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口腔-咽后壁入路切除斜坡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

董伦;漆松涛;彭林;欧阳辉;任文德

关键词:经口腔, 咽后壁, 切除, 斜坡结构, 软组织肿块, 肌萎缩, 侧肢体, 不规则, 信号, 头晕, 脑干, 局部, 间隙, 患者, 查体, 病灶
摘要:患者男,37岁.头晕,右侧肢体乏力13年,并舌发麻6个月.查体:右侧肢肋力Ⅳ级,MRI示斜坡结构增大,局部可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左侧舌肌萎缩,信号不均,病灶向前后方生长,5.3 cm×3.6 cm×2.5 cm,斜坡与脑干间隙变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发症的护理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引起广泛皮下出血.通过对我院骨科1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例的分析及总结,常见并发症有(1)失血性休克,(2)创面感染,皮肤坏死,(3)瘢痕形成,影响肢体功能.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苏贺;严素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一种改进方法探索

    我院自1992年6月以来对14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行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另一叶保留下极的部分切除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本院以前的传统手术方法比较,此术式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如抽搐、声嘶、甲亢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等方面尤见其优,且安全可靠,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宝;季巧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在小儿腹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与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93例具有复发性腹痛症状的2岁9月~14岁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64例同时取胃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阳性率为85.2%(505/593).其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的阳性率分别为29.0%(172/593),23.1%(137/593),22.1%(131/593),9.5(56/593),1.5%(9/593).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为29.1%(77/264).组织学检查为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与成人HP感染胃粘膜组织学明显不同.结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引起小儿腹痛常见的主要原因之一.HP感染病理改变全部表现为慢性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作者:潘瑞芳;区文玑;陈宝心;陈光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及处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这一异物埋置于体内,为有创性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与植入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与炎症有关的并发症;与电极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及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

    作者:杜作义;王景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关于数字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人工心脏起搏研究的几个问题

    人工心脏起搏器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跳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迄今全世界已有300多万人安置了心脏起搏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被充分肯定.

    作者:王景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小儿直接喉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1995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对588例声嘶患儿行直接喉镜检查,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58例中,男340例,女218例;男:女为1.5:1.年龄≤2岁107例,~4岁245例,~8岁198例,~10岁8例.全部病例以声嘶为主诉,病程短6 h(新生儿)长达3年,以1~3个月者为多.

    作者:龚秋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损伤1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1998年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全部于术中确诊.13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提高十二指肠损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减少术中漏诊、正确选择术式、十二指肠液的充分转流,同时术后予以营养支持.

    作者:李进展;陈进新;温思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人胃癌癌前状态随访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癌前状态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1月~1999年12月436例老年人胃癌癌前状态内镜随访资料.结果:各组老年人胃癌癌前状态的癌变发生率分别是胃溃疡5.98%,胃息肉3.31%,残胃6.90%,慢性萎缩性胃炎3.16%,胃粘膜肠上皮化生6.35%,胃粘膜异型增生11.8%.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时间短.结论:对老年人胃癌癌前状态追踪内镜随访是胃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措施,尤其对治疗效果不佳者,两种癌前状态并存者,中或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者,应密切随访.

    作者:林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本刊2000年增设述评及专题笔谈栏目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眼眶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误诊分析

    眼眶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罕见,而与鼻外伤相关的NHL临床少有报告,本院曾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戈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腹部带蒂超薄瓦合皮瓣在手部撕脱伤中的应用

    腹部带蒂超薄瓦合皮瓣修复,疗程短,术式较简单,手功能恢复较好,现将我院用其治疗手部撕脱伤7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8~25岁,伤手均为右手,从腕部以下皮肤辗挫撕脱,均不同程度伴有深部组织损伤.

    作者:匡斌;陈彦震;连继洪;陈云瀛;刘杰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坐骨神经干盆腔出口处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女,41岁,职员.因右下肢疼痛伴右小腿外侧足外侧麻痹两年入院,两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酸胀感,伴右下肢酸软疼痛,渐加重,疼痛以右臀部及大腿后侧沿坐骨神经干放射.近一年除疼痛外且伴有小腿外侧及足外侧足底前半部麻痹,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右下肢出现跛行,右臀肌及右下肢肌肉进行性萎缩.

    作者:陈志洪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

    心源性猝死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电监测技术显示其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由Mirowski早设计的埋藏式自动除颤器,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10~20 s内释放电能除颤,防止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目前,IC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具有诊断和多种治疗功能的的新一代ICD开始在临床应用,其临床适应证不断拓展.

    作者:聂如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了1994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颅脑损伤369例,其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发生率15.6%,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永晖;张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军团菌肺炎伴胰腺炎、冠心病心律失常1例

    患者男,58岁,洗澡后突然出现咽痛,寒战,高热,体温骤升并持续在40℃,伴气喘,胸闷,全身乏力,右上腹痛,向右腰部放射4 d,但无胸痛,咯血,无恶心,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头孢类)治疗3 d无效,体温仍在40~41℃之间,并感胸闷,气喘,伴咳嗽无痰,出现神志恍惚;于6月10日转入我院.

    作者:杨晨;雷清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液氮冷冻联合IL-2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1998年3月~1999年5月,笔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白介素2(IL-2)治疗斑秃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5例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18~58岁;平均35.6岁;病程7 d~5年.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液氮冷冻加IL-2,共38例,男23例,女15例;对照组:常用药物治疗,共27例,男15例,女12例.

    作者:阮建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开塞露用于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作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应用小儿开塞露早期诊断婴幼儿肠套叠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自1992~1998年,我科收治的以阵发性啼哭(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疑为肠套叠,年龄2个月~2岁的住院患儿共46例,其中男36例,女10例.

    作者:林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急性海洛因中毒15例抢救

    急性海洛因中毒,病势急、呼吸抑制严重且微循环不良,病死率高.现将我科1998年10月~1999年9月收治急性海洛因中毒者15例分析如下.

    作者:章红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混合抗原板和细胞板联合应用筛选群体反应性抗体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混合抗原板和细胞板对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的应用前景.方法:将90份肾脏病患者血清分成3组,包括首次移植术前、术后1个月及肾功能稳定期者.分别以混合抗原板和细胞板作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按照试剂盒的规定操作和判断结果.结果:混合抗原板检测操作简便、耗时150 min,90份样本中检测出19例阳性,包括3例可疑阳性;细胞板检测耗时130 min,17例阳性,其中16例阳性与混合抗原板方法检测的阳性一致,另1例是混合抗原板方法检测到3例可疑阳性中的1例.结论:混合抗原板检测筛选群体反应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易于判断、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与细胞板联合应用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为肾移植受者筛选群体反应性抗体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陈连周;李海生;徐鸿绪;毕颎;傅茜;朱兰英;王长希;肖露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