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淋巴瘤9例

李志安;王文强;王华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临床资料, 住院病人, 治疗分析, 病理类型, 诊断, 年龄, 病例
摘要:我院于1991年12月~2002年9月共收治甲状腺恶性淋巴瘤9例,资料完整,本文就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本院住院病人,男2例,女7例,年龄22~62岁,平均44.3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治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作者:徐雪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鉴定真菌菌株,对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COPD、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为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者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困难,抗真菌药使用不当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疑诊患者应早期行侵袭性下呼吸道分泌物检测及大规模的真菌临床药敏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切实降低老年患者真菌性肺炎的病死率.

    作者:辜金莲;陈劲龙;刘朝晖;杨银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乳管内乳头状瘤122例临床分析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妇女较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1年10年间收治的12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盛薇;冯玉梅;张国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并发面部窦道5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并发面部窦道的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5例误诊为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和全身检查,探查窦道,摄X线片,确诊为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引起的面部窦道.治疗为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清除病灶,严密缝合伤口.结论:上颌尖牙根尖周病并发面部窦道易误诊鼻部疾患,应细心询问病史和检查.

    作者:陈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临床检出葡萄球菌耐药谱4年的变迁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为主,占51.5%,但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39.4%,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除万古霉素外,氯霉素、利福平对MRSA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利福平时MRSCN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百炎净、氯霉素、环丙沙星对MSSCN的耐药率4年间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魏衍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对193例女性不孕患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盆腔因素以及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93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88例,检查阳性率为97.41%.其中慢性盆腔炎共95例,占49.22%,子宫内膜异住症共60例,占31.09%.其中输卵管病变是不孕的主要原因,占52.85%.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的病因构成无差别(P>0.05).继发不孕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曾行过人工流产术.经腹腔镜治疗后,总的妊娠率为56.96%,不孕年限≤2年与不孕年限>2年者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于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闫彩平;祝育德;杨雪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的剖腹探查宫外孕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开始至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腹胀发生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美观,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刘增佑;孟军;吴文清;俞艇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的体会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子宫肌壁间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对12例较大的子宫肌壁间肌瘤,于腹腔镜下剔除,经腹壁小切口缝合子宫切口,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均不需中转开腹(大切口),手术时间为90~130 min,术中出血量为30~80 mL,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既能达到开腹手术缝合子宫的质量标准,避免了腹腔镜下缝合子宫的操作困难、术中出血多、缝合不严密而造成术后出血、子宫裂开等弊端,又保留了腹腔镜下手术的所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张秀枝;臧新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随访19例,失访2例,随访率90.4%.存活14例,死亡5例.死亡5例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4例,首发癌年龄均小于50岁,其中3例小于40岁.5年内死亡者2例均为Ⅲ期病例.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与首发癌年龄、病期及第二癌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作者:熊秋云;谢春伟;雷秋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颅颌面损伤后低氧血症的护理

    颅颌面部血管丰富,骨组织结构复杂又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开口所在,外伤后不仅损伤范围广和伤情较复杂,严重者常同时伴有脑损伤、全身多处伤、休克及低氧血症等.目前研究证实伤后发生低氧血症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1].因此探讨急性颅颌面损伤后低氧血症护理对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兵;李燕;黎顺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幼儿脾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

    患儿男,19个月.患儿腹泻、发热、恶心、有原因不明哭闹,左上腹进行性膨大1个月,曾按肠炎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9.4℃,全身情况差,贫血貌,唇绀、四肢发凉,左上腹饱满,腹式呼吸消失.

    作者:殷瑞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孕妇Rh血型阴性7例临床分析

    Rh阴性的人群较少,占我国汉族人群中0.5%以下,但Rh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儿或胎儿免疫性溶血、贫血,造成新生儿溶血病或胎儿死亡[1].本文收集我院自1993年以来7例Rh血型阴性的孕妇病例进行分析,了解Rh血型阴性孕妇中新生儿的愈后及其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畸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全世界人口中约有1%的BA患者,每年用于医疗及福利的费用达六亿五千万美元[1],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RA的治疗策略已经从单纯缓解症状过渡到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程.

    作者:谢其冰;李智;刘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了1980~2002年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有关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完整切除22例,合并脏器切除15例、血管切除2例,其它2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复发8例,其余效果满意.结论:术前明确腹膜后肿瘤的位置及大血管和重要器官的受累程度以及手术中的具体策略对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赵强;林彬;伍宏章;黄智明;黄俊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9例保守治疗分析

    宫颈妊娠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9例,均行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飞芳;李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哮喘的临床诊治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多表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7/11,63.6%).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对于大部分过敏性紫癜和哮喘的症状控制均不理想;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有效缓解喘息发作,吸入皮质激素能较好控制哮喘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临床特殊性,应及早诊断,合理治疗.

    作者:罗爱武;马恒颢;程丽娟;王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和处理体会

    食管癌癌肿切除后无论是食管胃还是食管肠吻合,常因吻合口瘢痕收缩等而导致吻合口狭窄,给患者带来痛苦.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在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肠)吻合术中,应用改良胃壁切口和增大食管吻合口径预防吻合口狭窄,对吻合口已狭窄者应用阶梯式气囊扩张法扩张,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缪军;韩继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心脑血管血栓防治技术》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认识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以胃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消化不良的综合症状.1999年罗马Ⅱ标准[1]的核心定义为:无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的、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出现的上腹正中疼痛或不适.临床上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上腹胀闷感为主要表现,常餐后加重、伴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

    作者:杨思为;刘红婴;詹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胆肠Roux-Y吻合术后复发45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胆肠Roux-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45例胆肠Roux-Y吻合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肠吻合口相对狭窄、肝内胆管狭窄合并肝内残余结石、胆总管残留或再生结石、初次手术吻合方式不当和胆(肝)管癌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行胆肠R0ux-Y吻合术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并仔细操作,减少医源性因素所造成的术后复发.

    作者:程仁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