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华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颁布了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1985年WHO对其稍作修改后,便一直沿用至今.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对糖尿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对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1985年WHO的标准渐渐显示其不足,对诊断与分类提出修改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作者:陈黎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麻疹病毒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我们对36例麻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肝损害.
作者:龙英姿;石裕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口服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口服替硝唑治疗BV 60例(A组),对照组(B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V 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总治愈率87%,与B组的8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替硝唑治疗BV时副反应发生率17%,低于甲硝唑组的37%,差异有显著意义;A组副作用较B组少.结论: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BV疗效肯定,且价廉,但替硝唑胃肠副反应明显小于甲硝唑.
作者:李敏;郭星玲;李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hthy,DN)是糖尿病(简称DM)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1-DM)患者,DN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在2型糖尿病(2-DM)患者,DN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
作者:丁鹤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44岁.3 d前曾通宵打麻将至清晨,当时倍感疲劳,回家睡觉,醒后即感左耳失聪,稍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因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于第3天晨直接到高压氧室接受治疗.
作者:王疆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将观察到因应用过量甘露醇致中枢性呼吸衰竭9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各种脑血管意外患者565例,应用甘露醇治疗487例,致呼衰9例.
作者:沈伟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60%~90%.我们用刺五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普恩复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绍凡;蒋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5年来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26例29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滤过作用过强19例,脉络膜脱离5例,虹膜睫状体炎3例,恶性青光眼1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为了避免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应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环节,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设计的完善.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23岁,孕1产0.于1994年1月11日以停经38周,发现盆腔包块8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3年4月13日.停经50天妇检发现双卵巢增大,B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发性囊肿,大者右侧6 cm×5 cm×5 cm,左侧6 cm×6 cm×4 cm.
作者:张爱;苟凯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以聚丙烯为材料的网塞加补片的手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术后随访.结果:62例腹股沟疝患者接受网塞加补片修补术,修补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平均随访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安全,复发率低,适用于原发和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
作者:刘家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岩龙口服液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辅助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8例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在化疗基础上辅以岩龙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1例予单纯化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53.3%,对照组2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岩龙口服液有增强抗肿瘤化疗药的疗效、且能降低化疗药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作者:梁新文;林显敢;谢德荣;张惠宜;陈岱佳;姚和瑞;向燕群;许怀麟;彭韩伶;曾昭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6%增加到目前的3.2%,预计还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造成多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尤其眼、肾、神经、心及血管损害.在21世纪,糖尿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傅祖植;傅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婴女,年龄2 d,因气促,发绀1 d入院.该患婴为第1胎,38+4周顺产,出生时Apgar评分9分,羊水清,出生后精神疲,进食少,哭声弱,反应差,出生当晚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口周发绀,哭闹时明显,遂收住院.其母孕期未做产检.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Leptin(瘦素)是肥胖基因(ob)编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Leptin与下丘脑的Leptin受体(OB-R)结合,通过下丘脑调节食欲和(或)能量代谢,从而控制机体体脂平衡.此外,在外周组织,如胰岛、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等也存在Leptin受体,Leptin与外周组织OB-R受体结合,可直接调节各器官的功能和物质代谢.
作者:吴木潮;傅祖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年间43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43例不同损伤类型患者依靠临床表现和腰穿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经采用不同治疗后全部于3~10 d内低颅压症状消失.结论: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发生与伤后脑血管痉挛,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过量使用脱水剂,体液丧失多而摄入不足,手术或腰穿放脑脊液过多等因素有关,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
作者:方国宏;方泽鲁;黄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胎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具有终止妊娠指征的健康中孕妇女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孕周为18~21周.米非司酮组在水囊引产前6 h服用150 mg米非司酮,对照组只行水囊引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组的胎脑组织可见:(1)神经细胞染色质分布不均,常呈块状,浓缩或边聚现象常见;(2)神经细胞核周质内细胞器肿胀或缺如,核糖体稀疏,微丝及微管少见;(3)暗细胞增多;(4)神经纤维肿胀,所含微丝及微管排列紊乱;(5)血管外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脚板明显肿胀.结论:米非司酮可造成胎脑组织缺氧性损伤.由于足月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已基本成熟不可再生,认为在米非司酮对胎儿的安全性未充分论证前,不宜用于足月妊娠的引产.
作者:王自能;朱颖( );卢凤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体内铜代谢异常引起大量铜在肝、脑等全身组织中沉积,导致沉积部位的功能与结构损害.
作者: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2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7 d入院,病前2周出现左腰背部带状疱疹,1周后皮疹消退,但出现双下肢力弱,次日不能独立行走,逐渐出现尿便潴留,双下肢麻木发展到季肋部,曾出现一过性低热(T 37.7℃).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世界性卫生保健问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1995年约是1980年的3倍,目前估计有三千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故减少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是治疗的首要目的.
作者:王佑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9月共收治席汉氏综合征患者15例,除1例因不配合治疗、拒绝进食和服药致全身衰竭而死亡外,其他均得到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红;余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