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罗益锋;郭禹标;黄建强;唐可京
目的:了解老年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内 IL-4、 IFN-γ的变化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 IL-4、 IFN-γ的百分率 ,同时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CD4+淋巴细胞 IL-4表达百分率 3组各为 (2.6± 2.2)%、 (1.3± 0.9)%和 (1.5± 0.8)%,急性发作期组高于缓解期组( P< 0.05)和对照组( P< 0.05); IFN-γ表达百分率 3组各为 (10.5± 4.6)%、 (17.5± 3.8)%和 (18.4± 5.9)%,急性发作期组低于缓解期组( P< 0.05)和对照组( P< 0.05); CD8+淋巴细胞 IFN-γ表达百分率 3组各为 (26.4± 10.3)%、 (20.2± 12.3)%和 (21.3± 10.4)%,急性发作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 P< 0.05)和对照组( P< 0.05).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与 CD4+淋巴细胞 IFN-γ表达百分率显著正相关( r=0.48, P< 0.05) ,与 CD4+淋巴细胞 IL-4表达百分率及 IL-4+/ IFN-γ+比值呈负相关( r分别为-0.53和-0.65, P皆 < 0.01).结论: Th1/Th2失衡,即 Th1亚群的功能低下与 Th2亚群的功能亢进,可能与老年哮喘患者病情发展有关.
作者:罗少华;高兴林;舒峻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笔者于 2003年运用中草药外涂脐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建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比率呈上升趋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终止方式各异,药物流产时由于宫缩过强致子宫瘢痕处破裂的病例已有报道,因此探讨其终止方式的安全性是有必要的.本院 1年多来对瘢痕子宫再次早孕,采用药物流产即时行清宫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瘦素和 TNF系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 27例正常人和 65例 COPD患者 [营养不良组 (COPDⅠ组 )35例,营养正常组 (COPDⅡ组 )30例 ]测量体质指数、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中部臂围及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瘦素、 TNF-α和 sTNFR1水平.瘦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 TNF-α和 sTNFR1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分析瘦素和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 COPD两组血瘦素、 TNF-α和 sTNFR1高于稳定期和正常组;稳定期 COPDⅠ组血瘦素低于Ⅱ组和正常组, COPDⅠ组血 TNF-α和 sTNFR1均高于Ⅱ组和正常组. 65例 COPD稳定期和 27例正常组的血清瘦素分别与其营养参数呈明显正相关. COPD患者血瘦素水平与 TNF-α无相关性;稳定期 COPDⅠ组排除了 BMI和年龄的影响,血瘦素与 sTNFR1明显相关( r=0.458,P< 0.01).结论: COPD营养不良患者血瘦素和 TNF-α系统联合作用可能参与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曹梅;谢灿茂;陈飞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 GOLD之前中英两国慢阻肺疾病分级标准及对三者进行评价. 方法:对 1991-2001年在我院诊断为 COPD的 713例患者肺功能分别按 1997年中华呼吸学会( CRA)和 1997年英国胸科学会( B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用 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轻度 COPD患者中 FVC%、 FEV1%、 Vmax75%、 Vmax50%和 RV%等两种分级标准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05), FEV1/FVC、 PEF%、 Vmax25%、 VC%、 TLC%和 RV/TLC差异则无显著性( P >0.05);在中、重度 CODP患者,除 TLC%、 RV%和 RV/TLC外,其余指标差异都存在显著性( P< 0.05);相关分析显示, BTS分级标准轻、中、重度患者 FEV1%与 PEF%、Vmax75%、 Vmax50%、 Vmax25%皆呈正相关,但 CRA标准轻度 COPD患者 FEV1%与 PEF%、 Vmax75%未见明显相关( P >0.05).结论: 1997年 CRA的 COPD分级标准在准确反映 COPD患者气流受限情况、病变程度、病理生理发展趋势、劳动能力评价方面要优于 BTS和 GOLD分级标准.
作者:李志平;罗益锋;郭禹标;黄建强;唐可京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 BiPAP通气并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 4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3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水化、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经鼻(面)罩 BiPAP通气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动脉血气分析参数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经鼻(面)罩 BiPAP通气并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有效且安全.
作者:林辉斌;苏伟强;陈虹;莫俊德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影响及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选取 2001年 9月至 2002年 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能完成 2个月强化疗程的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 261例.根据其治疗前吸烟年支情况,观察其 2个月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痰菌阴转的效果.结果: 261例患者经过 2个月强化治疗后 202例( 77.4%)患者痰菌阴转.性别、年龄、病灶范围和低蛋白血症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菌株对痰菌阴转无明显影响( P >0.05);但在吸烟患者中随着治疗前吸烟年支量的增加,其痰菌阴转率明显下降,二者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P=0.000).结论:吸烟对肺结核的疗效有较大影响,应该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作者:谭守勇;梁敏青;林兆源;关玉华;黎燕琼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配合的措施.方法:对我科 2000年 12月至 2004年 8月 6例患者进行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咯血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者经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止血,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均无发生再出血.结论: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咯血的成功与否固然与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密切相关,但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良好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是压迫止血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柯彩霞;罗益锋;李志平;郭禹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是肺吸虫在体内脏器寄生、繁殖所致以肺部为主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肺吸虫性胸腔积液在肺吸虫病中较常见,但合并左上肺厚壁空洞罕见,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 1例.
作者:刘爱华;苏瑾;刘付聪 刊期: 2005年第21期
据卫生部统计, 2004年 4月,肺结核的发病率位居 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 1位,死亡率位居第 2位.控制结核病是防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低发现率是目前困扰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难题.痰结核菌检查己成为现代结核病流行病学、结核病诊断、确定化疗方案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痰涂片镜检是寻觅结核病传染源的直接手段,对肺结核诊断及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作为结防所的检验人员,提高痰涂片镜检阳性率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文对 2002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共 1 551份不同性质的痰标本涂阳检出率进行探讨.
作者:邹桂敏;何志青 刊期: 2005年第21期
肾病综合征 (NS)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可出现感染、血栓、肾功能衰竭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 NS并发的血栓多见于外周静脉,如股静脉、肱静脉等.近来我们收治了 4例 NS合并少见部位血栓,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永泽;俞国庆;林沁;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讨论韦格内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4例典型病例.结果:韦格内肉芽肿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以鼻、肺、肾常见.可表现为鼻衄、流涕、鼻梁塌陷、发热、咳嗽、咯血,也可引起眼球突出,侵犯脑垂体引起尿崩症.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结节或团块影,可伴空洞.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在炎性肉芽肿的基础上见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协助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韦格内肉芽肿.治疗可选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联合应用.结论:综合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可确诊韦格内肉芽肿.
作者:李静;陈正贤;郭纪全;涂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1期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褥期重要并发症之一 [1].笔者对 1995年 5月至 2004年 5月在我院诊治的 42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尉江平;陈利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咳嗽的加重、咳痰量的增加、出现黄痰和 (或 )喘息.临床除常规抗感染治疗外,抑制痰液的分泌和促进痰液的排出,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科于 2003年 1~ 12月采用沐舒坦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明;宋冰;刘红光;黄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甲苯二异氰酸酯 (toluene di-isocyanate,TDI)是一种化工原料,由于其分子量小,蒸气压高,易污染周围环境,对呼吸道毒性极大 [1] .近年来,由于 TDI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肺损伤也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一些小工厂,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期接触 TDI,对身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我科于 2003年 6月收治了 1例 TDI致气道损伤合并曲霉菌肺炎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维农;魏树全;赵子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的病因分布情况及其与病情轻重的联系.方法:对近年我科收治的 143例 AP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见病因的分布情况、性别差异及与 AP病情轻重的联系.结果:胆源性 69例( 48.3%),高脂血症性 24例( 16.8%),暴饮暴食 12例( 8.4%),酒精性 10例( 7.0%),其他原因 28例( 19.6%),男性中暴饮暴食和酒精性居多,而女性则以胆源性为主,轻重症 AP间各病因分布未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P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多见,然而约 17%病因未明,性别不同,常见病因有别,且病因与 AP病情的轻重无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南琼;李晓燕;陆斌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 ICU老年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感染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ICU老年下呼吸道 MDRP感染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阿奇霉素干预组 (实验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两组均以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两种敏感抗生素(β内酰胺类联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为基础治疗,实验组加用阿奇霉素 0.5 g/d,疗程 21 d.将治疗前后经纤支镜获得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别按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进行细菌敏感性及耐药情况分析,并观察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显著低于治疗前(χ 2=5.12, P=0.024)和对照组 (χ 2=9.87, P=0.02);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5.7% (χ 2=5.39, P=0.02),其细菌清除率为 78.6%,高于对照组的 57.1%,但差异无显著性 (χ 2=3.493, P=0.062).结论:阿奇霉素在老年 ICU下呼吸道 MDRP感染的治疗中 , 作为敏感抗生素的辅助用药 ,可以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吴健;陈竹君;高兴林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利福平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3例口服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后出现发热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 3例男性病人,年龄 37~ 64岁,均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1例,继发性肺结核 2例. 3例均在口服常规剂量利福平 0.45 g, 1次 /d后出现发热的症状,为稽留热,体温 >38℃,无寒战、皮疹,其中 1例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利福平致药物热为临床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有药物过敏史且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用原发病难以解释的高热情况时,应高度重视此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明确诊断后应停药.
作者:周宇麒;黄静;刘慧;吴本权;张天托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介入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疗效.方法:对 35例确诊 EBTB病人在全身抗痨基础上行纤支镜介入局部注药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疗程 2个月,与同期 11例确诊 EBTB(对照组 )仅行常规全身抗痨病人比较.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为 13.5 d,对照组为 23.3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纤支镜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纤支镜介入联合药物雾化吸入能较好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作者:陈建永;吴振雄;蔡毅峰;李少英 刊期: 200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极易与支气管扩张相混淆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寻求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 1998年 6月至 2004年 3月间收治的 10例肺泡灌洗诊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与支气管扩张没有明显的特征性区别. 10例患者肺泡灌洗液涂片抗酸菌染色均为阳性,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Ⅰ型堪萨斯分枝杆菌 2例,偶发分枝杆菌 1例,鸟复合分枝杆菌 7例.痰普通细菌培养:绿脓杆菌 2例,分枝杆菌 30例次仅 2例次阳性( 2/30).结论:支气管扩张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鉴别诊断极为困难,病灶部位高分辨 CT可提供诊断线索,支气管镜检查所提供的细菌学结果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龙发;王云 刊期: 200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