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患者胃上部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于东风;刘斌;高标

关键词:老年人,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2年6月收治93例70岁以上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4.2:1,平均病程4.6个月;早期诊断率2.5%;进展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梗阻感65.6%(61/93)、贫血52.6%(52/93);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54.8%,以慢支呼吸系和心血管疾病为主.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占64.5%(60/93),BorrmanⅡ~Ⅲ型77.4%(72/93).手术切除率92.5%,淋巴结转移率49.5%.肿瘤大小、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高龄胃上部癌病程长、恶性程度相对低,手术切除率高.肿瘤直径>5cm、BorrmanⅡ~Ⅳ型、肿瘤侵及浆膜及浆膜外和分化低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存疾病的发生率高.加强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和术后监护,积极并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术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大汗腺清除术对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术前洗澡,常规备皮.双侧腋下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腋外侧中点切一7 mm左右的切口,以血管钳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之间分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一空的腔隙.用特制括匙搔括皮下的大汗腺,并将搔括下的组织挤出体外,再以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的混合液冲洗腔隙,不置引流,常规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1周痊愈.结果:500例患者跟踪随访约1年,498例异味消失.结论: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能有效地清除腋部皮下大汗腺,毛囊组织及皮脂腺,组织创伤小,伤口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苗为民;王安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分泌学实验室检查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诊断的价值

    目的: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皮质醇(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对1985~1998年住本科的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术后病理证实(除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外).分析了各类患者的血ACTH、F、2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结果.结果:血ACTH水平异位ACTH综合征明显高于库欣(Cushing)病,两者时有交叉,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肾上腺性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明显低于正常值;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在正常范围上下波动.血F水平及24 h UFC水平所有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高;Cushing病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其次;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不能抑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对Cushing病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的抑制率高;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水平,仅对少部分患者的24 h UFC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少部分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水平,但对其血F及24 h UFC水平均无抑制作用.结论:认真分析血ACTH、F、24 h 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对明确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极为重要.

    作者:王爱萍;汪寅章;饶亚平;毛晓明;蒋克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的护肝对症治疗

    我国有众多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治疗较为混乱,滥用药物与治疗不及时严重并存.本文仅从护肝、对症治疗的角度,谈谈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杨湛;雷春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术切除加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治疗手段也较多,但有些病例易复发,笔者对一些反复发作病例采用手术切除并在病灶周围加高频电灼,消除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取得满意疗效,追踪2~5年无复发.

    作者:黄永朗;郑志群;郑佩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观察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2年7月期间在本院就医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老年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组,治疗10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依贝沙坦组92.0%(46/50),卡托普利组9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贝沙坦组不良反应1例(1.9%),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18例(30.5%),停药14例(2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依贝沙坦组症状反复8例(16.0%),卡托普利组症状反复9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均有效,但依贝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复发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奕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双肩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35岁.因酒后双肩疼痛1 h入院.1 h前,患者饮白酒约3两后,突然出现双肩疼痛,无胸闷、憋气,无胸痛、心慌,经休息无好转.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作者:周春艳;梁韶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而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病毒和衣原体感染比例有所上升,现已发现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因而彻底有效的治疗宫颈炎症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许飞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针结合黄派经穴按摩配合乐力对各种骨折愈合情况的研究

    我科从1998年11月~2002年10月对各种骨折病人以电针结合黄派经穴按摩配合乐力治疗为观察组,同时以单纯电针配合磷酸氢钙为对照组,采取X线每2个疗程观察骨痂愈合等级比较和T3、T4放免功能检查,发现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自1999年4月~2002年6月我科收治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有效改善和支持了临床的疗效.

    作者:余琼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合并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诊治体会

    作者自1990~2000年间发现腹股沟疝患者合并发生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才;宋明学;赵荣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18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收治的189例住院期间出现病情恶化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颅内血肿扩大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是伤后24 h恶化的主要原因,继发性脑水肿、脑梗塞是伤后2~7 d恶化的主要原因,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伤后7~15 d恶化的主要原因.结论:颅骨骨折或CT扫描异常的GCS 13~15分患者为高危性轻型颅脑损伤,伤后24 h是轻型颅脑损伤恶化的危险时间.

    作者:刘沛刚;吴志峰;杨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当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期望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高度流行区,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乙肝疫苗在新生儿的普遍应用,使我国新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大幅度减少.希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能够解决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问题.道路虽然漫长,前途却很光明.

    作者:谢冬英;姚集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脑转移为唯一表现的不明原发肿瘤21例分析

    脑转移作为不明原发肿瘤的唯一临床表现是个独特的临床事实,我院从1982年~2002年近20年间收治了21例符合条件的此类患者.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李子强;季建伟;陈世伟;张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托吡酯单药及转换单药治疗癫痫3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托吡酯单药治疗各类型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对30例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的癫痫病人使用托吡酯单药治疗.本研究包括8周的加量期,8周的稳定观察期.在加药期,成人剂量为托吡酯25 mg/d起;儿童加量期为服用托吡酯1 mg@kg-1@d-1起,直到目标剂量(成人200 mg/d,儿童4~8 mg@kg-1@d-1)或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其后为8周维持稳定观察期.结果:经16周的观察显示:总计有效率,癫痫发作减少≥50%者为27例(90%),≥75%者为24例(80%),完全控制率达56.67%.就发作类型而言,单纯性部分性发作、复杂性部分性发作癫痫及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及失神发作癫痫的发作频率显著下降,发作频率减少≥50%分别为88.89%、100%、93.75%、50.0%,副作用主要有胃纳差、体重减轻、无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结论:托吡酯是一疗效高,安全性好的广谱的抗癫痫药,不但适用于难治性癫痫的加药治疗,且也适用于各种癫痫的单药治疗.

    作者:周晓红;王丽娟;郑芷萍;詹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患者男,42岁,因中上腹部疼痛4 d,2000年11月8日收入我科.患者于2000年11月4日因生气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不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曾服胃舒平、氟哌酸症状不缓解,腹痛较固定,能忍受.

    作者:丁小蓉;刘吉祥;冯丽娟;段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技科室诊疗质量实施标准化量化管理的成效

    医技科室的诊疗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医技科室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医院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1],故医技科室诊疗质量是医疗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管理狠抓不懈的工作内容.

    作者:文其武;浦金辉;胡文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概况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血管炎症性疾病.机体任何部位的血管及任何大小的动脉和静脉均可受累.

    作者:刘新霞;周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55例分析

    目的:探讨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静脉应用心律平治疗宽QRS型心动过速55例,具体方法为心律平70 mg加入50%葡萄糖40mL缓慢静脉注射,观察20min无效,重复上述剂量1~2次.结果:55例中4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81.8%.其中预激综合征(wpw)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16例、伴心房扑动1例、伴心房颤动5例,室上速伴束支阻滞6例、伴差异传导7例,共35例,32例有效,有效率91.4%;室性心动过速(室速)20例中13例有效,有效率65.0%.结论:心律平对宽QRS型室上速和室速均有较好疗效.对宽QRS型心动过速,尤其是经心电图检查仍无法明确是室性或室上速,或无法明确是否伴有wpw者,应首选静脉应用心律平.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机制与防治

    在头颈肿瘤的放疗过程中,病人几乎全部都可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损伤.损伤由红斑逐渐发展到假膜甚至溃疡.

    作者:罗东华;洪明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压宁定复合美多心安控制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压宁定美多心安联合用药抗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副反应效果.方法:6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为3组:压宁定组、美多心安组和压宁定美多心安复合组.麻醉全部选用颈丛阻滞,观察比较3组病人在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结果:3组用药拮抗颈丛阻滞心血管副反应都有效,但联合组较另2组更能有效控制颈丛麻醉期间心血管副反应,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与单独用药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选择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副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尤其对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为有利.

    作者:邵礼华;张文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