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快速病因诊断及急诊抢救措施

师庆柱

关键词:急诊, 内科, 昏迷病人, 快速病因诊断, 抢救措施
摘要: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快速病因诊断方式及早期抢救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医院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快速诊断方向进行分析,并总结早期有效急诊抢救措施,观察抢救成功率.结果: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主要疾病类型有急性中毒、糖尿病并发症和脑卒中;通过积极抢救,成功获救98例.结论:急诊内科昏迷快速病因诊断需将病人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症状表现特点等多方面情况相结合,快速确诊后并对其实施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能显著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儿童胰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26例胰腺炎患儿中,采取肠内营养19人,12人采用鼻空肠管,7人采用鼻胃管.结果:有9人在出院前改经口饮食,拔管出院,另有10人带管出院,肠内营养门诊随访,病情好转后分别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4.4天.结论:胰腺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缪薛琴;陈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例22人自入院12h内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术后伤口愈合好,住院期间无1例流产及死胎.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理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母婴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洪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药物治疗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调查及药学干预分析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高血压在发病后,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作者:邢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的萎缩性鼻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1例,提供专科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1例患者中痊愈39例(48.15%),显效42例(51.85%),无效0例(0.00%).结论:对接受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的萎缩性鼻炎患者提供专业护理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颖;杨香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胰腺炎

    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生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胰腺炎文献中的有效方剂的整理总结,从古方应用、自拟方剂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以为今后的治疗客观化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许丹艳;施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议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特点及终止妊娠时机选择

    目的:浅议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特点及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以作观察,将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为对照组,将2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病情特点,分析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结果:通过对两组孕妇进行辅助检查,发现两组孕妇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现,两组分娩孕周、胎盘早剥、腹水情况有着显著差异(P<0.05),两组孕妇围产儿结局比较也差异明显(P<0.05).结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较早发性更温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且母婴的预后能力差,应积极预防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若已发生则需尽量延长孕周,再选择合适的时间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许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 降低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肾结石2例,所有患者经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腹痛为首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在检查中往往会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癌晚期生活情况调查及改进性预防

    目的:调查相关肺癌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肺癌晚期的病人进行一系列护理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出一系列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肺癌晚期患者消瘦、心理压力大、胸水、癌转移、癌性疼痛、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休息生活,强大的心理压力,家属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通过对患者提供一些可预见性的情况做出一些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一些可以被消除的相关问题,会大大促进病人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安度后时光.结论:肺癌晚期通过医护人员的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一部分呼吸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疾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的心理负担.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

    通过对开发多种优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平台教学进行的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 探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在资源开发、 课堂教学和后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樊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分析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60例,115眼)仅给予人工泪液凝胶(卡波姆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60例117眼)采取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干眼症的治疗,采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的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洁琼;汤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征、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都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子宫肌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作者:路明;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予以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6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GQO-LI).结果:所有患者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GQO-LI)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分裂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采用外延型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开展品管圈在规范化管理手术室物品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在提高手术室物品准备规范化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手术室成立QCC,确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后进行检讨与改进,采用巡回护士外出次数检查表统计改善前后外出情况.结果:活动期间手术室共开展手术63台,查检51台,检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改善后巡回护士外出总次数及平均每台手术外出次数均明显低于改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从而保证手术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应用热毒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门诊诊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发热消失、咳嗽消失以及咽喉部充血消失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热毒宁治疗,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高艳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予以一次法根管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牙髓病患者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陆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神经内科收治住院的Brunnstrom分级Ⅰ级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患者或家属的意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3周,治疗组加用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评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及瘫痪侧上肢FM-U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肩痛发生人数更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周后瘫痪侧上肢FM-UL评分更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早期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更加有效,更利于瘫痪侧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健;邓红亮;刘汉臣;孙渺;肖云艳;陈亚超;崔燕;吴莉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3 年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结合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针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有效降低.结论:对手术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升,并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等,能让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成建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全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全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科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2.50%)高于参对照组(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临床工作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5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手术风险意识培训,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与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前对照组,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同时还是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后续康复治疗起到了有效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燕;冯翠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疼痛护理路径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症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的50例癌症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有25例,该50例患者均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又称盐酸吗啡或者是MHST药物)给与止痛治疗,其中2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操作,而25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与其疼痛护理操作,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护理治疗之后实际止痛效果.结果: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而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三级疼痛.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结论: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疼痛表现状况较为良好,因而可以将该种护理路径方式在现今以及后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性的推广应用,进而使更多癌症疼痛患者受益!

    作者:丛志军;吕召莉;何丽颖;田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