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前列腺炎

邓春华;孙祥宙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成年男性, 常见疾病, 各自特征, 病因
摘要:1 引言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也是不育的病因之一.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段时期曾患过前列腺炎.目前普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系列具有各自特征的综合征.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卷(9)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参加者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杂志上的测验答卷;每人一期参加测验一次(重复答卷无效),凡第一次参加测验者请注明寄交学费的邮汇号码,接到汇款和答卷后,本刊将在计算机上开户并发给学号.第二次以后参加测验者请自填学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58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及其近期变化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的流行状况及其近期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82例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GV检测,抗-HGV阳性者在3个月后再次检测抗-HGV,以观察抗-HGV的近期转归情况.结果:582例HbsAg阳性者中抗-HGV阳性46例,阳性率为7.9%,46例中5例在3个月后抗-HGV转为阴性,阴转率为11%.结论:HBsAg阳性者比普通人群有较高的抗-HGV检出率,部分病人抗-HGV在短期内可发生阴转.

    作者:胡长征;李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足月妊娠子宫脱垂Ⅱ度合并胎盘早剥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8岁,农民,孕2产1.1991年6月18日因停经40周+,子宫脱垂合并活动性阴道出血4小时收入院.末次月经1990年9月10日,孕期经过顺利,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发现一肿物脱出阴道口外,伴阴道活动性出血,轻微腹痛,无阴道流水.既往无子宫脱垂病史,第1孕为足月顺产.

    作者:宋玉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左腋窝肿物、贫血、头痛、颜面浮肿——查房选录(219)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9岁,已婚,农民.因左腋窝皮下肿物二年余,进行性面色苍白半年,头痛、颜面浮肿1个月于1999年8月9日入院.

    作者:张日文;温春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肝炎后肝硬化96例临床观察

    1 引言我们于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用前列地尔治疗肝炎后肝硬化9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尔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的临床应用

    1 引言硝苯地平(心痛定)近年研究较快,现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可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较理想的钙拮抗药.

    作者:赵秀兰;刘晓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重视吸入性肺炎的防治

    1 引言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吸入来自鼻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的强酸、固体食物等引起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病因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和医源性.其诱发因素包括:①昏迷状态;②损害吞咽或咳嗽反射的物质或药物;③使用鼻胃管或气管内导管;④气管切开;⑤解剖异常如气管-食管瘘,胃出口梗阻.可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某些临床情况与治疗密切相关,如由于药物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或插管和气管切开,其发生率可增加70%,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谢灿茂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 引言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生和多种发病因素有关.高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BPH发生的必要条件.51岁至60岁的男性,BPH显微病变发病率为75%;80岁以后几乎所有的男性都有BPH显微病变.青春期前睾丸切除术后(去势)的人均不发生BPH;且去势治疗有效率可达到70%以上,提示功能正常的睾丸与BPH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牛远杰;马腾骧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步探讨

    1 引言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其病因主要是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而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和自身免疫紊乱.糖尿病神经病变仍然是临床治疗学的难题,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前列地尔具有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流量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近年有学者认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有效.为此,我们试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赵义娟;杨灿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进修医生 请问教授,腹膜透析有哪些并发症?教授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主要有植管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腹膜透析管相关的并发症及腹膜透析液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李志坚;郑勋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监护

    1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而有效的监护,及时发现危险信号,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作者:邓元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长激素联用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特纳综合征11例

    目的:总结生长激素联用小剂量司坦唑醇治疗特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1例物纳综合征的生长激素剂量为0.14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司坦唑醇剂量为2mg隔日口服,治疗时间4.5个月到1年.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年平均生长速度由(3.2±1.1)cm提高到(8.2±2.7)cm(P<0.01).结论:司坦唑醇可增强生长激素促生长的作用.

    作者:陈红珊;杜敏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例中度肥胖型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治疗体会

    患者,男,40岁,因多饮、多食、消瘦3年,夜间不能平卧2个月于1998年10月22日收治入院.入院前曾在门诊测血糖:空腹19.8 mmol/L,餐后2小时达24 mmol/L.查心、肺、肾功能均无异常,诊断为2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患者身高178 cm,体重104 kg,体重指数33.1.

    作者:凌轶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人芽囊原虫病

    1 引言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广泛寄生在人和灵长类动物肠道内的原虫.长期以来该虫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近代研究表明,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可致病的寄生原虫,可引起人芽囊原虫病.现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作如下概述.

    作者:张瑞琳;陈观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恙虫病71例分析

    1 引言近年来恙虫病在城市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医生对该病缺乏警惕,以致误诊.现将我院1994年至1997年收治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方红城;张厚德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全口洁牙致持续性牙龈出血1例报告

    洁牙致牙龈持续性出血在临床少见,现将1999年5月27日偶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涂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 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极少见.东方人发病较少.其自然病史独特,大多数可潜伏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被发现.因其发展缓慢,早期治疗方式存在争议,而晚期则失去了根治的机会.在此,就其诊断和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陈立中;梅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两种钙拮抗药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以及分别受不同钙拮抗药的影响.方法: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维拉帕米、拉西地平组(各35例),分别早上顿服缓释维拉帕米240 mg至480 mg和拉西地平4 mg至6 mg,疗程12周.治疗前后测UCG、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观察降压和逆转LVH的疗效,以及分析HRV时域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V降低;两药降低血压的幅度和逆转LVH的疗效相近;A组HRV指标经治疗后明显改善,而拉西地平组则改变不明显.结论:维拉帕米和拉西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和逆转LVH,前者还可改善患者的HRV,可能对病人有远期益处.

    作者:麦炜颐;曾群英;王礼春;何清;陈国伟;李玉杰;谢耀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黏度及尿蛋白排出率的影响——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6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以达美康每次8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33例,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2片/次,每日3次,连续观察30日.结果: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排出率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显著性的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对照组只有高切全血黏度和甘油三酯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血脂、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适用于防治糖尿病的早期肾损害.

    作者:钟生维;卢远航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测验(3)合格者名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