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岩;林虹;史玉霞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等,以往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书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复习其损伤机理及病理改变.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亚低温疗法,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应用脱水剂、激素,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处理并发症,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及早期高压氧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4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治愈12例,轻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1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古晓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有关的病例共54例,占71%.治疗后痊愈68例,占89.5%;显著进步6例,占7.9%;进步2例,占2.6%.结论: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伤后早期,以中青年多见,受伤部位以额叶多见,其次是颞叶;受伤类型中以脑挫裂伤多见,病程多较短,经积极治疗,效果好,多可治愈.
作者:谢贤生;彭玉平;黄建斌;杨建雄;叶志其;廖驭国;刘胜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儿,女,8岁,以发现肝大4个月余,进行性消瘦3个月余之主诉于2002年12月6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37.5℃左右,肝肋下2.5 cm,剑突下1.5 cm,质偏硬,脾肋下未及,查支原体抗体IgM 1:32,ALT 60 U/L,AST 76U/L,诊断为支原体感染.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治疗无效,用地塞米松后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临床评价3M Z250后牙光固化树脂充填和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85例对(牙合)为正常牙,同时患有双侧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龋损的病例,共170颗患牙.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采用3M Z250充填修复,治疗组采用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两组各治疗85颗患牙.临床追踪观察1年,评定其疗效.结果:65例患者保持随访,随访率为76.5%.对照组4颗充填体部分脱落,成功率为93.8%;治疗组1颗瓷嵌体脱落,成功率为98.5%.经X2检验,P>0.05,成功率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PS 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钟晓汀;黄建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7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47例中,原发灶在腮腺则行全腮腺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在颌下腺则行颌下三角内容切除;在舌下腺则行口底内容清除术;在腭部则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在上颌窦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全上颌骨切除术(部分扩大切除术);在鼻咽则行上颌骨外旋鼻咽肿物切除术;在鼻腔则行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在外耳道则行全外耳道扩大切除术;在下咽部则行保留部分喉功能的下咽部分切除术.其中9例联合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或区域颈清扫术,32例术后辅助放疗,远处转移加化疗.结果:总的局部复发率为44.7%,颈淋巴转移率为10.6%,远处转移率为25.5%,生存超过5年31例(65.95%),生存超过10年8例(17.02%).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加术后常规放疗和(或)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强调首诊的规范性手术,术中冰冻切片至关重要.
作者:何发尧;王跃建;陈伟雄;潘衍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TGF-β1修饰的供者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对同种大鼠移植心脏耐受的诱导及效果.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脂质体转染TGF-β1基因修饰供者脾细胞;观察TGF-β1修饰的脾细胞输注组,单纯脾细胞输注组和假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建立了稳定转染TGF-β1基因的睥细胞;TGF-β1修饰的脾细胞特异性输注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17.0±3.3)d,与单纯脾细胞输注组(7.0±1.1)d和假处理组(6.3±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可明显减轻同种移植心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输注TGF-β1基因修饰的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同种大鼠移植心脏的耐受产生.
作者:成俊;夏穗生;史晓峰;谢森;唐礼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有泌尿系症状70例患者行CT平扫、肾脏增强扫描及双期扫描,排泄期尿路造影,将原始图象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泌尿系重建图像.结果:肾脏、输尿管、膀胱全部显示为50例,仅肾脏显示为5例,双侧肾脏和一侧输尿管及膀胱显示为15例.泌尿系结石病变为32例,泌尿系肿瘤性病变为28例,泌尿系先天性病变为5例,肾结核3例,肾梗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王翔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发病7 h以内)快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结果:术后痊愈15例,生活自理9例,半自理11例,因偏 瘫而卧床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超早期快速小骨窗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是救治重症脑出血的较好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龙舟;叶敏;李劲松;张文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术前诊断困难.我院从1985-2003年共收治9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病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作者:龚鹏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为临床减少急腹症误诊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我院近5年来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的病例,找出出院诊断为其他急腹症的病例17例,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病例中,结肠肿瘤2例,妇科疾病10例,泌尿系统结石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1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完整的病史询问是避免误诊的前提条件,急诊科医生应向全科医生方向培养,应将尿HCG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作为急腹症女性病人的常规检查,CT检查是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许典双;陈克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共完成食管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58例临床资料,其中经左颈左胸二切口37例,经右胸左颈上腹三切口21例,与同期所做的112例食管胃弓上及弓下吻合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端癌残留、因瘘死亡及手术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阴性与阳性之间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上段癌,具有切除彻底、残端癌的发生率低死亡低率的优点.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68例,使用结合雌激素膏剂0.625 mg置于阴道,隔天1次连用21 d后,利用阴道健康评分标准判断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和体征的效果.结果:用药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提高.结论:结合雌激素膏剂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秀芹;周凤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疗效及方法.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237例,其中肾囊肿去顶术132例,多囊肾去顶术6例,肾上腺手术46例(原醛25例,皮质醇腺瘤6例,皮质增生5例,无功能皮质腺瘤3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1例,单纯肾切除5例,肾癌根治性肾切除3例,肾盂癌肾输尿管全切3例,肾盂成型术10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矫形术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改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5~24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55 mL),患者均于术后12 h~3 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18 d(平均6.5 d),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勤章;丁国富;李令勋;张国玺;倪钊;李应龙;王新敏;谢顺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72岁,有高血压病史7年.因晕厥伴双下肢无力2 h入院,来院后神志转清,但反应迟钝、少言寡语、淡漠、摸索,尿失禁,能回答简单问题.查体:缄默不语、痴呆状,频繁打哈欠及呃逆,多次询问能回答姓名及年龄,之后缄默不语,记忆力、计算力检查不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 mm,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左侧鼻唇沟浅,伸舌、示齿、鼓腮不能.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上、下肢肌力1级.双侧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iki's征阳性,有摸索及强握反射.
作者:陈智明;王风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ting,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124例,按术前予以止吐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注恩丹西酮8 mg,Ⅱ组地塞米松10 mg,Ⅲ组恩丹西酮4 mg加地塞米松5 mg,Ⅳ组生理盐水5 mL.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Ⅰ、Ⅱ、Ⅲ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Ⅲ组也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而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恩丹西酮加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有协同作用,既安全又明显提高止吐效果.
作者:韩伟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0.125%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妊娠孕16~27周要求中止妊娠产妇40例,ASA Ⅰ-Ⅱ级.自愿要求镇痛者为镇痛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者4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腰L3-4间隙硬膜外置管给予0.125%罗哌卡因(6~8 mL)+芬太尼1.5μg/mL,记录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镇痛前VAS评分(9.3±0.76)分,用药后VAS(1.1±0.5)分,与镇痛前比较P<0.05,运动阻滞仅1例1级,其余均为0级.两组引产时间、出血量及催产素使用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孕妇无不良影响,适用于中孕引产镇痛.
作者:李真;周国斌;崔建修;赵国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用皮肤伸展术修复头皮缺损.方法:在头皮缺损皮肤两侧边缘1 cm处穿入2.0 mm克氏针,通过皮肤及克氏针的边缘安装皮肤伸展器伸展钧,5例头皮缺损术中反复行皮肤伸展及舒张,以此反复皮肤伸展直至大限度,时间约60~180 min.伤口闭合,行皮肤缝合,两侧克氏针以橡皮条绑紧使克氏针弯曲成10~20°(皮肤伸展力约3.5~4.5 kg),继续维持伸展力.另5例手术后,继续放置伸展器,以油纱覆盖创面,伤口保持清洁,每日收紧伸展器1 mm,保持克氏针弯成10~20°角度,大约2~3周,皮肤靠近接触后缝合伤口.皮肤缺损面积2~5.5 cm×5~8 cm(长×宽).合并颅骨坏死3例.所有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结果:其中皮肤快速伸展平均7.2 d.快速皮肤伸展+慢性皮肤伸展,平均14.2 d伤口愈合.快速皮肤伸展与慢性皮肤伸展的所修复伤口宽度比例为3:1.随访半年至一年,伤口无退缩,无复发.1例出现伤口周围秃发,其余毛发生长正常.结论:该方法可修复头皮3~6 cm的头皮缺损创面.方法简单合理,伤口直接缝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植皮及皮瓣转移术.
作者:莫伟;李纯兰;张德;邱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诊断明确的22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胀痛不适为首发临床表现.22例中病变部位胃部12例,小肠1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均为恶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邱昌洪;陈伟;黄擎雄;冯平;吴志扬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