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F-κB控制内皮细胞ET-1转录的相关研究

李东霞;潘志红

关键词:控制, 内皮细胞, 转录,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收缩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白细胞介素, 细胞分裂, 生物学, 多因子, 氨基酸, 组成, 循环, 血栓, 显示, 损伤, 前体, 浓度
摘要:内皮素-1(ET-1)是由21-氨基酸组成的肽,是迄今所知的有效的血管收缩因子之一,亦是促细胞分裂剂.内皮细胞释放ET-1受诸多因子的刺激,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血栓、血管紧张素Ⅱ、氧基因.内皮细胞中ET-1信使RNA(mRNA)被表达,ET-1首先被转录成前体分子的形式,即前内皮素原和内皮素原,之后通过内皮-隐蔽酶加工成生物学上有活性的ET-1.循环中ET-1的有效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的研究已显示,不仅仅是动脉局部ET-1浓度的增加,并且ET-1 mRN A的增加亦控制着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TGF-β1和TIMP-1G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腺嘌呤加沙丁鱼造模,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小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大剂量威草胶囊治疗组、别嘌呤醇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以上述药物灌胃 ,在实验第4周,活杀所有大鼠,取肾组织,做肾脏病理组织检查,用点计数法计算肾小管的萎缩率,炎症细胞浸润面积,间质纤维化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 -β1和TIMP-1(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空白组和各治疗组TGF-β1、TIMP-1阳性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相比, 治疗组肾小管的萎缩率、炎症细胞浸润面积、间质纤维化率明显减轻(P<0.01);TGF -β1、TIMP-1阳性表达下降(P<0.01).结论:威草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泌;通过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减少尿酸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黄天伦;夏明珠;任开明;吴凡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闭合复位23例,切开复位9例.结果:随访半年以上2 3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李贤让;陈鸿辉;陈瑞光;刘向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巯甲丙脯酸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疗效评价

    本文观察巯甲丙脯酸(capt)在3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银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丘脑小量出血的临床特点

    自CT应用以来,有关丘脑出血的文章报道不少 ,但报道小量丘脑出血Ia级,出血量<10 ml[1]的文章少见,现将华西医科大学近 10年来资料比较完整的14例丘脑小量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胡英;张波;周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前臂缺血坏死的运动疗法

    前臂缺血性坏死患者,由于肌肉纤维化及收缩,腕和手呈屈曲畸形,影响手功能,治疗困难.本组5例采用运动疗法并合理应用支具,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淑芳;王凤英;谢薇;吴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Switch术27例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术(Switch)的麻醉处理.方法:27例患儿年龄9 h~6岁,体重2.4~15 kg,行Switch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84~200 min,体外循环时间170 ~6 00 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术中死亡4例,术后渗血8例,肺部感染6例,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 平稳的复合麻醉,术中早期纠正凝血功能,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利于Switch术成功.

    作者:宋兴荣;梁杰贤;陈秉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颏颈胸粘连邻位长轴皮瓣修复的应用

    目的:探讨颏颈胸瘢痕挛缩应用邻位长轴皮瓣进行修复创面,使颈颏部的外观和功能更符合生理要求,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方法:以颈阔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或颈横动静脉等为血供的超比例皮瓣,修复由于颏颈胸瘢痕粘连松解切除后遗留的大面积创面.结果:12例完全成活,功能和外形理想.结论:由于颈肩部血供的交叉性及丰富吻合侧支血管存在,尤以颈部浅层肌肉的血供特别丰富,且颈部血管近心位置较近,压力较大,血供可靠.采用带知名血管的轴形皮瓣延长或带浅层肌的皮瓣,甚至带深筋膜或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超过正常皮瓣比例2.3倍均能有效成活,修复颏颈部的缺损十分可靠.

    作者:邓永高;周强;陈伟明;莫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扩增bFGF的条件优化及其真核载体构建

    目的:优化采用PCR技术从PBR322-bFGF质粒扩增bFGF 基因片段的条件并构bFG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在不同的模板量、Mg2+浓度、退火温度下经PCR扩增bFGF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载体和PCR产物经EcoRI和HindⅢ酶切、纯化,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1)得到三个佳参数为:模板量为2 μl(50.4 μg/ml);Mg2+浓度为2.0 mmol/L;退火温度为55℃.(2)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经PCR反应得到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丁焕文;张丽君;张宏斌;郭勇;王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婴幼儿肠套叠19例误诊分析

    婴幼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亦是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对于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相当部份病例在小儿内科门诊首诊,因此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在1994年1月~2001年8月诊治婴幼儿肠套叠67例中误诊1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刘再谦;黎洁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硫化氢急性中毒急救体会

    2001年9月29日,5位清洁工人相继进入较密闭的油脂化学废物地下室做清理工作,该室事前未作任何通风处理,5名工人相继昏迷,经我院急诊科急救处理,成功4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志刚;罗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脏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透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59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分别对其尿素氮(BUN)和肌酐(Cr)作分析.结果:BUN及Cr的变化和患者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中毒程度越深,BUN及Cr升高越多,反之越少.结论:急救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变化作出及时监测,尽可能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心、肺及肝功能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对病理的转归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超液化碘油及常规化疗药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23例)及经皮下带囊导管(17 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0例复发性肝癌.平均治疗2.3次.结果:1,2,3年生存率(直接法)分别为78.4%,45.7%,24.2%.与同期行肿瘤切除及其它治疗病例相比,生存率低于肿瘤切除病例,高于其它治疗病例(经Gehan比分检验,u=3.77及4.19,P<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不能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作者: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裴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18例

    目的:探讨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透析机对18例难治性肝性胸水患者的胸水进行超滤浓缩,置-18℃环境中冷冻2~3 d,37℃温育溶解后静脉回输.结果: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后,胸水量减少至微量或消失,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消失,症状被控制时间持续一周以上,有4例持续5个月以上未复发,有1例保持28个月无症状.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分别为(46.6±8.7) g/L和 (5 4.8±6.5) g/L,白/球比值为0.99±0.17和1.23±0.14;动脉血氧分压为(7.06±1 .38) kPa和(8.75±1.23) kPa;血清钠为(123±13) mmol/L和(132±15) mmol/L,氯(98 ± 8) mmol/L和(103±9) mmol/L,以上各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 .05,P<0.001),副作用少.结论:冷冻浓缩胸水静脉回输能有效地使难治性肝性胸水消退,疗效持久,能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升高氧分压,疗效确切.

    作者:江水清;项桂菊;李玉芝;宋辉;胡孝彬;曲学玲;薛爱玲;钱於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念珠菌分型及药敏实验

    目的: 检测STD病人念珠菌细菌型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分型及药敏实验.结果:948份标本经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出念珠菌4 80例(50.6%),其中,白色念珠菌365例(38.5%),热带念珠菌47例(5.0%),克柔氏念珠菌30例(3.2%),光滑念珠菌14例(1.5%),混合感染念珠菌24例(2.5%).不同型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制霉菌素、酮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1)白色念珠菌:9 5.6%、92.6%、93.4%.(2)热带念珠菌:53.2%、93.6%、42.6%.(3)克柔氏念珠菌:2 1.0%、93.3%、83.3%.(4)光滑念珠菌:50.0%、92.9%、57.1%.(5)混合感染念珠菌 :45.8%、91.7%、62.5%.结论: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可用于快速鉴定念珠菌的细菌型;不同型念珠菌的药敏谱存在差异.

    作者:温炬;张智;张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56例分析

    羊水栓塞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而死亡率极高,母体死亡率高达85%,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1997~2001年因羊水栓塞死亡的56例孕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雪芳;田丰莲;王颀;穆荔;何少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爱维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我们于1999年11月~2002年2月对7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维治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培毅;黄翠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132例

    肺心病患者常合并有心律失常.我们对132例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心律失常与年龄、病程,右心房、心室肥大,心功能等因素的关系.

    作者:薛越;靳朝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纳络酮抢救急性海络因中毒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纳络酮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临床应用价值, 包括症状缓解和催醒情况,解决呼吸抑制情况.方法:分析总结纳络酮为主抢救43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其症状缓解与催醒情况,呼吸恢复情况及成功率.结果:43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经纳络酮为主抢救后,41例成功,治愈率达95%.结论:纳络酮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 ,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简单易行,一般无副作用,可作为急性海洛因中毒常规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刘杰;蔡海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导管国产镍钛记忆金属堵闭器关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例

    自1967年Postmann等[1]首次应用海绵塞经导管堵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了成功,此后Rashkind双面伞、sideris补片、弹簧圈(coil)及蘑菇伞(Amplatzer)相继成功应用于临床[2~5].20世纪80年代国内亦相继开展引进上述进口装置成功地治疗了小儿PDA.我们于2001年5月后始应用国产镍钛记忆金属堵闭器经导管堵闭PDA,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兴;蔡定邦;崔泽敏;文忠;梁星群;苏建平;丁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近况

    骨肿瘤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1%~2%,包括30余种性质不同的病种及一些瘤样病变.良恶性骨肿瘤比例各家悬殊较大,国外报道 1∶3.2 , 国内有报道 1∶2.1[1].在恶性骨肿瘤中,男女发病率约为1.5~2∶ 1.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骨髓瘤等发病频数高,骨转移瘤虽非骨原发肿瘤,也占着相当比重.各种恶性骨肿瘤均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但以股骨、胫骨为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热疗.

    作者:司海鹏;向理科;王智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