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术后安置鼻胆管的临床价值

李国华;王鹏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内窥镜检查, 鼻, 胆管
摘要:目的:评估胆总管结石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其中45例术后放置ENBD,根据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发热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行EST后放置ENBD能起到减压、冲洗胆道、加强抗炎等作用,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患者男,42岁,因中上腹部疼痛4 d,2000年11月8日收入我科.患者于2000年11月4日因生气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不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曾服胃舒平、氟哌酸症状不缓解,腹痛较固定,能忍受.

    作者:丁小蓉;刘吉祥;冯丽娟;段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工腹压助产用于阴道分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腹压助产用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并有助产指征的产妇200例,分别实施人工腹压助产及产钳助产,其中人工腹压助产组100例,低位产钳助产组58例,出口产钳助产组42例,比较3组的母胎影响.结果:人工腹压助产组的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胎儿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位产钳助产组(P<0.05),与出口产钳助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组在新生儿窒息及早期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工腹压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可取代部分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助产.

    作者:朱耀魁;王晓玉;梁荣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幼儿心脏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在体外循环(CPB)下实施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术后易出现独特的并发症--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GCES).

    作者:张维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皮圈结扎术(EVL)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操作在胃镜直视下进行,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活动出血(喷血和渗血)和食管静脉曲张见血泡样斑、血痂或红色症行EVL术.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根据血压调速.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6%,近期再出血率0%,1个月后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80%.对照组止血成功率75%(P<0.05),近期再出血率22.2%(P<0.05).结论: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病人顺应性好.

    作者:谭锦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鼠外科型急性肝衰模型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一种较好的外科型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取SD大鼠,对照组切除大鼠肝左、中、尾叶及右上叶,仅保留右下叶,肝切除比例为90%.实验组切除约95%肝脏,即仅余肝尾叶的后部分.低血糖症通过给与口服20%葡萄糖及腹腔注射5%葡萄糖来纠正(当血糖<2.8 mmol/L时给与2 mL,当血糖于2.8~5.6 mmol/L时给与1 mL).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大鼠存活率为86%,实验组为23%.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LT(术后72 h,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金氏单位、2800金氏单位)及胆红素值(术后72 h,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4 μmol/L和69.1μmol/L)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经改进的95%大鼠肝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急性肝衰竭模型.

    作者:何勇;周峻;窦科峰;陈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性早熟发病情况观察

    目的:探讨当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近几年来507例性早熟患儿的临床分类、激素水平、致病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507例性早熟中,真性性早熟237例(46.7%)中特发性194例,为38.3%;假性性早熟36例(7.1%);部分性性早熟234例(46.2%);男女比例为1:17.饮食情况调查提示,对各种儿童饮料等经常食用者及各种肉类蛋白食品在饮食中所占比例较大者,部分性性早熟组明显高于真性性早熟与正常对照组.结论:男性早熟大多较易找出原发病因而明确诊断;女性早熟中,部分性性早熟与CPP早期的鉴别除需病史、体检、性腺轴激素检测和骨龄、B超等其他特殊辅助检查外,还要长时间随诊和观察;而当今各种食品是否存在性激素污染并成为致病因素应当引起关注.

    作者:郑素平;马步军;曾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针结合黄派经穴按摩配合乐力对各种骨折愈合情况的研究

    我科从1998年11月~2002年10月对各种骨折病人以电针结合黄派经穴按摩配合乐力治疗为观察组,同时以单纯电针配合磷酸氢钙为对照组,采取X线每2个疗程观察骨痂愈合等级比较和T3、T4放免功能检查,发现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依赖现象

    阿托品依赖现象是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些患者在使用阿托品治疗之后,当病情稳定后一段时间,在阿托品减量或停药时表现为多汗、面色苍白、头晕、胸闷、精神不振、打哈欠、流泪等症状,当给予小剂量阿托品后上述症状消失的现象[1].

    作者:王可宏;金励前;邵旭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20岁,因摔伤致左内外踝骨折入院治疗.当静脉滴注甘露醇100mL时,病人出现肢体麻木,面部浮肿,口唇肿胀,呼吸困难,随后意识不清,测血压为0,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作者:郑建华;邓文英;端木素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性病恐怖症25例分析

    目的:探讨性病恐怖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性病恐怖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病例,治疗3~6周后均痊愈,其中6例随访3个月至半年,未见复发.其恐惧、焦虑情绪的发生与患者初次就诊情况、文化程度、性病知识来源等密切相关.结论:性病恐怖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与适当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王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硬性扩张、输尿管镜气囊扩张及输尿管镜电切导丝内切开输尿管狭窄后,通过输尿管镜直视下行气压弹道碎石,击碎石后停留F5双J管2~3个月.结果:经治的30例病人除1例扩张不成功,其余均能通过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有2例结石被推进肾内,其余均碎石成功,成功率达93%.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林灼怡;曾青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供体特异输注诱导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免疫耐受的研究

    目的:研究供体特异输注诱导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免疫耐受.方法:建立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模型,实验组经下腔静脉输注供体小鼠脾细胞,观察小鼠移植的心脏存活天数和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移植的心脏存活时间为(15.2±4.4)d,对照组(7.8±1.3)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学改变:对照组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组织充血水肿,心肌变性、坏死、出血,病理分级为Ⅳ级.实验组可见多处炎细胞浸润病灶和心肌变性,病理分级为Ⅲ级.结论:经下腔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可诱导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胡湘明;郑祥光;曾仁海;杨周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的护肝对症治疗

    我国有众多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治疗较为混乱,滥用药物与治疗不及时严重并存.本文仅从护肝、对症治疗的角度,谈谈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杨湛;雷春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合并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诊治体会

    作者自1990~2000年间发现腹股沟疝患者合并发生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才;宋明学;赵荣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18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收治的189例住院期间出现病情恶化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颅内血肿扩大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是伤后24 h恶化的主要原因,继发性脑水肿、脑梗塞是伤后2~7 d恶化的主要原因,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伤后7~15 d恶化的主要原因.结论:颅骨骨折或CT扫描异常的GCS 13~15分患者为高危性轻型颅脑损伤,伤后24 h是轻型颅脑损伤恶化的危险时间.

    作者:刘沛刚;吴志峰;杨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片与优甲乐伍用治疗甲减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用于甲减治疗的效果.方法:37例单用一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甲减病人改用甲状腺素片与优甲乐联用,以联合用药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用药后,病人甲减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疗效较单用一种药好.结论:联合用药,综合发挥两药的优势,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收到了比单用一种药更好的替代效果,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创新性与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有现症CHB患者约2千万人,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因此,加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彭劼;侯金林;骆抗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观察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2年7月期间在本院就医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老年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组,治疗10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依贝沙坦组92.0%(46/50),卡托普利组9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贝沙坦组不良反应1例(1.9%),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18例(30.5%),停药14例(2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依贝沙坦组症状反复8例(16.0%),卡托普利组症状反复9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均有效,但依贝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复发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奕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美托洛尔组45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25 mg,每天2次.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不用美托洛尔.坚持服药,定期来诊随访,观察临床表现,监测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参数变化.结果:美托洛尔组显效率46.7%,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率28.9%,有效率6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患者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明显,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治疗6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较对照组显著.结论:美托洛尔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作者:邹德莉;王效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骨组织工程学中支架材料的现状及进展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及技术,构建、培育活组织,研制生物替代物,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功能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992年,Nakahava首先开展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为骨缺损、骨融合带来曙光.

    作者:张余;尹庆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