0±3.3)d,与单纯脾细胞输注组(7.0±1.1)d和假处理组(6.3±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可明显减轻同种移植心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的耐受产生.
作者:成俊;夏穗生;史晓峰;谢森;唐礼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临床评价3M Z250后牙光固化树脂充填和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85例对(牙合)为正常牙,同时患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龋损的病例,共170颗患牙.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采用3M Z250充填修复,治疗组采用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两组各治疗85颗患牙.临床追踪观察1年,评定其疗效.结果:65例患者保持随访,随访率为76.5%.对照组4颗充填体部分脱落,成功率为93.8%;治疗组1颗瓷嵌体脱落,成功率为98.5%.经X2检验,P>0.05,成功率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钟晓汀;黄建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v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作者:吴伟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68例,使用结合雌激素膏剂0.625 mg置于阴道,隔天1次连用21 d后,利用阴道健康评分标准判断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和体征的效果.结果:用药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提高.结论: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秀芹;周凤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0.125%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妊娠孕16~27周要求中止妊娠产妇40例,ASA Ⅰ-Ⅱ级.自愿要求镇痛者为镇痛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者4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腰L3-4间隙硬膜外置管给予0.125%罗哌卡因(6~8 mL)+芬太尼1.5μg/mL,记录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镇痛前VAS评分(9.3±0.76)分,用药后VAS(1.1±0.5)分,与镇痛前比较P<0.05,运动阻滞仅1例1级,其余均为0级.两组引产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孕妇无不良影响,适用于中孕引产镇痛.
作者:李真;周国斌;崔建修;赵国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7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47例中,原发灶在腮腺则行全腮腺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在颌下腺则行颌下三角内容切除;在舌下腺则行口底内容清除术;在腭部则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在上颌窦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全上颌骨切除术(部分扩大切除术);在鼻咽则行上颌骨外旋鼻咽肿物切除术;在鼻腔则行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在外耳道则行全外耳道扩大切除术;在下咽部则行保留部分喉功能的下咽部分切除术.其中9例联合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或区域颈清扫术,32例术后辅助放疗,远处转移加化疗.结果:总的局部复发率为44.7%,颈淋巴转移率为10.6%,远处转移率为25.5%,生存超过5年31例(65.95%),生存超过10年8例(17.02%).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加术后常规放疗和(或)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强调首诊的规范性手术,术中冰冻切片至关重要.
作者:何发尧;王跃建;陈伟雄;潘衍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等,以往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书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院每年都接收治疗大量的手部创伤病人,其中平刨致手部皮肤缺损亦不少见.本人将1997年以后我院收治的手掌部皮肤缺损较大并且已行上臂内侧全厚皮片移植的18例病人作一小结,与同道探讨.
作者:杨高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蔽,漏诊误诊率高,截肢率高,遗留后遗症多.作者收集了1991-2002年本科7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病人,进行总结.
作者:童宝龙;王信;孟昭辉;刘仕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和良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对1 817例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病例的临床发生情况、病理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以及恶性肿瘤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39;良性肿瘤占96.8%,恶性肿瘤占3.2%;良性:滤泡性腺瘤占98.9%,乳头状腺瘤1.3%,非典型性腺瘤0.7%;恶性:乳头状腺癌占45.8%,滤泡状腺癌32.2%,未分化癌8.5%,混合型腺癌6.7%,髓样癌0.3%.结论: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腺瘤分为滤泡性腺瘤、乳头状腺瘤和非典型性腺瘤;而癌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对于难分类的癌,可作免疫组化进一步区分.
作者:余新华;刘文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儿,女,8岁,以发现肝大4个月余,进行性消瘦3个月余之主诉于2002年12月6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7.5℃左右,肝肋下2.5 cm,剑突下1.5 cm,质偏硬,脾肋下未及,查支原体抗体IgM 1:32,ALT 60 U/L,AST 76U/L,诊断为支原体感染.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治疗无效,用地塞米松后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皮肤黑色素合成反应的限速酶,参与决定了哺乳动物皮肤、头发的颜色.部分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雀斑等,就是由于过量水平的黑色素在表皮沉积形成.因此,可以选择应用酪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合成反应链,减少其在皮肤内的生成从而达到祛斑增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在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不断有更新更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得到研究并开发.本文从分类学角度入手,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对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丁大鹏;马文丽;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完成食管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58例临床资料,其中经左颈左胸二切口37例,经右胸左颈上腹三切口21例,与同期所做的112例食管胃弓上及弓下吻合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端癌残留、因瘘死亡及手术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阴性与阳性之间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具有切除彻底、残端癌的发生率低死亡低率的优点.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高危及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怀孕12~16周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118例,实验组67例予米非司酮100 mg晨服,1次/d,共2次,第3d晨服米索前列醇0.6 mg,如未临产,每3~4 h重复1次,限3次.对照组51例行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流产成功率、排胎时间、阴道流血量.结果:实验组流产成功率89.55%,其中完全流产率61.19%,不全流产率28.36%,对照组分别为70.59%,0%,70.59%,差异有显著性(P<0.01);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者实验组79.10%,对照组21.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高危及中期妊娠疗效好.
作者:杨晓云;刘传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癌肾上腺转移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21例的诊治结果.21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4例,双侧转移者仅行左侧切除1例.结果:完整切除转移癌16例中10例生存7~61个月,平均33个月;3例已分别存活3及15个月,仍在随访中;3例失访.4例行姑息性切除者生存4~8个月,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癌仅行左侧切除者生存4个月.结论:手术切除转移灶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加;李建新;梁定岸;车斯尧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