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文;陈莉娟;邹丽
高血压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90%以上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或谓高血压病.而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其仅为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谓之症状性高血压.1958-1991年,国内先后进行3次高血压病普查,其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26%,平均每10年上升50%.1980、1991、1997年全国高血压病患病人数分别为5 000万、9 000万、1.1亿,目前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递增.因而此类患者行各类手术必将逐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围术期更易引起心、脑及其他器官严重并发症,并因此而致残甚至死亡.此类病人麻醉与手术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心血管本身的病变性质、程度及心功能状态,更重要的是与麻醉科与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故对高血压病患者术前恰当地评估与充分准备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徐世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概述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基因等异常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或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临床上出现血糖异常增高等一系列综合征群.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通常在儿童时期即发病,必须终身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糖尿病患者中的90%左右为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其发病非免疫介导,成人起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0岁[1],调节饮食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有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这类病人的胰岛β细胞虽然能分泌胰岛素,有些人血胰岛素水平甚至高于常人,但他们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组织仍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而出现血糖异常升高.
作者:张国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85例腹部刀刺伤病人,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74例,腹腔镜探查2例,保守治疗6例.治愈83例,死亡2例.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保守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应慎重选择.腹腔镜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杰;潘凯;陈小春;夏利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1],有关LC胆道损伤修复后远期效果的报道很少,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开展LC,现结合我院资料探讨LC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炽棠;叶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肢严重创伤的处理对策和显微技术的应用.方法:收集36例四肢严重损伤患者资料,男31例,女5例,其中上肢损伤为9例,下肢损伤为27例.结果:即刻行截肢术7例、行血管移植和吻合7例,经血管探查吻合失败再行截肢术者2例.深筋膜室切开减压术2例;二期采用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0例,带血管的骨移植2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早期应用可提高肢体的成活,并促进二期修复重建的成功.
作者:李智勇;刘云江;刘小林;易建华;常湘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阴道与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 021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阴道放置药组)和对照组(口服组)进行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3 d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个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18%和90%,不全流产率分别为6.18%和6.90%,未流产(失败)率分别为1.96%和3.82%,两组完全流产率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阴道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
作者:袁晖;古衍;冯卫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抗抑郁治疗对室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心律失常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在抗心律失常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并口服百忧解20 mg/d,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6、12周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之间比较抑郁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周(P=0.012)及12周(P<0.001)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6周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2周有差异(P=0.03),观察组治疗后6周(P<0.001)及12周(P<0.001)抑郁情况均显著改善;治疗12周后与6周后比较,对照组无差异,观察组抑郁情况进一步改善(P<0.001).(2)两组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比,抗抑郁治疗6周和12周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3)观察组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提高室性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抗心律失常效果,减少复发率.
作者:郑丽珠;林燕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结果: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41例(82.00%)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通气功能正常32例中,26例示气道反应性增高(81.25%),轻至中度占84.62%.结论:对疑诊CVA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可提高CVA的诊断率.
作者:何丽仪;张莲;罗昌寿;胡少芝;霍桂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0年6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86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胸腺瘤277例,畸胎瘤111例,神经源性肿瘤9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29例,其他肿瘤79例;纵隔肿瘤完全切除534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52例;术后死亡15例.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作者:申翼;景华;李德闽;常春林;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罗立国;钱建军;许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烟腙类衍生物TJU 103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HLA半相合供、受者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利用MTT法检测TJU 103应用前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JU 103均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HLA半相合供、受者间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50 mg/L为佳反应浓度,增殖抑制率达60%,且不影响供者淋巴细胞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P>0 05).结论:TJU 103能够特异性地与CD4+T淋巴细胞结合,阻断CD4+T淋巴细胞激活的抗原信号通路,在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同时,不影响其细胞毒作用的发挥,有望用于临床HLA半相合移植过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的免疫调节.
作者:张立成;郭坤元;陈永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脏危险事件(CRE)是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室性心律失常(VA)又是发生频繁的CRE之一[1,2].因此,如何积极预防和治疗围术期严重VA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重要措施和难题.本文就围术期VA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作者:戴建强;屠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米非司酮75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7 d;对照组14例,常规给予催产素20 U静注,每日1次,两组均辅以坤康口服液10 g口服,每日3次,观察产后12 h、24h、72 h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12 h、24 h阴道出血量与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产后72h阴道出血量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阴道出血停止者,治疗组达到了17/20(85%),而对照组仅为5/14(3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部分植入性胎盘和胎盘粘连具有安全、简便、止血效果好、不易形成胎盘残留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剑文;陈莉娟;邹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男.两天前晚饭前自诉持续性腹痛,不剧烈,不伴呕吐.翌日晚上腹痛加剧,痛至床上打滚,曾吐出蛔虫3条,排糊状血便一次,量约一碗.2003年4月17日入院.入院当天上午11时许体温上升,转入昏迷状态,由救护车接回我院治疗.
作者:姚献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科于1996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共58例,其中16例合并低钙血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顺华;张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冠心病患者人数和比例明显增多,尤其在高龄人群中比例更高.
作者:屠伟峰;戴建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9例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诊断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狭窄4例行肾盂输尿管整形术,膀胱输尿管尿反流致肾积水2例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Cohen术),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导致对侧肾积水1例和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积脓压迫膀胱颈致对侧肾积水1例行发育不良肾和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上段狭窄致肾积水1例行输尿管部分切除吻合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除一例术后仍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对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黄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慢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在处理静脉的同时,对溃疡的处理方法很多,如游离皮片植皮,皮瓣移植修复,让其术后自行愈合等.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0年5月对25例32条肢体使用抽剥得到的大隐静脉壁代替游离皮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米连;卢永明;林祖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溴甲酚绿(BCG)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白蛋白(ALB)时的偏倚,为室间评估结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白蛋白含量,共测定6 d,记录结果,应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溴甲酚绿法(X)为对比方法,对干片法(Y)进行评估.干片法(Y)和溴甲酚绿法(X)测定ALB的回归方程式为Y=0.907X-1.0473,相关系数r2=0.9654.当ALB浓度为30 g/L、40 g/L、50 g/L时,干化学法(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2.52%、11.65%和11.12%.结论:溴甲酚绿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ALB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浓度增加虽有所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两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对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
作者:姚少羽;孙艳虹;高玲;罗嘉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由于婴幼儿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发育尚未成熟,术后极易发生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围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
作者:张维青;石琴;赵晓燕;于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功能障碍一般涉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异常两个方面,绝大多数肾功能障碍同时有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异常,但程度不一.肾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迹象,但麻醉和手术导致急性功能障碍甚至肾衰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术前应根据病史、体检、尿量及一些生化检查了解病人肾功能,对疑有肾脏疾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作详细的肾功能检查,以便对其功能和机体的影响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功能.
作者:刘中华;屠伟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