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虹;王树水
颅颌面部血管丰富,骨组织结构复杂又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开口所在,外伤后不仅损伤范围广和伤情较复杂,严重者常同时伴有脑损伤、全身多处伤、休克及低氧血症等.目前研究证实伤后发生低氧血症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1].因此探讨急性颅颌面损伤后低氧血症护理对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兵;李燕;黎顺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并发面部窦道的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5例误诊为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和全身检查,探查窦道,摄X线片,确诊为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引起的面部窦道.治疗为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清除病灶,严密缝合伤口.结论: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并发面部窦道易误诊鼻部疾患,应细心询问病史和检查.
作者:陈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盆腔因素以及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93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88例,检查阳性率为97.41%.其中慢性盆腔炎共95例,占49.22%,子宫内膜异住症共60例,占31.09%.其中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占52.85%.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的病因构成无差别(P>0.05).继发不孕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曾行过人工流产术.经腹腔镜治疗后,总的妊娠率为56.96%,不孕年限≤2年与不孕年限>2年者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于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闫彩平;祝育德;杨雪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h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包括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侵蚀性葡萄胎(inrasive hydatidiform mole,IHM)、绒癌(choriocarcinoma,CCA)和一类少见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作者:冯苗;王自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心脏外科手术后确诊合并乳糜胸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 055例心脏外科手术中,术后合并乳糜胸43例(0.43%),经保守治疗痊愈38例,再次手术治愈5例.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乳糜胸对患者术后康复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一经确诊采取适当的内科或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减少手术中操作损伤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晓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椎管内肠原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收治的16例椎管内肠原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16名患者中,5例是女性,11例是男性,年龄25~52岁;症状多以疼痛、感觉障碍为初表现,病变常见于胸腰椎的硬膜内脊髓外、脊髓腹侧,手术全切12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病例的追踪期平均7.5年,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椎管内肠原性囊肿是良性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MRI在体现囊肿的复杂的解剖关系和相关病变有重要帮助,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良好.
作者:许燕凯;杨应明;郑少钦;赖润龙;蔡楚伟;陈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龋病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影响.方法:2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有无龋病分为A(伴有龋病)、B(无龋病)两组,比较两组肾损害的发生率;并观察龋病干预与否对肾损害恢复病程的影响.结果: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1.4%,与B组(44.7)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x2=7.79,P<0.01).在伴有龋病的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儿中,龋病干预组(9例)在处理龋齿4周后有77.8%的患儿其肾损害完全修复,而非干预组(16例)同期仅有18.8%的患儿其肾损害得到恢复,两者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x2=8.40,P<0.01).结论:龋病的存在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及时处理龋齿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作者:赖冬波;何丽雅;张文英;佟莉贞;郑可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经验.方法:122例慢性心房扑动患者首先采用地高辛或胺碘酮或地高辛联合胺碘酮或心律平治疗,无效者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治疗转律,或以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转律后应用胺碘酮口服维持,部分病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后122例的心室率较治疗前降低,30例转为窦性心律.44例中行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21例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其中63例转为窦性心律,应用胺碘酮可维持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的29例全部成功消融房内折返通道.结论:药物治疗可以减慢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食管心房超速起搏及同步直流电击复律能够终止慢性心房扑动发作,射频消融是根治心房扑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虹;王树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为主,占51.5%,但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39.4%,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除万古霉素外,氯霉素、利福平对MRSA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利福平时MRSCN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百炎净、氯霉素、环丙沙星对MSSCN的耐药率4年间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魏衍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妇女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降低妊高征患者母子的危险,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分析仪对80例患妊高征的孕妇与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血液标本进行了26项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总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Ca)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尿素氮(BUN)、肌酐(Crea)、氯(Cl)、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镁(Mg)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钾(K)、钠(Na)、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妊高征组比正常妊娠组升高(P=0.04);尿酸(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酞酶(GGT)、磷(P)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要严密监视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适时纠正各器官的功能障碍,积极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邱先桃;丘媛媛;何家俊;王洁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广泛的绷带是交叉十字绷带,如腮腺嚼肌区、颌下区、下颌骨手术及颌骨骨折等经常采用.该绷带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对一些病例采用自制简易颅颌弹性绷带进行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稳静;王石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儿男,19个月.患儿腹泻、发热、恶心、有原因不明哭闹,左上腹进行性膨大1个月,曾按肠炎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9.4℃,全身情况差,贫血貌,唇绀、四肢发凉,左上腹饱满,腹式呼吸消失.
作者:殷瑞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宫颈妊娠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9例,均行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飞芳;李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1例该类患儿行心电图(ECG)检查,其中5例行食道电生理、4例行三维电磁系统心内电生理检查.11例首先应用药物治疗,其中5例予食道心房刺激、4例予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5例患儿通过ECG诊断,ECG与食道电生理、药物治疗后反应结合能够确诊其他病例.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扑、房速的发生与手术切口有关.药物治疗2例恢复窦性心律,食道心房刺激可终止房扑、房速发作.4例射频消融均成功.结论:ECG结合食道电生理及药物治疗后反应有助于诊断,心内电生理检查能够明确部分病例病因,食道心房刺激及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持续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树水;李渝芬;曾少颖;石继军;区曦;谢育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结肠镜检查ASA Ⅰ~Ⅲ级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清醒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以丙泊酚、芬太尼维持检查期间的镇痛镇静,B组不用药物.记录完成检查所需时间、术中肢动次数、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检查前、肠镜进入100cm、检查结束时的血压、心率.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短、术中肢动少、患者满意度高(P<0.05),同时血压、心率更平稳(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梁根强;乔瑞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雪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减少致残率.方法:总结1996年5月~2001年8月我院获得随访的58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其中髋臼前壁骨折11例,前柱骨折7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18例,其他复杂骨折12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骨股骨入路及联合入路.其中43例采用髋臼重建钢板和松质骨螺钉,11例单纯用松质骨螺钉,4例年轻患者用一种可吸收性聚乙胶酯(SR-PGA)螺钉固定.28例进行了自体髂骨移植.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根据Matta评分,优29例,良20例,一般5例,差2例,异位骨化8例,3例发生表浅感染,1例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结论:对于有移位髋臼骨折术前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综合处理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世清;卫爱林;陶海鹰;彭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妇女较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1年10年间收治的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盛薇;冯玉梅;张国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消除麻醉苏醒期的兴奋躁动症状.方法:对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出现兴奋躁动症状的13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持续小剂量静脉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治疗.结果:全组异丙酚的平均输注速率为16.72μg@kg-1@min-1,输注时间短为1 h 25 min,长者达7 h 20min.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稳定,能够方便地调整到理想的镇静水平.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治疗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状,并具有镇静水平容易控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应冠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行肝移植16例,经典式11例,背驮式4例,活体肝移植1例.均进行B超检查.依B超结果帮助决定手术方式.结果:B超准确测出肝上下腔静脉长度,帮助决定肝内还是肝外断离肝上下腔静脉;准确测出癌肿与下腔静脉距离,决定是否行背驮式肝移植;勾画出活体肝移植中供体肝切除线,使切除右半肝包含右肝静脉及中肝静脉右侧支.结论:B超在各种肝移植术中应用重点各不相同.有针对性的应用B超,有助于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顺利完成.
作者:计勇;甄作均;苏树英;许卓明;陈焕伟;王军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