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成药的效果

李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中成药,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不同中成药的有效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两个组,一组给予常规中成药治疗(对比组,30例),一组依据辨证分型给予中成药治疗(研究组,30例),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7%,与对比组的76.7%比对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对缺血性脑卒中实施治疗时,依据不同的辨证分型给予不同药物效果更佳.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45例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结果:45例患者治愈的有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56%.Hp检验阴性者41例,占91.11%.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宫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科学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为1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郭德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产后外感发热与营养关系病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分析产后外感发热与产妇营养关系的病因,探讨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妇安全.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对161例产妇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追踪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各病例组白蛋白>50g/L发生产后外感发热的病例数和白蛋白<50g/L发生产后外感发热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外感发热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有关,如果产妇同时伴有白蛋白不足,则发生产后外感发热的几率大大增加.结论:改善产妇营养,优化围产期保健,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外感发热.

    作者:刘淑琴;刘海娥;曲志芳;李明亮;陈晓茹;郝玉芳;张晓娜;张建枝;马树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药理学作为医学院的基础学科,所涉及药理知识较广泛,记忆点较多,学生大多认为药理学较为枯燥,导致医学生对药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根据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将临床上较为典型的病例进行整理与收集,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药理教学中,鲜活的案例不仅可以提升课堂趣味性,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扩充学生临床知识.本文主要研究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的药理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直径7~ 12cm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较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作者:吴新菊;杜大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的使用也很多,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大的杀虫剂,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现象在我院也是很常见的,因此,我们要了解有机磷农药,做好相关的护理与治理.

    作者:艾娟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析产妇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原因

    产妇产后出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产后病征,并且会严重危害产妇的安全,严重时必须要切除子宫才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产妇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原因.

    作者:韩君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给予针刺腰夹脊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进行分析分析,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针刺腰夹脊穴治疗的25例患者为实验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JOA评分明显较优,产生P<0.05的对比差异.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给予针刺腰夹脊穴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孔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特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排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不存早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必净注射液应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杜成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根据单盲原则,选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0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盆底悬吊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且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盆底悬吊术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子宫切除,可降低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曲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ICU 2015年9月-2016年9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18例,对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8例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46例,感染率为21.10%,其中G+球菌占63.04%,真菌占28.26%,G_杆菌占8.70%.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有显著关系的因素有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等(P<0.05).结论:引起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其次为真菌.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防止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志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开展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62名实习护士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了解临床带教工作中的问题.结果: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业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带教方法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5.2%、87.9%、87.9%和90.3%.结论:根据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结果,了解带教工作的问题所在,针对性予以改进,进而提高带教质量,获得理想的带教效果,进而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潘德秀;任本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前置胎盘临床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前置胎盘临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胎前置胎盘孕产妇50例并设置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健康、单胎、非前置胎盘孕产妇50例并设置为参照组,对前置胎盘临床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对比,就年龄、人工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盆腔炎史几个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和实验组在妊娠结局方面对比,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方面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临床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人工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盆腔炎史等,对妊娠结局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作者:马丽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臭氧灌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常规西药结合臭氧灌洗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23%,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3.5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阴道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结合臭氧灌洗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美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共有108例,随机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红霉素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的效果可靠,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廷华;吴澄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则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卵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两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治疗前后差异明显,且组间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璐琳;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剂量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者身高、生长速度及骨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长激素对性矮小症患者身高、生长速度和骨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名特发性矮小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分为剂量1组、剂量2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生长速度以及骨龄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身高、生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剂量1组与剂量2组身高、生长速率以及骨龄均出现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剂量1组相比,剂量2组患者身高、生长速率以及骨龄指数增长值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剂量2组有3例发生注射部位红肿,2例发生头痛症状,2例发生空腹血糖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剂量1组2例发生关节痛症状,3例有肌肉疼痛,1例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剂量1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剂量2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疗效确切,不同剂量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者具有不同的影响,高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者疗效优于低剂量组,而高剂量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于低剂量组.

    作者:陈立娟;王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体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病原体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与疾病相关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二重感染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520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对病例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对标本进行药敏分析.观察细菌感染主要存在的部位,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以及导致患者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呼吸内科患者的细菌感染主要是分布在痰液,其次是中段尿,后是血液.(2)痰液中细菌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3)呼吸内科发生以上细菌感染的患者疾病主要为肺炎,COPD,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癌.(4)影响病原体感染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超过50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力低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伴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医疗器械交叉感染以及病房环境.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与患者自身情况,医院环境以及诊疗过程均有关系,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苟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学龄前儿童应用氟化泡沫防龋齿效果观察

    对连云区托幼机构2014新入托的幼儿至2016年连续进行氟化泡沫防龋,观察防龋效果.通过使用氟化泡沫和未用氟化泡沫防龋同年龄组儿童患龋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氟化泡沫对降低龋齿发病率有明显效果,实验组的新龋增长率分别5.12%,3.24%逐年下降;对照组的新龋增长率分别为9.07%,10.93%的上升趋势.

    作者:夏永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B超在产科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B型超声诊断仪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的一种超声图象诊断装置.它既可作静态检查,又可作动态检查.B超是对胎儿异常进行诊断的重要医学方式,本文通过B超在胚胎早期异常、胎儿脐带绕颈、卵巢妊娠中的作用探讨了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作者:范文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