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颈椎病眩晕32例疗效观察

陶钢

关键词:纳洛酮, 治疗, 颈椎病, 眩晕, 现报道如下, 应用
摘要:1991年1月~1999年6月笔者应用纳洛酮治疗颈椎病所致眩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猫抓病的临床认识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认识距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1].目前已明确病原体是汉森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其为纤细、多形态的棒状小杆菌,约(0.3~1.0)μm×(0.6~3.0)μm大小,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培养基中生长缓慢[2].

    作者:崔速南;赵秀华;汪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环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骨骨折

    目的:探讨用经皮可调式双环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0例新鲜下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结果:优19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3.3%.术后30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邻近关节强直和针孔深部感染.结论:双环外支架具有与手术同样的复位好,固定牢固,缩短疗程等优点.

    作者:张楚光;柳金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严重烧伤合并消化道出血127例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烧伤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1988年1月~1998年1月我院收治的678例严重烧伤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出现的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震宇;徐万里;林作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疗效.方法:对宫内妊娠小于49 d,自愿接受药流,无药流禁忌证的早孕妇女1 328例,分为A,B两组.A组(671例):第1天上午空腹或进食2 h后口服米非司酮150 mg,隔48 h服米索前列醇0.6 mg;B组(657例):第1天上午空腹或进食2 h后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连服3 d,第4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0.6 mg.结果:A组成功率94.3%,B组成功率88.43%,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150 mg 1次顿服法药流成功率明显高于150 mg,分6次连续3 d口服法.

    作者:崔桂华;熊光峰;钟国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外用头孢氨苄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3岁.妇检见宫颈有两粒血管痣,用1%硝酸银烧灼宫颈.一周后复诊见烧灼处有渗出物,予5ml肤阴洁+300ml冷开水冲洗阴道,于宫颈外涂头孢氨苄粉250mg.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28例

    为探讨输尿管结石并输尿管息肉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8例均经手术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绮平;陈立新;庞健;程洲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NYHA Ⅱ~Ⅳ级),随机分为2组:氯沙坦组38例(T组),对照组37例(C组),C组应用地高辛和利尿剂治疗,T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mg/d.所有病例均排除肺、肝、肾疾病.观察4~8周,平均1.5月.结果:T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C组(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氯沙坦副作用轻微.结论:氯沙坦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刘世兴;肖华;吴素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

    目的:探讨采用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技术关键为:(1)松弛直肠内粘膜,游离瓣修补瘘口;(2)直肠阴道瘘口不缝合,起引流作用.结果:10例手术治疗患儿均痊愈,排便正常,无术后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直肠粘膜游离瓣修补术治疗女婴直肠阴道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面小,组织愈合快,易于推广等优点.

    作者:黄文;罗德源;姜月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误治与纠正1例

    患者男,25岁.于1999年9月骑摩托车跌倒致伤下颌部,当时颏部有伤口,张口障碍,两侧外耳道出血.伤后在某医院急诊,发现下颌骨颏部骨折即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因不能咀嚼被转入另一医院治疗.经CT检查证实两侧髁状突均骨折并严重脱位,遂于伤后两周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耳前切口,因两侧髁突严重脱位、复位困难,故行髁突摘除术.

    作者:汪维健;朱光第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误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其中60岁以上病例约占25%~35%[1].该病起病慢、无明确外伤史、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0多年来收治老年人CSDH 75例,其中院前误诊32例,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余徐伟;柳隆华;麦名裕;张志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治愈率72.37%,总有效率93.42%.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曾仁山;黎志刚;孙广政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BiPAP机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对药物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5例已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其中13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再发呼吸衰竭者),辅助施行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吸气相正压:.0~1.5 kPa,呼气相正压:.2~0.5 kPa.观察治疗前后PaO2,aO2变化.结果:治疗前后PaO2分别为(6.04±1.04)kPa,7.73±0.84)kPa;SaO2分别为(81.3±5.8)%,92.4±5.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临床症状缓解快.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清醒患者均愿接受,早期应用可为临床治疗赢得时间,可作为机械通气撤机技术来应用.

    作者:林华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评价试验报告

    目的:对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评价分析.方法:用手工方法和库尔特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与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批内、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WBC<2.6%,RBC<3.3%,Hb<2.7%,Plt<5.7%,其他各参数均<3.4%,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0.97%以下;线性实验:WBC在(4.9~75.9)×109/L,RBC在(0.53~8.91)×1012/L,Hb在(13~217)g/L,Plt在(45~808)×109/L之间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携带污染率<1.7%;血液对比实验各参数与Coulter JT-IR进行对照,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对白细胞分类进行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r均>0.93,单核细胞r为0.447.结论:MET BC-2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作者:孙朝晖;朱爱辛;潘芳;姜小琴;符玉文;林龙顺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59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997年9月~2000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并发气胸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科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21例;56例效果良好,死亡3例,均为保守治疗者.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的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穗;李志强;伍建华;高建齐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临床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临床科研中的误差主要有两类:抽样误差与系统误差.抽样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或变量误差,由抽样样本的变异性造成,与样本大小,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大小有关,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估计及增加样本量后,误差就可减少,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容易得到控制.系统误差是研究者所得出的结果与真实的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偏倚(bias).目前不少临床研究难以重复,缺乏真实性,偏倚就是造成歪曲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重复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董碧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老年肺结核与青年肺结核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老年肺结核患病率上升的原因.方法:选择1986~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全部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老年组)290例及同期住院的青年肺结核(青年组)100例,从肺结核类型、并发症、疗效、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男性占73%,女性占27%.慢性空洞型肺结核老年组占33.1%,青年组占6%;有合并症者,老年组占70.3%,青年组占2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05).疗效观察,老年组无效占7.6%,病死率为5.8%;青年组除1例死亡外,全部有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肺结核男性多于女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比年青人为高,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种类多,疗效差,病死率高.

    作者:潘爱华;杨清芬;安素芬;王云南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治验1例

    患者男,46岁,农民,199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当天扭伤腰部,自觉腰部酸痛,四肢麻木乏力,两胁刺痛,难以行走;便溏,每天2~6次不等,小便数而欠畅.X线照片:椎间盘突出(腰2~3).自拟苓枝术甘汤加味治疗之.桂枝10(单位g,下同),白术15,茯苓15,炙甘草8,北芪20,炒苡米20,川芎6,元胡15,生姜5片.服药4剂.1998年11月11日二诊,腰部酸痛,难以行走症状稍减,泄泻次数减少,两胁刺痛及两腿麻木乏力,双膝怕冷,脉细濡,舌淡苔白厚.

    作者:林御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改良腹壁切口缝合法500例临床观察

    腹壁切口愈合情况除与手术创伤、感染、机体新陈代谢及患者一般状况有关外,与手术者缝合技巧关系甚为密切,我院500例改良式腹壁切口缝合中,除1例外,均达到I期甲级愈合.

    作者:童莉;胡德慧;张华;韩宇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解解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1例

    脑动脉瘤(aneurysm,A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AN破裂导致颅内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AN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趋向于急性期手术或栓塞治疗AN.急性期由于病情危重,加之动脉瘤部位不同,部分不适于急症开颅手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电解解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1例AN,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希高;苏正;段传志;李铁林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脐带绕颈3周真结2个足月活产1例

    患者,26岁,孕2产1,因妊娠39++,阵发性腹痛3 h,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孕期产检5次无异常发现.入院查体:T36.8℃,P 80次/min,R 18次/min,BP 14/9 kPa,心肺无异常发现.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入盆,先露平棘,宫口开2cm,胎膜已破,羊水清,胎心音140次/min,宫缩每2~3min1次,持续35~40s,入院3.5h后顺娩一活男婴,体重2800g,脐带真结2个,均较松,脐带绕颈3周,羊水Ⅲ度浑浊,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评8分,5 min评10分,外观无畸形,胎盘5 min娩出,无异常,脐带长约108 cm,产后出血400 ml,使用宫缩剂后好转,住院4d后平安出院.

    作者:庄小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