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非典型声像图18例分析

戴常平;葛群;李秋明

关键词: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产前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的临床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3月~2001年3月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异位妊娠超声误诊(假阴性或假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非典型声像图表现.结果:18例中,假阴性8例,占44.4%;假阳性10例,占55.6%.结论:典型声像图的异位妊娠不难诊断,但某些非典型的声像图表现,易引起诊断误差(假阴性或假阳性),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色多谱勒仔细鉴别.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鲁米那预防小儿复发性热厥44例

    小儿发热惊厥的发病率为3%~5%,约1/3患儿复发.我院于1996年8月至2000年5月用口服鲁米那预防小儿复发性热厥,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贾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脑幕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复位中的应用

    我院1999年3月~2002年2月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直视下脑疝复位,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改善了病人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明;王同纶;吴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如何防止微波治疗探头与组织粘连

    治疗鼻出血的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微波热凝,硝酸银、铬酸或三氯醋酸灼烧等.利用微波治疗仪治疗鼻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微波治疗探头与鼻黏膜易发生粘连,此时取下探头,经处理而闭合的血管又被撕破,致使治疗失败而又需重复治疗.为防止粘连的发生,经反复试验和临床观察,我们在探头与黏膜间隔置一湿润的小薄棉片,可很好地起到防止粘连的作用.自2001年3月~2002年4月作者用此方法共治疗鼻出血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厚恩;林勇生;白宗禧;易贵荣;陈昌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在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影响到Th1和Th2的分化,调控比例失衡的结果[1],而Th1和Th2是CD+4 T细胞的两种辅助性T细胞亚群.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旨在揭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免疫机制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小燕;钟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一种改良的静脉穿刺手法

    静脉穿刺技术是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环节,成功的穿刺可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摸索并熟练掌握了一种稳、准、快的静脉穿刺手法,并在我科乃至我院护理人员中推广,取得较好效果.经临床观察,采用改进的穿刺手法比采用传统手法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提高约20%,且在同一穿刺部位成功后引起漏针率下降约10%.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刘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骨瓣开颅救治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中形成脑疝或有脑疝发展趋势的病人68例,采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结果:良好31例,占45.6%;中残11例,占16.2%;重残7例,占10.3%;植物生存2例,占2.9%;死亡17例,占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颅内多发血肿(幕上)、有脑疝趋势或已形成脑疝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疗效.

    作者:黄建斌;谢贤生;杨建雄;刘胜初;肖新才;叶志其;廖驭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瘢痕子宫利凡诺引产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瘢痕子宫利凡诺引产的安全性.方法:对102例瘢痕子宫利凡诺引产与100例非瘢痕子宫利凡诺引产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的引产成功率为95.1%,引产平均时间为(43.01±1.23)h,产后出血量为(139±40.50)ml,胎盘残留发生率5.9%,软产道裂伤率1.9%,产后出血发生率0.9%,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利凡诺引产具有相当安全性.

    作者:陈露诗;朱锦桃;刘霓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抢救体会

    我院近三年来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除常规的洗胃、阿托品静脉注射、复能剂应用外,提出以预防为主,加强护理,并预见性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润钿;李旷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1例

    患者男,55岁,因持续上腹隐痛、纳差、消瘦半月于2000年5月8日入院,无发热、眼黄,无呕血、排黑便,否认肝炎和华枝睾吸虫病史.

    作者:黎小明;黄擎雄;吴志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手部热压伤59例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9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96.0%;早期大张中厚皮片和移植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分别为81.2%和8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57.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彭文要;陈早庆;余继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红绸布早期贴补辅助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我科自1990~2001年应用红绸布早期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29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桂训海;宋美荣;徐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肠同时异时多发癌1例

    患者女,59岁,因粘液血便8 d余入院,既往于1985年行乙状结肠癌手术.

    作者:马建青;李明信;王少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74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

    目的:探讨分析 70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 74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整个围手术期手术指征的掌握,术前合并症的治疗、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使用抗生素,术后行支纤镜吸痰,术后个体化地提早拔除胃管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发生肺部感染16例(21.6%)中治愈15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亡1例.行气管切开1例.无术中死亡.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均应有特殊了解及处理个体化,且应以防治肺部感染为整个围手术期之重点工作,需于围手术早期开始着手,综合多手段,加之个体化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业;陈树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电视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165例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行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165例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5例异位妊娠经腹腔镜确诊,并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99.37%,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电视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手术效果好,痛苦少,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是异位妊娠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萧丽娟;黄素然;侯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大鼠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白藜芦醇苷(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比值(R/L+S),微量滴定法、免疫生化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和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单纯低氧组比较,应用PD 21 d后,mPAP从(4.13±0.44) kPa降至(3.48±0.38) kPa (P<0.01),R/L+S由0.36±0.05降至0.31±0.03 (P<0.01);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TXB2和6-k-PGF1α含量、MDA浓度及SOD活性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与抑制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和降低自由基的毒性等作用有关.

    作者:陈莉延;梁标;金勋杰;彭勃;温梦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泰索帝合用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泰索帝(taxotere)合用卡铂(carboplatin)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2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泰索帝和卡铂治疗.Taxotere使用剂量为 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carboplatin使用剂量为AUC= 5 mg*ml-1*min-1、或350 mg/m2, 第1天静脉推注;carboplatin使用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7.5 mg/次,每天2次,连服 5 d.21 d 为一疗程,且于每两个疗程后作评价,如初步评价为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则于4周后再次评价确认.结果:可评价疗效的31例患者中,1例获CR,获PR 的有12例,稳定13例,疾病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2%,95%可信区间为25%~61%,临床获益率为84%.毒性反应主要有血液学毒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腹痛、腹泻、发热、脱发、皮疹等,重度毒性反应达26%,除恶心呕吐外未见其它3度、4度的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泰索帝合用卡铂治疗中晚期NSCLC具有近期疗效好,毒性反应轻,耐受好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翁毅敏;吴一龙;谷力加;冯卫能;程超;钟文昭;黄邵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塞致心跳骤停7 min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性,54岁.于2002年3月1日19:05晚饭后突然晕厥,当即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立即在家行短暂胸外心脏按压送本院急诊.

    作者:梁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输注洗涤红细胞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及副作用.方法:取162例已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为实验组,取早期158例同种疾病输全血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输注后的RBC、Hb值及副作用.结果:洗涤红细胞输注效果等同于同量全血输注效果,但副作用大大减少.结论:洗涤红细胞的输注在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疗效好,减少输血反应,节省血源.

    作者:刘硕;柳国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43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1987年5月~1997年5月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占55.8%).术前确诊率胃十二指肠镜为86.8%,上消化道钡餐为79.5%,CT为46.7%,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为41.5%,B超为29.0%.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占44.2%.28例行根治性手术,10例行姑息性手术,5例仅行剖腹探查活检术.所有病例5年生存率为27%,平均存活18个月.手术切除组和非切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和0,平均存活62个月和7个月(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主要检查方法.提高生存率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肖洪波;曹杰;梁柳森;朱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努力提高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

    严重心律失常的定义为持续性的潜在恶性或恶性心律失常,常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后果(如休克、心衰)或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吴书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