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前美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指导临床的工作.方法: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临床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联合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法,疗效确切,值得同行借鉴经验.
作者:薛娟;薛华;丁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研究组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质量,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吕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井艳;郭巍莉;林晓华;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癌症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11月-2016.9月间收治74例癌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癌痛知识掌握评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饮食、治疗、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癌痛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高,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在临床中对小儿咳嗽行以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所接受治疗的112例咳嗽患儿,对112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患儿行临床护理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对咳嗽患儿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使患儿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该种护理方式深受患儿家属好评,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钟英;王小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方法以及健康的指导.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42例.两组产妇在产后均为母婴同室,对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床旁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都进行健康的指导,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泌乳的频率以及乳汁的充足量方面均要高于常规组产妇,而实验组产妇首次泌乳的时间的要比常规组产妇初次泌乳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时采用床旁干预的方法并配合相关的健康指导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琳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MRI和CT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损伤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全部开展放射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MRI和C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MRI诊断检测后,颞叶位置、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分别是85.37%(35/41)、57.14%(8/14)、66.67%(2/3),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颞叶位置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MRI和CT诊断后可以对比鼻咽癌放射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有效诊断,同时MRI在脑干位置、颈段脊髓位置的损伤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大小.
作者:陈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临床结局,研究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自然分娩,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时疼痛无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第一产程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Apgar评分方面相比,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相当显著,大大缩短了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减少了产妇分娩时的恐惧感和产后的疲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健康需求的增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护理纠纷,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本文为此将具体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避免护患纠纷的措施,从而以利于更好的完成医院大量的抢救护理工作.
作者:邵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0(0.00%)例、咳嗽1(1.67%)例、气促0(0.00%)例)、不良事件(短暂憋气0(0.00%)例、哭闹1(1.67%)例、低氧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以应用.
作者:严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称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78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感情状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给予合理的全程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慧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于妊娠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4我院接收的40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擦汗组应用全程护理陪伴.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妊娠结局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实施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上顺产率还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韩媛;地丽努尔·阿的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于羊水过少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羊水过少妊娠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羊水指数上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水过少妊娠患者中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羊水过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高热患儿10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共计52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计53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体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5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在体温上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儿体温得到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面临的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的防护措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改善.
作者:冯晓玲;郭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临床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45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个性化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剖宫产发生率和剖宫产发生的原因,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结果:2016年我院共出现剖宫产300例,剖宫产发生率66.67%,发生原因除胎儿因素和产妇因素外,社会因素是造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除产妇出现妊娠合并症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外,产妇对剖宫产盲目迷信也是原因之一,为降低剖宫产率,应加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使产妇妊娠合并症降低,树立科学的分娩观.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与干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27).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48%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胆外科手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显著,并且综合护理对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更有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服务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满意人数28例,满意率为66.7%,乙组满意人数38例,满意率为88.4%,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优势明显,能明显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夕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