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东;钱玉芹;刘颖;徐鹏;潘集阳
目的:探讨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8月开始于中医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选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我院所收共56例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28例.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所收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所收患者为探究组.对照组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前,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护理后,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探究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予剖宫产产妇行整体护理,对其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行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时限为2017.04~2018.06,选产科需剖宫产产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49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HAMA、HAMD水平相近,无可比性(>0.05);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产妇下降水平更显著,较对照组低(<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小于对照组16.3%,差异显著(<0.05).结论:予剖宫产产妇行整体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67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患者中的35例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2例纳入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同时,比较临床疗效和预后指标康复时间指标,监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前患者的PaO2、PaCO2、FEV1%、FEV1/FVC水平比较均无差异(>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均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PaCO2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无差异(>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能明显提升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康复时间短.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重视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对ICU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施以常规护理(对照组,n=25)与施以护理干预(观察组,n=25)ICU综合征发生率、焦虑与谵妄值、满意度评分、入住ICU时间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率为16%,低于对照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谵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即护理服务、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延伸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0.05).结论:重视针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可发挥防范ICU综合征作用,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护理质量,缩短病程.
作者:翟春艳;佟羽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优质护理给结肠镜检查效率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08例患者,以随机法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人性化优质护理,为两组比较检查成功率和检查时间.结果:研究组在结肠镜的检查成功率上高于对照组,在检查时间上则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为结肠镜检查患者于围检查期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有助于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其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赵红彦;王勇;张彧;陶秀梅;张中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内科住院治疗患者,将其按照是否接受品管圈活动分为两组,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和信息,并且详细分析影响患者服用依从性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6.67%),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效果值得临床肯定.
作者:邓新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不同波长调Q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颧部褐青色痣患者中挑选出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30例,随机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以532 nm波长调Q激光治疗,分析组以1064 nm波长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疼痛程度,色素沉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以1064 nm波长调Q激光治疗的分析组在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疼痛程度,色素沉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分析后结局展示为<0.05,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颧部褐青色痣患者的治疗中,不同波长调Q激光照射的效果也不相同,1064 nm波长下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532 nm波长调Q激光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加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诊113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研究组给予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循经针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CNDS和CS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NDS和CSI评分比较有差异(>0.05);治疗后,研究组CNDS和CS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给予循经针灸同步运动锻炼治疗比单独循经针灸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方法:2017年9月-2018年7月,取在本院10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学生为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常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则应用内分泌护理临床带教的方式,分析研究两组学生知识吸收状况和相关的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知识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内分泌护理临床带教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读教学的认同感,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阑尾炎检查.对比手术病理结果与急性阑尾炎检查结果的差异,同时总结急性阑尾炎征象.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数据相当,数据差异不显著,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有效性突出,能够有效的判断阑尾周边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215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结果:215例患者术后感染患者为95例,未感染患者为120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是否置管、置管时间、术后第一次换药时间、是否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种类以及是否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等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齐学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应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创面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烧伤患者并分为2组,为对比组(n=36)患者实施无菌纱布以及无菌凡士林敷料加压包扎,取适量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均匀涂抹于研究组(n=36)患者创面.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比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89%,研究组总发生率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比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7.42±4.59)d,研究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1.38±4.34)d,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烧伤患者应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霍鹏;程银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在小儿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应用中,悬吊牵引技术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肠闭锁或肠狭窄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儿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常规治疗,分析组患儿则在上述手术基础上同时接受悬吊牵引技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的患儿而言,悬吊牵引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洪涛;陈鹏;尹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产科54例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患者挑选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7例,按照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护理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VA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可临床推广.
作者:余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隆鼻患者实施鼻中隔软骨鼻尖塑形联合自体真皮组织隆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于我院隆鼻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耳廓软骨鼻尖塑形联合自体真皮组织隆鼻,实验组行鼻中隔软骨鼻尖塑形联合自体真皮组织隆鼻,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肿胀及疼痛感、外观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1d肿胀及疼痛感无差异(>0.05),手术3d、7d实验组胀及疼痛感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愈合时长、消肿时长较短,实验组鼻尖高度、鼻背与鼻小柱夹角、后旋角、鼻尖点、鼻尖宽度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呈现显著差异性(<0.05).结论:隆鼻患者采用鼻中隔软骨鼻尖塑形联合自体真皮组织方式予以手术,其手术时间较短,且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患者对隆鼻手术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梁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食管癌患者,行CT检查,获取CT灌注参数值.结果:不同肿瘤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病变部位与BV、BF、MTT、PS值无统计学意义(>0.05);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PS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价值.
作者:李俊萍;陈绍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给予血清HE4、CA125检测,研究组患者给予MRI联合血清HE4、CA125检测,并分析两组检查敏感度、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与单纯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采用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诊断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马立芳;张华;李强;冯超;李晓敏;卢方明;王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同时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组采取抗心衰方案+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方案,经4个疗程治疗后组间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和BNP、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同时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显著改善其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故临床可以将此药作为抗心衰治疗的辅助用药.
作者:宋国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面部年轻化美容手术中自体脂肪填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6例面部老化拟行面部年轻化手术的自然人为研究样本,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参照组采取全面部线雕提升术,治疗组采取全面部线雕提升术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术,观察对比两组美容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美容优良率高于参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0.05.结论:在全面部线雕提升术基础上采取自体脂肪填充可提高面部年轻化手术美容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薛美思;张强;梁发贵;敬梁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护理带教体会.方法:本次实验的开展基础数据选择2014年9月-2018年7月进入至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学生64例,按照学生自身意愿以及学校安排将参与实验学生分为均数相同的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2例,其中对照组n=3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n=32则应用多模式融合护理带教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整体的学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经过测试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分均对比对照组更高,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整体满意率更高,<0.05.结论: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过程中,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可将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进行提升,并保证学生的学习满意率,整体效果良好.
作者:洪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