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唐金华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药热奄包,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患者定为研究组,将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中药热奄包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应用价值显著.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麻醉对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对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的80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研究组实施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静息、活动时疼痛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2小时、术后12小时、24的静息、活动时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切口浸润麻醉可有效缓解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胡俊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1日至2018年10月11日期间我院异位妊娠100例患者(实施抽签分组方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15.61±1.35)d、月经复潮时间(18.57±2.63)d、P降至正常时间(10.59±1.42)d、HCG降至正常时间(12.15±1.38)d、不良反应(98.00%)、治疗成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映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护理期间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65例):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实施;观察组(65例):选择基础护理+舒适护理方法实施;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获得显著提升(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期间,舒适护理干预方法的有效实施,于患者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提升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闵存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实施全程护理、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并发症2.00%(感染患者1例、皮下血肿患者1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全程护理,能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姚彩霞;王伟;刘丽红;刘慧军;焦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48例样本都是在我医院妇产科收取的孕妇,时间控制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区间.按照'抽签法?进行各组的分配,参照组(n=24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分析组(n=24例)选择增加孕期健康教育方案.结果:分析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1.67%、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方面合格率95.83%、自然分娩87.50%高于参照组的66.67%、75.00%、62.50%,同时表现出P<0.05的检验结局,存在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后,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分娩结局、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率改善.

    作者:布左拉·阿布都吾甫尔;马力亚穆·阿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互联网+时代下MOOC教育模式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本科教学应用互联网+时代下MOOC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的护理本科生共92名,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依次采用互联网+MOOC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每组46名学生.结果:不同教育模式应用后,观察组解决问题能力(95.65%)、团队协作能力(93.48%)、分析问题能力(97.83%)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94.57±1.28)分与技术操作考核成绩(93.05±0.57)分均高,数据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平台下,对本科护理生实施MOOC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护理教学中.

    作者:吴曦;谭君梅;梁分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并分别在化疗前后予以患者D-二聚体、CEA水平检测,对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分期为依据进行分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D-二聚体、CEA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化疗后,根据化疗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稳定组及进展组;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稳定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则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化疗前后CEA水平比较,完全缓解组与部分缓解组患者均明显下降,进展组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50例研究目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使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使用常规产科护理的同时运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分娩指标.结果: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产妇分娩结局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研究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高龄产妇分娩中,使用助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分娩结局,减少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减轻产妇疼痛时间,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危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的社区干预模式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健康管理在高危孕产妇社区干预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在本社区选取高危孕产妇9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娩前的EP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后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危孕妇社区干预模式中应用心理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高危孕妇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高危孕妇的精神心理问题.

    作者:李淑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9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分别统计MSCT、冠脉造影对主要血管(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检出率;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SCT、冠脉造影对主要血管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检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6.83%,特异性为9.57%.结论:MSCT在CHD诊断中具有与冠脉造影相当的效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检查费用较低,可重复性好,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伟;谭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浆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取双针连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采取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李贵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验来研究亲情护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应用.方法:选取某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就使用心外科护理的常规模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模式,让护士将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看,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亲情关怀,尽量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照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来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及时收集和反馈.结果:在问卷得到的反馈中可以看出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康复程度护理组都明显比对照组好很多.结论:亲情护理模式给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与关怀,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和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让亲情护理模式在心外科护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轻度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探讨对轻度烧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轻度烧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35例和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和65.7%比较后明显观察组更高,两组满意度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轻度烧伤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保证了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麻醉恢复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麻醉恢复室患者中选取68例作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保暖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34),实施低体温护理者设为研究组(n=34),就2组患者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复温时间以及寒战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恢复室患者复温时间、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 研究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体温,转移到普通病房,并能预防寒战发生.

    作者:黄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浙江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师资建设调查分析

    近年来,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中残联和教育部为整体提升残疾人康复职业教育,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专业化水平,进行了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我院参加了此项工作.

    作者:黄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中应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护理质量比较,数据显示(81.3±3.1vs96.1±2.1),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护理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选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节点为2016年3月-2018年4月,采用计算机表法对组别进行区分,并将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例73例.对照组患者落实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实验组落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71.23%,且检验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顶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在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延续护理在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38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分析组,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对其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好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延续护理在其术后护理当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牟文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观察手臂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抽取42例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分析复位治疗的效果,评价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前后比较得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复位治疗的优良率为92.86%(39/42).结论: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弥锋;李宝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以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判断依据.方法:样本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200例围手术期患者病例.通过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具体的合理性应用方案,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例数方面,干预后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在I类切口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干预后的32.0%要显著低于干预前的67.8%,证明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情况效果明显,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需要在今后得到合理使用,而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药物滥用情况的出现,从根源上减少某些安全问题的产生.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