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良;温睿;杨礼
从1998年2月~2000年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58例,均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梁桂玲;郭树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肠房分流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即时成功率为100%.术后半年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随访5年,人工血管通畅.结论 :肠房分流术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陈盛;区金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粘液腺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临床上传统采用手术切除或囊腔内注射某种药物等方法治疗,但易复发.自1999年10月~2001年3月,我院应用等离子多功能手术治疗机,有选择地对30例粘液腺囊肿进行了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庭为对象,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善其健康行为.我病区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使健康教育逐步完善 .
作者:赵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发热20余天,左眼视物不清1 0 d入院收住眼科.2个月前患者因发热、左眼视物不清在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入院查体:T 37.5℃,P 80次/min,呼吸血压正常,心肺腹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为1.0,左手动120 cm.左眼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直径3 mm,直接光反应迟钝,间接光反应灵敏.眼底检查见视盘边界清,无水肿隆起,A/V=2∶3,网膜色泽淡,黄斑中心反光不清.血、尿常规正常.诊为视神经炎(左).给予妥拉苏林12.5 mg+地塞米松2.5 mg球后注射,隔天1次,共8次,全身应用激素、能量、青霉素治疗.18 d后出院,视力左0.8(矫正1.0).患者出院25 d后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同时感四肢麻木无力,但能行走.查体:四肢肌张力稍高,蹒跚步态,Hoffma nn征(+),Chaddock征(+),闭目难立征(+).四肢感觉异常.行MRI检查示小脑、脑干多发性硬化.入院收住神经内科,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22 d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学峰;杨伟光;马玉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发现至现在已有18年的历史,这给认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它甚至与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有重要关系.根除H.pylori已经成为现代治疗一些常见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根除H.pylori之后,不仅能加速溃疡愈合,而且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使得溃疡病治愈成为现实[1].H.pylori感染的治疗首先需确定根除治疗的适应证,即哪些患者需接受治疗?
作者:郜恒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治疗比较困难,我院应用硫酸镁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玉良;温睿;杨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曾在本院住院9例病人,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结果:9例患儿中8例年龄≤5岁,患儿皮疹均从面部、口周始发,后向颈、腋窝和腹股沟蔓延,并迅速波及全身.表现为大片鲜红斑,触痛明显,在红斑基础上表皮松解,继而形成松弛性水疱.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3天皮疹颜色变淡,并开始脱屑.所有病例疾病初期出现口周放射状浅黄色裂纹,5例出现明显眼睑红肿,结膜充血伴脓性渗出物.4例低热.结论:SSSS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主要为典型的皮疹.通过早期抗菌治疗、皮肤和眼部治疗护理,SSSS可很快痊愈.
作者:路新国;刘灿霞;刘启文;魏菊荣;刘晓莉;倪莲芳;廖建湘;李成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较传统的脐静脉或脐动脉换血更为优越.其具有操作简单,不易感染,血压波动少,并发症少的特点[1].而该换血疗法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少见报道.我们对2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观察换血前后电解质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珍;李锐钦;邝玉子;邓皓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孕6~10周、年龄18~36岁、自愿人流而无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健康妇女998例,人流前1 h均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 g,然后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99例,镇痛组人流术前行1%利多卡因5 ml宫颈旁神经阻滞,同时予静推安定10 mg.对照组不予镇痛直接手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和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1),宫颈明显松弛(P<0.01),人流综合征反应明显减少(P<0.01),而术中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用于人工流产术,是一安全简便、效果确切的镇痛方法.
作者:尹玉竹;谌小卫;李小毛;侯红瑛;古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1990~2000年误诊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5例, 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天灵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 L)的诊治.方法:以26例RAML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得以确诊,行肾切除术9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肿瘤剜除术8例,肾动脉栓塞术3例,定期观察3例.结论:B超、CT检查是RAML的主要诊断方法,肿瘤大小及临床症状是决定治疗措施的关键.
作者:徐雪良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胃管临床上用处很广,洗胃、鼻饲、胃肠减压等均要插胃管,然而临床上有的患者喉头水肿、痉挛、食道狭窄,胃管插入极困难,传统插管法失败率较高,因而常延误了抢救病人的好时机.为此,我们借用喉镜,使其充分暴露食道与声门,并借助胃管内的铝丝作支架,行胃管插入.通过186例的实践证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在过去的10余年里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疗法的应用有效地治疗了这一细菌感染,显著改变了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预后.目前H.py lori根除方案多采用三联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胶体铋剂)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但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其根除率差异甚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抗生素的耐药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依从性等.
作者:曾志荣;陈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胰腺癌与糖代谢紊乱关系密切,本文对胰腺癌合并血糖升高者42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徐淑静;李孝萍;董亚琼;王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部烧伤后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分2期进行,第1期行病灶切除加瘢痕松解术,继发创面用辐照猪皮覆盖.5~7 d后行第2期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术.结果:9例部烧伤后巨大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患者经此法治疗,植入皮片全部成活,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未见瘢痕癌复发.结论:部烧伤后巨大瘢痕癌合并瘢痕挛缩应用2期手术切除修复疗效佳、安全.
作者:何国;钟泉;李汉荣;陈爱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AO技术治疗股骨近远端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A O技术(包括130°角钢板,95°髁钢板,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治疗181例患者出现的65 例101处术后并发症.结果:101处并发症包括下肢旋转畸形18处,下肢前后成角畸形6处, 髋内外翻19处(其中晚期髋内翻6处),小粗隆未复位7处,膝关节内外翻5处,股骨髁间分离3 处.内固定失败9处,髋关节痛3例,膝关节僵硬14处,膝关节疼痛9处,骨折延迟愈合8处. 结论:并发症主要原因为手术时机延误和对骨折类型了解不充分导致术中不良复位;手术操作不遵循AO规范,对所使用器材的设计特点、使用要领不熟悉;术后忽视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不当以及过早负重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内固定失败等.预防对策为早期手术,遵循AO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术后重复康复治疗.
作者:昌耘冰;尹庆水;邓建业;权日;魏仲恩;符史发;黄山东;张惠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患者女,35岁,因左腰隐痛25 d于2000 年6月7日入院.患者在25 d前体检做B超时被发现左肾积水、左肾结石,无尿路刺激症状,无肉眼血尿.体验:一般情况好,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双肾肋下未触及,双输尿管行径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WBC(+)/HP、RBC(++)/HP,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B超示左肾大小正常,肾门部见一不规则囊性肿物,大小约5.3 cm×3.3cm,囊内见一结石1.4 cm×1.5 cm.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所见:左肾大小正常,上、中、下肾盏轻度扩张呈杵状,上中肾盏颈
作者:詹河涓;郑彬;单炽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胃镜介入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无水酒精、立止血等药物的止血疗效.方法:对120例急诊胃镜检查为溃疡活动出血患者进行粘膜下注射,于出血部位周围注射硬化剂,平均每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5ml,立止血1 U、无水酒精0.3 ml.胃镜止血治疗后均加用制酸剂.结果:1次止血成功108例,8例行2次胃镜止血.止血成功率96.7%.未发生一例与注射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有48例于治疗后追踪复查胃镜,未发现有溃疡周围坏死或溃疡扩大现象.结论:经电子胃镜介入注射止血治疗溃疡出血其疗效肯定,所需附件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减少急诊手术率.
作者:谭立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残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 ,发病率约为3%~4%.我院近3年来发现该病2例,经使用纤维胃镜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曙光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