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期望

谢冬英;姚集鲁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 慢性感染, 新生儿, 世界性, 流行区, 感染者, 应用, 道路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高度流行区,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乙肝疫苗在新生儿的普遍应用,使我国新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大幅度减少.希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能够解决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问题.道路虽然漫长,前途却很光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皮圈结扎术(EVL)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操作在胃镜直视下进行,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活动出血(喷血和渗血)和食管静脉曲张见血泡样斑、血痂或红色症行EVL术.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根据血压调速.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6%,近期再出血率0%,1个月后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80%.对照组止血成功率75%(P<0.05),近期再出血率22.2%(P<0.05).结论: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病人顺应性好.

    作者:谭锦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有现症CHB患者约2千万人,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因此,加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彭劼;侯金林;骆抗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205例27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小于0.3有角膜水肿者37眼,术后存在屈光不正者22眼,后囊混浊者12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6眼,葡萄膜炎9眼,外伤性白内障者7眼,高度近视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者16眼,伴有青光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9眼;伴有眼底疾病的患者有黄斑病变者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2眼,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者1眼,视网膜脱离者2眼;陈旧性角膜瘢痕者3眼.结论:低视力发生的原因与病例的选择,技术操作有关.

    作者:叶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视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31例

    目的:探讨治疗声带小结的新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结果:本组31例声带小结病人一次治愈30例(96.8%),有效1例(3.2%),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结合电视监视下纤维喉镜微波治疗声带小结具有疗效确切,视野清晰,手术方便,危险性小,且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廉等优点,临床上具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作者:叶国辉;翁伯岳;章伟刚;吕贤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安氟醚吸入麻醉复合乙咪脂在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因麻醉与手术共用同一气道,有相互干扰问题,要求维持足够的肺泡气体交换和检查后迅速恢复气道保护反射,因此,其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

    作者:曹灵敏;魏丕红;张春海;毕研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对403例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顺行切除236例,逆行切除21例,顺逆结合48例,胆囊大部切除8例.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396例(95.8%),延长切口17例(4.2%),损伤胆道2例(0.49%).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把关,对胆道解剖异常有充分了解,手术操作准确,良好的麻醉效果、术野显露和必要的胆道造影,均可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损伤.

    作者:施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术切除加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治疗手段也较多,但有些病例易复发,笔者对一些反复发作病例采用手术切除并在病灶周围加高频电灼,消除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取得满意疗效,追踪2~5年无复发.

    作者:黄永朗;郑志群;郑佩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生物人工肝及肝移植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近况

    我国是个乙型肝炎大国,由单独病毒感染或重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重型肝炎发病和死亡的情况十分严峻,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在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功能急剧减退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差.

    作者:王海霞;江元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在恶性血液病中发生情况.方法:对625例次恶性血液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口咽部及呼吸道为多,本文资料中该两部位的感染占42.3%和30.9%.结论: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较大,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优势菌.

    作者:王伏田;吴铭;徐肇明;张新友;姜容;张大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当前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期望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高度流行区,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乙肝疫苗在新生儿的普遍应用,使我国新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大幅度减少.希望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能够解决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问题.道路虽然漫长,前途却很光明.

    作者:谢冬英;姚集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格列卫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

    患者男,62岁,2001年5月因乏力,消瘦,面色苍白于我院就诊,检查发现,贫血貌,胸骨压痛,脾肋下5 cm,WBC 18.3×109/L,经骨髓等检查后诊断为CML慢性期.给予羟基脲(HU)2~4 g/d治疗1个月后达CR,并予干扰素300万~500万U+HU 0.5~3.0 g/d或Ara-C 15 mg,每天2次维持治疗.

    作者:蔡云;蔡力生;汪鹏程;汪明春;陈俊雄;卓家才;刘焕勋;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儿急腹症手术32例麻醉处理

    婴儿急腹症具有病情严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加强术中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英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弥漫性肺泡癌5例临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又称肺泡癌,在胚胎发生上,细支气管与肺泡是同源的.按世界卫生组织肺癌的组织型分型,属于肺腺癌的其中一种.

    作者:霍秀青;王萍;宋海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分泌学实验室检查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诊断的价值

    目的: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皮质醇(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对1985~1998年住本科的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术后病理证实(除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外).分析了各类患者的血ACTH、F、2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结果.结果:血ACTH水平异位ACTH综合征明显高于库欣(Cushing)病,两者时有交叉,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肾上腺性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明显低于正常值;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在正常范围上下波动.血F水平及24 h UFC水平所有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高;Cushing病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其次;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不能抑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对Cushing病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的抑制率高;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水平,仅对少部分患者的24 h UFC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少部分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水平,但对其血F及24 h UFC水平均无抑制作用.结论:认真分析血ACTH、F、24 h 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对明确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极为重要.

    作者:王爱萍;汪寅章;饶亚平;毛晓明;蒋克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O特殊形状钢板及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严重暴力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若处理不当,晚期易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足功能.我科近年来对部分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AO特殊形状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立;林昂如;叶淦湖;裴国献;顾立强;金明新;侯喜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硬性扩张、输尿管镜气囊扩张及输尿管镜电切导丝内切开输尿管狭窄后,通过输尿管镜直视下行气压弹道碎石,击碎石后停留F5双J管2~3个月.结果:经治的30例病人除1例扩张不成功,其余均能通过输尿管镜,碎石过程中有2例结石被推进肾内,其余均碎石成功,成功率达93%.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并结石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林灼怡;曾青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观察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2年7月期间在本院就医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老年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组,治疗10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依贝沙坦组92.0%(46/50),卡托普利组9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贝沙坦组不良反应1例(1.9%),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18例(30.5%),停药14例(2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依贝沙坦组症状反复8例(16.0%),卡托普利组症状反复9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均有效,但依贝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复发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奕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性早熟发病情况观察

    目的:探讨当前儿童性早熟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近几年来507例性早熟患儿的临床分类、激素水平、致病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507例性早熟中,真性性早熟237例(46.7%)中特发性194例,为38.3%;假性性早熟36例(7.1%);部分性性早熟234例(46.2%);男女比例为1:17.饮食情况调查提示,对各种儿童饮料等经常食用者及各种肉类蛋白食品在饮食中所占比例较大者,部分性性早熟组明显高于真性性早熟与正常对照组.结论:男性早熟大多较易找出原发病因而明确诊断;女性早熟中,部分性性早熟与CPP早期的鉴别除需病史、体检、性腺轴激素检测和骨龄、B超等其他特殊辅助检查外,还要长时间随诊和观察;而当今各种食品是否存在性激素污染并成为致病因素应当引起关注.

    作者:郑素平;马步军;曾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胃上部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2年6月收治93例70岁以上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4.2:1,平均病程4.6个月;早期诊断率2.5%;进展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梗阻感65.6%(61/93)、贫血52.6%(52/93);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54.8%,以慢支呼吸系和心血管疾病为主.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占64.5%(60/93),BorrmanⅡ~Ⅲ型77.4%(72/93).手术切除率92.5%,淋巴结转移率49.5%.肿瘤大小、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高龄胃上部癌病程长、恶性程度相对低,手术切除率高.肿瘤直径>5cm、BorrmanⅡ~Ⅳ型、肿瘤侵及浆膜及浆膜外和分化低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存疾病的发生率高.加强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和术后监护,积极并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东风;刘斌;高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而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病毒和衣原体感染比例有所上升,现已发现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因而彻底有效的治疗宫颈炎症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许飞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