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酚妥拉明与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0例

乔玉奇;薛文清

关键词:酚妥拉明, 肝素治疗, 疗效对比, 急性发作, 病人, 肺心病
摘要:我们用酚妥拉明与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病人40例,并与未用此两种药的40例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84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又称为隐匿型哮喘或过敏性哮喘.因其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而没有明显的哮喘症状,临床上常被忽视.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以致延误治疗.

    作者:郭炯光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结石术后复发164例

    胆道术后复发结石的治疗颇为棘手,无论是西药、中药或者是再次手术治疗,其疗效均不够理想.自1986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华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哮喘小鼠气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气道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卵蛋白致敏及激发制成小鼠哮喘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小鼠气道组织CD+4、CD+8、CD+25T淋巴细胞.结果:CD+4、CD+8、CD+25T淋巴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CD+4/CD+8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01).结论:哮喘时气道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浸润,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的失衡是发生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江慧琳;李燕屏;周太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感染性腹泻患儿红细胞SOD、血浆丙二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研究表明,自由基损伤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有关.我们自1996年以来,对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的变化进行检测并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抗氧化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阎石;杨军;孟晓晖;李乐;邹淑新;王丽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上颌窦鼻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发生于上颌窦鼻腔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纤组)十分少见,其细胞成分复杂,形态多变,诊断有一定难度.再因上颌窦术前活检取材难准确,典型病变少见,易造成术前病理误诊.我们收集上颌窦鼻腔恶纤组病例,探讨其病理、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的关系,力求提高对本瘤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率.

    作者:王少洪;沈金辉;蔡广玲;江远仕;彭杰青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是:颅内血肿量、GCS评分、瞳孔改变、损伤后发生颅内血肿类型、脑挫裂伤范围及并发症.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致颅内压增高和严重并发症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尽早降低颅内压和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波;黄勤;朱建堃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外科治疗

    我院外科自1993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十二指肠溃疡(DU)大出血经手术治疗51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瑞华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皮下盲袢式胆肠吻合术后早期胆道镜取石

    目的:提高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施行皮下盲袢式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于左右肝管置Y型管,由失功空肠袢内潜行穿出,术后早期(1~3月内),经Y型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8例术后共取石23次,至镜下无结石残留.随访8月~3年,无胆管炎发作.结论:皮下盲袢式胆管空肠吻合加术后早期经Y管窦道取石,是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会春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抑肽酶定量全身预充和局部浸泡的方法,与未用抑肽酶的相同病例作对照,对两组术后引流量、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及升压药应用时间作对比.结果:抑肽酶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及升压药用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体外循环中采用定量全身预充和局部浸泡的方法除了有效地抑制由于体外循环引起凝血障碍外,并且具有复合的药理学和药效学作用.

    作者:苏梓航;谭光强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妊娠中期钳刮术中的应用

    钳刮术是终止11~14周妊娠的常用方法.本研究用米索前列醇作为钳刮术前用药,以观察它对手术的影响.

    作者:刘晓珊;陈珊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

    目的:探讨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应用氟罗沙星治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52例,并与51例应用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作比较.结果:氟罗沙星组的痊愈率为73.1%、有效率为94.2%、细菌阴转率为92.2%、细菌消除率为92.2%;氧氟沙星组则分别为56.9%、86.3%、87.2%、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氟罗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15.4%),略高于对照组(13.8%),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对肝、肾、血液系统亦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氟罗沙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氧氟沙星相近似.

    作者:周汉建;田虹;余步云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

    1995年5月~1998年9月,我院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5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荣海;黄晓生;廖勇彬;陈立新;庞健;程州平;徐宝琼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疗效分析

    米索前列醇(米索)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PGE1)类似物,以往曾用于治疗胃溃疡.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的依据是前列腺素(PG)有短时间内使宫颈软化扩张的作用[1].本文将米索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观察其对首次通过扩条大小、扩宫颈时间、子宫收缩、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蔡柳洪;侯红瑛;覃玮;谷进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大肠息肉电切术103例分析

    1994年12月~1998年6月经临床确诊为大肠息肉的103例患者行内镜下电切治疗,旨在了解大肠息肉发生的部位,与年龄的关系,恶变息肉的病理类型以及经内镜行息肉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少霞;王启仪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检测

    脑卒中再灌流损伤中,铁参与自由基形成,形成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脂质自由基,造成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本文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SF),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豪;麦韵屏;余丹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儿童大脑半球肿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大脑半球肿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儿童大脑半球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大脑半球肿瘤以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多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占大多数,其次为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尚可.结论:儿童大脑半球肿瘤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辅以显微镜及接触式激光可减少术后功能损害和增加全切率.

    作者:胡滨;杨宏;梁建民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巨大心脏的病理学分型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经验.方法:参照心腔扩大指数,回顾分析巨大心脏临床资料,并将巨大心脏作了病理学分型.结果:左房型121例(61.7%),为常见,手术效果好.左室型29例(14.8%),术后早期死亡率高(24.1%).右心型5例,较为少见.全心型41例(20.9%),多属病变晚期.结论:该种分型方法可以反映巨大心脏患者不同心腔扩大的程度和心功能受损的程度,与手术疗效一致;同时可作为手术方法设计的参考,对指导围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平;吴若彬;张镜芳;蔡增欣;肖学钧;何竟功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18例分析

    1989~1998年以来,我院用三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18例,其中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30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3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82例,对本组病例术式选择、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讨论.

    作者:杨峰涛;何学军;黄诚;洪汉业;张炜;方德信;蔡聪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肺心病并多脏器衰竭80例临床分析

    1988年2月~1998年2月我院收治肺心病并发多脏器损害或衰竭患者80例,现就其病因、肺心病高凝状态及防治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先辉 刊期: 1999年第07期

  • 自发性胆管破裂2例诊治体会

    胆管破裂无论在病因或是病理上都不同于各类胆道瘘,笔者收集2例自发性胆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刘支刚 刊期: 1999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