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萌;王兆国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徐花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分别采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每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多索茶碱组的总有效率(95.7%)高于氨茶碱组(82.6%),差异显著(P<0.05);多索茶碱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水平优于氨茶碱组,差异显著(P<0.05);多索茶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低于氨茶碱组(17.4%),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优于采用氨茶碱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行.
作者:孙国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在我院治疗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与干预组(38例),常规组实施药物治疗与针刺治疗,干预组添加实施作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HAMA、HAM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作业疗法,有助于改善生活能力与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蔡子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产对母儿的影响,总结急产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产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急产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母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与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产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母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母儿早日出院.
作者:黎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选择采用针灸疗法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选择此期间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干预方法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之上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改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患者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瑞香;于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产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运动训练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轻度子宫脱垂患者3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5月,给予该38例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以及运动训练并对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子宫脱垂程度、残余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运动训练、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71.05%;同时运动训练以后的子宫脱垂程度和残余尿量均比运动前要低,P<0.05.结论:采取健康教育和运动训练后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且子宫脱垂的程度和残余尿量更低,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李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院急门诊,常会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或饮酒过量,是急诊日常较常见的中毒性疾病,急性酒精中毒易导致患者产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甚至死亡.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缓解酒精中毒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拯救患者生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对于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遵循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生存质量评分中,研究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湘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D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将未及时进行甲状腺复查就自行停药与未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2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则予以丙基硫氧嘧啶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妊娠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治疗,对于丙基硫氧嘧啶的应用可有效抑制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建议临床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化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后行耳穴埋豆与针灸联合促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采取耳穴埋豆及艾灸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7.50%,较对照组的82.50%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耳穴埋豆配合针灸的护理方案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该联合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魏宏;陈玉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院,是人们治疗疾病的场所,很多时候,因为病情的原因,很多病情的治疗需要手术来进行治疗.在手术治疗时,因为做手术会有风险,很多时候患者是惧怕手术的,他们会紧张、忧虑等,这些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里负担,也会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很多医院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邓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和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患者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将风险护理力度不断的强化,可以将护理的质量不断的提升,将护理缺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防范措施的推广力度加大.
作者:王晓艺;董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本文系护理一位4个月重症肺炎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过程,护理时间为2017.11.01.-2017.11.10.经由Gordon的十一项评估进行资料收集,确认患儿的健康问题有:1.气体交换功能受损2.清理呼吸道无效3.舒适改变4.替在并发症-心衰、中毒性脑病的危险.住院期间通过各项护理措施,使患儿治愈出院.本文主要就清理呼吸道无效这项分享护理经验.住院期间,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无发生因呼吸道堵塞造成的呼吸困难.
作者:蒋新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3例存在营养不良状况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开展系统化饮食干预,观察与比较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持续干预8周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血蛋白、体重等营养生化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呼吸系统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溃疡、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通过开展合理的营养与饮食干预,能显著改善其营养不良状况,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周军花;史阿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流产结果.结果:实验组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2周仍出现不适症状和月经复潮推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5.42%(P<0.05),满意度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药物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风后吞咽困难是脑血管病后出现假性球麻痹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比较严重.笔者运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舌针深刺法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64例,经过治疗无效病例占比1.5%,即1例患者;病情好转病例占比4.7%,即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病例占比21.9%,即14例患者;痊愈病例占比71.9%,即46例患者;总有效率98.5%.
作者:顾秀云;吉裕泉;袁文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多盐酸氟西汀、潘立酮等药进行治疗,但是不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外,还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加用甲硝唑片、兰索拉唑片、克拉霉素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过程后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8.09%(37/42)比对照组的61.90%(26/42)要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为31例,阳性率为73.81%(31/42),根除率为90.32%(28/31);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69.04%(29/42),根除率13.79%(4/29),两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根除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清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一扭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同步放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水平、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建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得分情况、SOFA得分情况、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APACHE得分为(17.35±2.11)分,SOFA得分为(8.16±0.51)分,感染率为28.57%(20/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49/70);观察组APACHE评分为(13.86±3.15)分,SOFA得分为(7.55±0.12)分,感染率为8.57%(6/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9%(66/70).经比较,观察组APACHE评分及SOFA得分、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近期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5名作为观察对象,并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损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