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建立多元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一点思考

黄毓文;吴少林;黄小珍;柳青

关键词:多元化, 科研成果, 成果评价体系, 科研体制改革, 正确评价, 人员, 人文环境,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 科学家, 学术, 清除, 极性, 国情, 国家, 公正, 弊端
摘要: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科研成果评价不仅关系到科学家个人,而且还关系到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没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的评价体系,难以清除现行成果评价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难以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膀胱破裂的体会

    我院于1998年开始,对11例闭合性膀胱破裂伤采用B超进行诊断并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1.5岁.伴休克7例.合并脾破裂1例,肝破裂及胆囊脱位1例,骨盆骨折8例,四肢骨折5例,肋骨骨折3例,外阴血肿1例.

    作者:隋仕宇;袁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髌骨骨折采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经6~12个月随访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结论: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方法简单,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强度明显优于环行钢丝,但不如松质骨螺钉和空心钉+张力带方法,适合用于髌骨横行骨折和不太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作者:吕宇思;施立斌;黄杰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30例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失败原因.方法:对1996-2002年间30例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失败的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在鼻内窥镜下完成修正手术.结果:术后3~12个月28例鼻塞症状全部消失,2例鼻塞明显改善.结论:在行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前应常规做鼻内窥镜检查,条件允许加做鼻窦CT扫描,对同时伴有鼻腔鼻窦病变者应予以处理,鼻内窥镜下行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可提高疗效.

    作者:黄若葵;丁明虹;罗许勇;黄金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肺血栓栓塞症6例诊治体会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现将我院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诊治资料完整的6例PTE患者报告如下,并总结在基层医院诊治PTE的体会.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酸在临床疾病中的意义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来源:内源性约占80%,外源性约占20%.代谢去路:约25%经消化道排泄,其余大部分经肾脏排泄.血尿酸水平受尿酸生成、排泄过程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或低尿酸血症[1].高尿酸血症在西方国家较为多见,约占20%,男性及更年期后妇女更多见.近年来,我国的高尿酸血症也在增加.低尿酸血症较高尿酸血症少见,美国住院患者中发生率约0.97%,日本为0.84%.

    作者:周建辉;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于建立多元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一点思考

    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科研成果评价不仅关系到科学家个人,而且还关系到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没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的评价体系,难以清除现行成果评价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难以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黄毓文;吴少林;黄小珍;柳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广东省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探索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下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中强调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本文结合我省医疗技术开展现状及准入管理作一探索.

    作者:吴少林;黄毓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图像定量研究

    目的:通过光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方法:制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并复制小鼠MGN,分为3组:病理Ⅰ组(PⅠ组,n=10只,隔日注射10mg/mL C-BSA 0.2 mL),病理Ⅱ组(PⅡ组,n=10只,隔日注射5 mg/mL C-BSA 0 2 mL),对照组(N组,n=8只)全程用0.2 mL生理盐水作对照.对各组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并进行光镜定量研究.结果: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均显示PⅠ组具有典型的MGN病变,PⅡ组病变轻微且不典型.光镜定量研究证实PⅠ、P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Ⅰ、P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定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虎祥;张海燕;马跃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细胞瘤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杂交瘤苗H22-DC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性CTL活性.方法:利用Mettrzamide等分离小鼠脾DC,融合DC与H22细胞,磁式细胞分选器分选出H22-DC,从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DC法检测小鼠脾CTL活性.结果:(1)H22-DC虽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明显低于H22细胞,无体内致瘤性;(2)活H22-DC免疫的小鼠,其脾CTL杀伤H22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H22+DC、H22、PBS)小鼠(P<0.01).结论:DC-H22能诱导出特异性的CTL活性,可望成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张娟;张锦堃;陈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65岁)120例,分为两组:CSEA组(80例),予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EA组(40例),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高阻滞平面,麻醉用药总量、追加量,镇痛效果,肌松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MAP、HR)的影响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痛觉阻滞平面上界达T10的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1),且CSEA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EA组(P<0.01).术中镇痛优者,CSEA组100%,EA组75%(P<0.01);肌松满意度,CSEA组100%,EA组62.5%(P<0.01),EA组中有5例(12.5%)肌松质量差.EA组有10例(25%)患者因有不适感而需予以氟芬合剂,CSEA组未用止痛药,仅3例因紧张而予以力月西静注后安然入睡.麻醉用药后的30 min内,两组患者的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MAP与基础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EA组降低更显著.血压下降(P>30 mmHg)需给麻黄碱和/或多巴胺升压者,CSEA组10例,EA组19例,分别占12.5%和47.5%(P<0.01).EA组术后有27.5%(11例)患者曾发生恶心、呕吐,CSEA组为11.25%(9例)(P<0.01).结论:CSEA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有用药少,起效快,对循环系统干扰较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易浩晖;霍少冰;孔繁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多脏器功能不全(MOD5)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5例符合MOD5诊断标准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住院第3~7天分别测定TNF-α、IL-Iβ、IL-6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病死率.结果:TNF-α、IL-Ⅰβ、IL-6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14例,对照组死亡16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MOD5有显著疗效.

    作者:容永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点,分析临床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7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体征、手术探查及误诊情况.结果: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主要表现为受伤后视力差、眼压低、球结膜下出血、前房出血及眼球活动受限.受伤部位以上方为主,发病隐匿,37例中误诊、漏诊15例.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易误诊、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行手术探查、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可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作者:武犁;邢怡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提高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适时选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6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124例,手术治疗122例,治愈221例,死亡25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以及腹透或X线平片.32例病人作CT、B超,钡灌肠检查.结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邓玉军;杨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国湖北地区妇女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的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分布.方法:采用PCR及RFLP方法检测106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湖北地区汉族妇女存在以上两位点的突变,基因型分别为86/86、86/49,分布频率为96.22%和3.78%;216/216、216/128,分布频率为98.11%和1.89%.结论:湖北地区汉族健康妇女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第7、10(A)外显子基因存在突变,这为研究该基因与某些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病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肖卓妮;徐望明;杨菁;程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乳晕下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30例

    男性乳腺肥大症临床好发于青春期前后及老年期,对于明显肥大影响体型者应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经乳晕下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肥大症30例,术后随访2年,表面美观且疗效确切.

    作者:宋英华;姜涛;李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氮平、氯丙咪嗪、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和副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米氮平、氯丙咪嗪、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和副反应.方法:将9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24项HAMD得分≥24分,随机分别给予口服米氮平(A组)、氯丙咪嗪(B组)、氟西汀(C组).研究全程为4周,在治疗后的第4、7、14、28天分别评定HAMD、TESS.所得数据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Ridit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7、14、28天HAMD得分下降都非常显著(P<0.01),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患者第4天HAMD得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B组TE55得分在第4、7、l4、28天时分别显著及非常显著地高于A组与C组(P<0.05,<0.01).A组和B组患者都有抗胆碱能副反应出现,但A组远低(轻)于B组,C组主要是消化道的副反应.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有血象、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米氮平抗抑郁疗效确切,副反应小,并有抗焦虑、躯体化症状及改善睡眠的作用.

    作者:朱毅平;顾钟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癌性胸水灌注化疗的临床体会

    癌性胸水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瘤累及胸膜所引发的并发症.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出现,临床常见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是恶性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癌性胸水比较顽固.由于肺扩张受到机械性限制,致使肺容积减少,易发生肺不张和反复感染,常需反复穿刺引流及灌注化疗药物来减轻病人痛苦.我们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李金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一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酮IIA和蒸馏水(1 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PKC表达上调,丹参酮IIA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PKC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降低了心脏PKG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辉;郑智;龚丽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LVD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VDD多见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劳力性气促常见,结合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初步临床诊断,结合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上以利尿药、钙通道桔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为主.结论:只要有足够的重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LVDD预后良好.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基层医院确诊的主要手段.

    作者:卢剑华;李彩华;胡允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肾移植术后发生的恶性肿瘤2例

    目的:提高对肝、肾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器官移植术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肿瘤发生率是1.33%,2例患者手术时年龄均超过50岁,有糖尿病史,以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病情进展迅速,胰头癌患者,起病3个月死亡,Kaposi's内瘤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结合小剂量化疗,起病半年后死亡.结论:肝、肾移植术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阶段所好发的肿瘤类型及发生时间不同,多因素致病,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

    作者:陈统清;黄英伟;肖观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