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分析

吕建波

关键词:异丙酚镇静麻醉, 胃镜检查,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经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之后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例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患者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检查后并发症情况,且给出有效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收治的33例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患者,初次使用异丙酚剂量为80~150mg,总剂量范围为100~230mg,苏醒时间范围为5`30min,检查时间范围为4~7min.所有患者用药之后在正常范围内呼吸频率减缓率93.93%,咳嗽发生率24.24%,严重呛咳发生率为3.03%,疼痛发生率6.06%,恶心发生率12.12%,晕眩发生率3.03%.结论: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是临床检查中安全有效的一种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检查成功的关键就是科学防治.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应用热毒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门诊诊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发热消失、咳嗽消失以及咽喉部充血消失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热毒宁治疗,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高艳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

    通过对开发多种优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平台教学进行的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 探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在资源开发、 课堂教学和后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樊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个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X2=8.912,P=0.002),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侯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可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贺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以及操作考核的成绩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使用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臭氧仪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双盲法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n=50).为两组患者实施臭氧仪阴道冲洗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且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疗效显著,辅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效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刘照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癌晚期生活情况调查及改进性预防

    目的:调查相关肺癌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肺癌晚期的病人进行一系列护理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出一系列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肺癌晚期患者消瘦、心理压力大、胸水、癌转移、癌性疼痛、咳嗽、咳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休息生活,强大的心理压力,家属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通过对患者提供一些可预见性的情况做出一些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一些可以被消除的相关问题,会大大促进病人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安度后时光.结论:肺癌晚期通过医护人员的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一部分呼吸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疾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的心理负担.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拟方合二陈汤加减治疗132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方合二陈汤加减治疗132例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治疗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2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患者为此次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对研究组,每组各66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除了给予患儿一般的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要对患儿进行祛痰、止咳平喘和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方结合二陈汤加减的措施进行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研究组患者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自拟方结合二陈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高民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干预运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4例.依照数字随机抽样方式分成常规组与优质组,各组患儿37例,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小,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张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骨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异常情况反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医师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配合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保肢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02例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02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有20例入院前已发生肢端(趾端)缺血坏死,术后截肢(趾).4例患者入院前肢体缺血坏死,毒素吸收,致脏器衰竭死亡.7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护士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科学、全面、综合、个体化的诊疗护理方案,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保肢率的基本措施.

    作者:关静华;蔡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本文就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104例高龄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予以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参照组,产程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产后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为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均能有积极作用,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李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儿科收治的9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儿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关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修复方式对牙齿楔形缺损修复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修复牙齿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牙体楔形缺损患者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了1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2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3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观察和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充填后6个月,三组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2.4%、91.2%、94.1%,2.3组显著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对牙体楔形缺损修复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牙齿修复后咀嚼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采取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5)与试验组(n=25),将实行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对比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将埃索美拉唑疗法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对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目的: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过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干预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PICC 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遵循随机原则选取128例,分为观察组64例,在治疗中给予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对照组64例,按常规治疗留置 PICC 导管,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非计划性发生概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PICC 导管预见性护理干预,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莲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白血病的化疗现状分析

    白血病以前很恐怖的疾病,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出现转机,逐渐的有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是阐释了白血病的基本概念,白血病化学治疗的各种方法以及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让我们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个曾经的不治之症.

    作者:谌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早期分泌相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早期分泌相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PG、0.5h PG、2h PG、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5h FINS、2h FIN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湿疹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疹的临床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出生3-28d的患有湿疹的80例新生儿,对其临床表现、湿疹病因、湿疹实验室检查及对婴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湿疹发生在头部的50例(62.5%),急性发作的湿疹患儿58例(72.5%),渗出湿疹35例(43.75%),伴有瘙痒症状的34例(42.5%).湿疹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和过敏有关.结论:婴儿湿疹主要位置为头面部.患儿主要表现为症状反应、瘙痒、渗出等特点,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过敏.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湿疹的发生,降低湿疹的复发率,使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庄浚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86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3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红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对比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7.67%)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效果优越.

    作者:陈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