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白雪;朴日红;刘波

关键词:心理护理, 癌痛患者,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在青光眼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排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及门诊的青光眼患者139例,均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与UBM特征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符合《青光眼学》制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共计139例,249眼.其中86例(162眼)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38眼)属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3例(49眼)为继发性青光眼包括:①3例(3眼)属于房角后退型青光眼,②25例(42眼)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③5例(5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1例(1眼)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俗称恶性青光眼);不同类型青光眼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特征,有良好鉴别诊断价值.结论: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可鉴别诊断青光眼的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个体化方案指导,检测准确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易;潘启勇;邓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例ECMO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严重并发症常发生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及扩张性心肌病等并发症,重症者可危及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膜肺氧合以后再输回患者的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维持心脑肺等器官的氧供和氧合,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心肺病变的治愈及功能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现有研究显示ECMO可用于难治性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治疗,无论院内还是院外发生的难治性心跳骤停,V-A ECMO在体外心肺复苏的紧急应用都是可行的.

    作者:应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10例纳入研讨领域,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总体掌握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论从服药依从性还是从护理依从性,生活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使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增强服药、护理、生活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个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X2=8.912,P=0.002),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侯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55)和优质组(n=5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所有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吴成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

    目的: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现今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由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40位急诊留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名病患,对于对照组患者本实验采取普通健康教育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取本实验所特定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测试水平认知率有明显的差异,有较大提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一体化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对于急诊留观患者的应用效果反映较好,对于增强患者科学保健意识以及疾病预防意识有较大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6例进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防护指导、治疗配合指导、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效果较好,本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大剂量给药法,治疗后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回访发现所有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有效率为82.0%,未出现一例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工作在131I治疗甲状腺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高帆;张艳秋;郑丽颖;夏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手术前后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牙周病患者于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72例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的本院牙周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36例,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碘甘油,相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牙周探诊深度为(4.02±0.79)mm,且生活质量4项评分较高,相比对照组优势大,P<0.05. 结论: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谈君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0例心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瞻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d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瞻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建华;刘娟;陈国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胃出血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样本选择时段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予以保持治疗+择期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急诊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2组比对数据经统计学分析验证,获得P<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急性胃出血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的80例肺炎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都比常规护理组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0.0%,优质护理组是100.0%,优质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马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手术室质量改进的影响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150名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控制的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80例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在采集获得所有数据后,进行分析整理,对比两组手术中潜在风险的发生率,并从中确定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将数据与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13项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有11项指标中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得综合评价指标质量控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上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中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并加以防控能助于手术室的持续质量改进,因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宋佳伟;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分析的重点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母婴结局且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分娩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控制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且早产产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将母婴不良结局的产生降低.

    作者:李翠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析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心里情绪、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丁秀荣;刘丽爽;张莹;曹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血糖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君;靳学芬;高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目的:对急诊科实施目标护理措施,分析对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目标护理(护理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组数据统计学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患者病情往往较为紧急,因此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给予目标护理则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满意,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金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5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手术风险意识培训,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与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前对照组,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同时还是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后续康复治疗起到了有效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燕;冯翠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探讨

    本文就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论题,阐明了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实施过程;论述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

    作者:陈慧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

    通过对开发多种优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平台教学进行的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 探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在资源开发、 课堂教学和后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樊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小儿外科中应用及护理新进展探究

    当前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进步,腹腔镜相关器械得到了更明显的完善,在小儿外科手术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所有的外科手术一样,腹腔镜手术也承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1].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耐受性、依从性差,手术的风险较成人更大,因此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术中、术后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对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尤为重要.本研究具体总结小儿外科中腹腔镜的应用情况,同时分析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窦淼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