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分析

徐秋霜

关键词:依达拉奉, 联合醒脑静, 治疗急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对照解析.方法:将本院就诊住院接受治疗,近期(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时期)收治确定诊断为急性脑出血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配合醒脑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之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解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联合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效镇痛剂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长效镇痛剂复合耳穴压丸法诊治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成效予以研究.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本院行肛肠手术病患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两组病患于术中均行简化骶骨麻醉法,并于手术完成后施以长效镇痛剂诊治,观察组与此基础上辅以耳穴压丸法,对两组病患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予以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于统计学领域而言,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将长效镇痛剂复合耳穴压丸法应用至肛肠病术后疼痛诊治中,病患术后疼痛得以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份—2018年8月份的住院时长达20天的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6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的30位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此外在其基础上加强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干预,20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的前后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到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当中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护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情绪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藏素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晚期肿瘤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63位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结果: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大地减轻病患的痛苦,加之全方位护理的实施给晚期肿瘤病患树立信心,提高了晚期肿瘤病患的生存质量.结论:晚期肿瘤病患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对晚期肿瘤病患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蛇葡萄根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蛇葡萄根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HepG2.2.15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HBV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判断其作用机理;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去处理细胞,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中γ-干扰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蛇葡萄根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γ-干扰素.结论:蛇葡萄根提取物可通过提高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雷湘;陈科力;鲁蓉;杨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肌内效贴疗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探究

    目的:观察不同形式的肌内效贴贴法结合相应的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言语失用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例脑卒中后口颜面失用伴言语失用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将肌内效贴贴法分为'Y?型和'O?型,并选择相对应的口唇运动状态下的训练素材.对照组只进行相应的言语素材训练.'Y型?贴法和'O型?贴法隔周一换,即在第1,3周选取'O型?贴法及相配的言语训练;在第2,4周选取'Y型?贴法及相应的言语训练.每天治疗时间40min,每周6天,共治疗4周.在入组时、治疗4周后,采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系统?(PACA1.0)中的言语运动计划模块对患者进行口颜面失用和言语失用的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口颜面失用评分以及言语失用评分较治疗之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肌内效贴疗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有效,为脑卒中后口颜面失用及言语失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崭新的思路.

    作者:孙勇;陈柱;朱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联合使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的新生儿采取耳声发射方式进行筛查,观察组的新生儿则在该基础上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筛查.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通过筛查数和通过筛查耳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的确诊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假阳性率则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通过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与耳声发射有助于提高准确率并降低假阳性率,该联合筛查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曲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联合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胃脘痛患者治疗中联用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以柴胡疏肝散联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8.33%,而同期对照组患者仅为88.33%,两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脘痛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痛症状并提升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研究进展

    构音障碍在脑卒中发病率极高,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言语康复,本文就此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何荷;龙威力;黄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患者中应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及深度睡眠时间均比对照组长,苏醒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失眠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中医内科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目的:探究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一共选择了患有慢性盆腔炎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一共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19人.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中药灌肠联合微波理疗,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当归芍药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后TNF-α、IL-1β、IL-4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TNF-α、IL-1β、IL-4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李朝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容桂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调查及其监护人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容桂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并分析对监护人开展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容桂地区1000例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监护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以及监护人认知程度,针对监护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及时接种率为96.1%,明显高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认知评分为(47.3±2.3)分,疾病与疫苗相关知识认知评分为(46.8±2.4)分,接种注意事项认知评分为(45.9±2.7)分,接种不良反应认知评分为(46.5±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桂地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仍值得改善,针对儿童监护人开展有计划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认知程度,对改善儿童及时接种率具有确切价值.

    作者:李建好;梁惠霞;梁丽明;何艳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目的:超声引导下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即采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6例)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组(56例),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以及射频消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作者:谭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实践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实践.方法:我院在2018年1-12月诊治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为(86.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程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探讨TBI后脑白质和灰质的变化情况.方法:10只Wistar大鼠进行TBI模型制备,分别在损伤前(D0)、损伤后第1天(D1)、第3天(D3)和第7天(D7)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结果:大鼠TBI后白质从第1天开始,而灰质从第3天开始DTI参数有变化.在白质中,胼胝体压和胼胝体干从损伤后第1天开始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值显著下降、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显著上升,而损伤同侧外囊从损伤后第3天开始有变化.在灰质中,损伤同侧海马在损伤后第7天FA值和AD值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了TBI导致了白质完整性的丧失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TBI后白质和灰质的DTI参数均有变化,说明DTI参数可以用于评估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的神经修复以及TBI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静;赵璨;饶家声;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时间段中,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并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4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其终的护理满意度和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两种护理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优,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管理可以对其肢体功能进行改善,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志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分组时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增加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1.30%)较对照组(76.09%)相比明显偏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优势,差异显著.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运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的方案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水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对ICU实习护士护理带教品质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ICU实习护理护理带教品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实习护士4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执行详细的培训计划.之后对两组实习护士培训后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判断品管圈发挥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品管圈实施后,观察组在查房、健康教育、技能操作、理论考核与专科操作的评分上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升ICU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提升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可以作为一项优秀的培训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管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84例急诊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每组各42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护理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金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19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和家属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S、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率.

    作者:康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手术患者64例,收治时间于2017/7-2018/11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流程管理;32例)和研究组(精细化流程管理;32例),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手术效果、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88%、100%,手术有效率为%,护理质量评分为(102.15±4.16)分,均高于于对照组的81.25%、87.50%%、(52.46±2.47)分,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行精细化流程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更佳,临床价值高.

    作者:童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