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
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时间固定体位的自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称为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在不截肢的情况下,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达60%.故对挤压综合征病人早期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收治11名挤压综合征病人,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现察益气滋阴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黄芪、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等)配合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本病76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本病64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降糖和改善临床症状的功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董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由于梨状肌本身及其与坐骨神经之间位置关系存在解剖变异,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引起水肿、肥厚、变性或挛缩等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很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因主要是由于下肢扭伤或久蹲以及感受风寒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臀髋后部疼痛,并向下肢后外侧放射.一般在膝以下,很少过踝关节,走路时身体呈半屈曲位,严重时行走跛行,臀部酸胀发沉,偶尔伴有下肢外侧麻木,在尾骨尖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即梨状肌在臀表的投影区压痛,并有条索状改变.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针刀加中药外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脊柱、脊髓损伤,整体伤情严重,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是严重创伤治疗的一个难题,严重多发伤常涉及心、肺、脑、肝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回顾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治疗此类损伤22例,对有关救治与护理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脑血管病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脑梗塞作为脑血管病的一种更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日后的生活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可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严重后果,为更好的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佳活动功能,我们将2004年1月份~2005年1月份,住院的60位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瘫痪肢体护理及功能锻炼两种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根据再障的中医分型及辨证论治,笔者把跟随导师门诊时所见导师运用调补阴阳法治疗再障的感受及独特之处作一介绍,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晓晖;杨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舒血宁为银杏叶提取物,临床用于治疗脑梗塞.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使用大同市惠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是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低下,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由于喂养不当,过食甘肥之品,如冷饮、饮料、糖果、煎炸等食物,饮食不节,造成脾胃损伤.根据笔者临床体会分型如下.
作者:周锦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妇科临床中,脾虚带下较为多见,其病因病机常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运化失职,以致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反聚为湿,湿注下焦,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与脾密切相关,脾虚失运是带下主因,治多以健脾除湿为主,临床经验体会到疗效亦佳.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胸腰椎脊柱的正常序列和椎管容积,使受压脊髓得到充分减压,并提供可靠固定,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26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入院后经RF、AF系统内固定治疗,并予术后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我科对该手术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即肢体严重创伤后筋膜间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出现的早期征候群,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患肢肿胀,触痛明显,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6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26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进行详细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前路减压术的并发症很多,严重的有食管瘘,永久性四肢瘫痪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5月~2005月5月,我科共收治11例行颈前路减压的患者,术后疗效佳,无病情加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现,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士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第一线人员,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产生漠不关心,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我院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自我调控策略.
作者:姚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若骨折可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6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关节周围骨折病人,经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白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根据中西医理论对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不同认识,探讨甲减从虚从瘀论治的规律.方法:依据甲减的临床表现,从中医学角度将甲减分为气虚血瘀型、阳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方药,以弥补西医替代治疗之不足.结果:在西医替代治疗的同时,运用上述方法分型论治甲减,使甲减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单一替代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甲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明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截肢多为突发事件.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通过安装假肢和康复训练来改进肢体功能.截肢的康复是指从截肢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和永久假肢的安装和使用到重返社会的过程,我院通过2003年5月到2004年12月9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从对肺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则、中医药物以及具体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认识,阐述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了气阴亏虚贯穿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是肺癌中医药治疗之本的学术思想.
作者:吴林生;陈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抗菌中草药大多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功效.常用抗菌中草药及其作用如下.
作者:宋铁兵;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疼痛一症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临床常见,无论外因、内因,疼痛一般皆为首发症状.由于各疼痛病因不同,位置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别.本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痛证的治疗以专病专药兼以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具体总结如下.
作者:江汉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截肢病人因病情而采取手术治疗,因病情长期折磨及外伤造成的病理性骨折,虽不属于突发事件但截肢后,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尤其是躯体活动功能障碍时,心理压力大,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甚至绝望的心理反应,护士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围手术期而采取的护理措施,促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告之术前、术后及功能锻炼事宜,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白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