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清;陈敦金
目的:总结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病人的救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Fogarty导管和开腹手术治疗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高钾血症引起的心跳骤停;3例缺血严重而行截肢手术;其余6例治疗成功.远期随访,受治肢体血运良好.结论:及早手术,保护心、肾功能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薛金晶;何贵金;戴显伟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儿童声嘶的病因、检查方法及综合治疗的效果,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回顾分析506例声嘶儿童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治疗的结果,并据病程、病因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过度用嗓是儿童声嘶的主要病因,部分呼吸道疾病参与发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急性声嘶以炎症多见,予药物(全身用药及雾化吸入)、用声指导、行为疏导和卫生保健宣教相结合的保守治疗,治愈率为炎性疾病96.0%(120/125),声带小结72.3%(214/296),声带息肉22.2%(10/45),其它100%(14/14);慢性声嘶以声带小结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保守治疗,治愈率为声带小结100%(36/36),声带息肉85.7%(18/21),其它57.7%(15/26).结论:儿童声嘶应针对不同病因施治,并注意防范、疏导与恰当的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才能达到大效果.儿童嗓音疾病更重于防范.
作者:李嘉;李铎贤;陈凯;张志雄;黎雄文;叶远航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小儿极少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病初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等发现时,血管栓塞已较严重,发展快,甚至可致死亡.而早期的观察、干预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避免 DVT的发生及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张丹如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美克尔憩室溃疡出血、穿孔的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6年来57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经病理证实.结果:证实57例美克尔憩室中31例含有异位胃黏膜或胰腺组织,26例无异位胃、胰腺组织.结论:57例经外科手术切除憩室,无并发症,无死亡.
作者:严文波;祝明洁;施诚仁;潘伟华;金惠明;余世耀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新生儿筛查是指通过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酸酮尿症等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病进行群体过筛,从而检出尚未出现症状的早期患儿,使新生儿早期诊断率提高[1],减少智残人,减少小儿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郭智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脐部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265例行LC的急性胆囊炎病例,分析并发脐部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265例患者中感染18例,脐孔感染率为6.79%.结论:脐部切口感染与切口污染、切口压榨损伤、脐部解剖特点、术中缝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预防脐部切口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秦安;孙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常见肿瘤,预后远较其它癌症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早期侵袭转移是重要因素之一 , 导致其 5年生存率极低.对于 HCC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作者:王旦;陈向荣;吴建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患者男,63岁.因发现颈部肿块5个月,伴咳嗽、气促1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为:左上肺周围型肺癌,在本院行光子刀放疗及化疗一疗程出院,于2003年11月24日因胸闷、气促再次入院.
作者:陈建芝;陈洪光;吴少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并发周围神经损伤时有报道,而从目前临床不完全统计,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并发桡神经损伤概率高,值得注意.我院自 1995年至2004年共收治16例(外院转入9例),对其损伤原因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符史发;尹庆水;章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4年在我院经组织学或病理学证实的60岁以上老年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肺癌男性多发,以咳嗽、咯血、胸背痛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类型依次为鳞癌(438%),腺癌(319%)和小细胞癌(142%).吸烟患者鳞癌发病率高,腺癌发病率低.老年肺癌明确诊断时转移发生率高,以胸膜、骨、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肺、脑和心包转移多见.结论:老年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类型主要是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吸烟患者鳞癌发病率高,老年肺癌易发生转移,提示应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王建春;钱桂生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阴道镜图像,以提高阴道镜对宫颈癌的检出率.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4年10月间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的11例阴道镜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宫颈癌患者的阴道镜图像均有浓厚持久不退的醋酸白色上皮及碘试验无染色区出现呈芥茉黄改变,大部分有血管增粗、镶嵌或边界改变.CCT检查3例有不典型细胞,2例中度发炎,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结论:结合细胞学检查,重视阴道镜下宫颈异常图像,并在异常部位取活检,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作者:吴海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的术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158例腮腺肿瘤患者其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术式其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同,并与疗效密切相关.结论:腮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综合分析判断其性质并采用适宜的手术方式,首次手术和术式选择至关重要.良性肿瘤应采用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摘除术.对于局限、表浅者可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单纯肿瘤剜除术不宜采用.恶性肿瘤应行腮腺全叶摘除术,必要时联合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配合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长湖;李三军;何三虎;何家秀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应用槐耳颗粒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研究66例肝癌病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氟脲嘧啶脱氧核苷500mg/m2、吡喃阿霉素60mg/m2、丝裂霉素10mg/m2,栓塞剂选用38%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实验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同时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研究2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实验组有效率30.3%(10/33),对照组有效率24.2%(8/33),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肝功能改善、人体功能状况评分改善、减少粒细胞下降率、减少食欲下降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减少粒细胞下降、增加食欲的疗效以及提高生存质量和保护肝功能作用.
作者:郭添胜;黄福喜;曹小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胰腺随病程进展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20只,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每周监测体重,定期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胰腺切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随病程进展,OLETF鼠体重和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在病程早期表现为肥大增生,晚期破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LETO鼠.结论:胰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反映了2型糖尿病病程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
作者:朱波;薛耀明;李晨钟;潘永华;张燕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垂体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总结6例垂体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6例病人中有1例巨大侵袭型腺瘤经额术后1年发生垂体脓肿并脑脊液鼻漏、1例经蝶术后2年垂体瘤复发并发生脑脊液鼻漏,4例为巨大垂体腺瘤经蝶术后1周内发生鼻漏,6例中3例经蝶修补治愈,3例去枕平卧或腰大池引流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垂体瘤术后发生鼻漏多见于巨大侵袭型腺瘤,放疗可促进术后鼻漏的发生,术中操作失误及鞍底蝶窦壁重建、填塞不严密,也是发生鼻漏的重要原因.术后腰大池引流,去枕平卧有助于漏口愈合,经蝶入路修补是佳手术入路和方法.
作者:滕范武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多弹头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2例32个肝癌病灶进行射频治疗,对射频前后肿瘤血运、坏死情况和肿瘤标志物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5/32个病灶完全坏死,7/32个病灶部分坏死,原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治疗后下降,与术前相比瘤体内血供不同程度减少甚至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弹头电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华;陈焕伟;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费凛;计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雷诺氏征病因不明,多见于青年女性,在寒冷和精神刺激等因素作用下引起指(趾)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收缩或闭塞,肢体远端皮肤出现对称性、阵发性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临床症群,本病初认为发病机制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过去常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1999年开始,开展典型病例手术治疗,采用指(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末梢切除术进行治疗[1],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也;姜守忠;付东军;刘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IL-1β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与Graves眼病激素治疗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成人的单核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A组:IL-1β刺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SB203580+IL-1β组;D组:SP600125+IL-1β组;E组:PD98059+IL-1β组;F组:SB203580+SP600125+IL-1β组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IL-1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D98059+IL-1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B203580+IL-1β组、SP600125+IL-1β组分别和IL-1β刺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B203580+IL-1β组、SP600125+IL-1β组分别和SB203580+SP600125+IL-1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β刺激组和PD98059+IL-1β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SB203580+IL-1β组和SP600125+IL-1β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和SB203580+SP600125+IL-1β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IL-1β可以引起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减少,这种作用是通过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JNK/SAPK信号转导通路作用,并且2者有协同作用.而ER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基本不起作用.并由此推测:在Graves眼病炎症早期预先使用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阻滞剂可能会减少激素的用量,增加治愈率.
作者:魏民;薛耀明;沈洁;张燕 刊期: 2005年第16期
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我科救治的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复合伤 84例,其中同时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16例,现将三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君;王雪芹;张青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FRIII矫治轻度骨性三类错牙合所产生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轻度骨性三类错牙合患者,使用FRIII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SNA、ANB显著性增大(P<0.001);Cd-A显著性增大(P<0.01);SNB、Cd-Gn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2)U1-SN显著性增大(P<0.01)、IMPA显著性减小(P<0.01).(3)OP-SN显著性增大(P<0.001)、PP-FH治疗后变化无显著性.(4)FMA、Y轴角显著性增大(P<0.05).(5)N-Me、ANS-Me显著性增大(P<0.05),N-ANS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FRIII治疗骨性三类错牙合能使上颌骨前向生长量明显增加,下颌骨产生一定的向下向后旋转;治疗后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牙合平面产生一定的顺时针旋转而腭平面无明显变化;患者前面高在治疗后增大且主要表现为前下面高增加.
作者:冯忠;梁国谦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