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何延华

关键词: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 小儿麻醉,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以找出小儿麻醉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接受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110例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并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麻醉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方面,虽然这两种麻醉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这一麻醉方法操作方法较为简单,麻醉效果相对来说较好,药物用量较小,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肿瘤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特点,为甲状腺肿瘤患者找到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对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80名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临床表现。结果:通过手术治疗的临床表现以及终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方案更佳。

    作者:王德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我院药品零差价后收支再平衡的建议与对策

    目的:考察我院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后财务收支的现状,并对收支再平衡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发展对策,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方法:从我院的发展现状着手,论述了实行药品零差价对我院发展的意义,包括惠及民生,改变了以药养医的不利局面,改变了医院经济收入的结构,对医院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加强了对药品的有效管理。在收支再平衡的建议与对策上,做到:开源节流,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技术合作,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医生技术价值,调整服务结构;规范药品管理,改变用药思路,并大力发展中医药国粹。结果:若实行了上述合理化的建议与发展对策,能够改变我院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后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完全实现我院财务收支再平衡。结论:通过开源节流,提高服务质量,调结构、转方式等措施,可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来提高医院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努力实现我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崔明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运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小板计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1月-2016年1月NYHA评分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91例。经SPSS软件进行中位数计算,血小板范围在102-388×109/L,中位数为211×109/L。根据中位数,将其分为A组(≤中位数):102-211×109/L,n=45,B组:212-388, n=46。根据Chi-Square检验结果,2组患者在身高、体重指数、性别构成、吸烟比例、血脂、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BNP、LEVF%等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的分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结果:4周后,A组6-MWT为327.14±29.33m,B组为219.43±33.18m,A组明显高于B组(P=0.022)。A组logBNP为3.81±0.32,B组为2.56±0.67,A组logBNP明显高于B组(P=0.010)(即A组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A组LEVF为44.92±7.71%,B组为35.44±4.36%,A组明显高于B组(P=0.026)。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监测指标中,血小板亦是较重要的监测指标。

    作者:郑涛;胡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的128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128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实验组在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感染、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改善,避免患者过度的紧张和焦虑,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卢巍;韩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本社区2015-2016年社区门诊接收的98例老年糖尿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为每一位糖尿病老人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位糖尿病老人进行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结果:经过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与其6月前相比(P<0.05),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的下降。结论: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代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冠心病护理体会。方法:28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临床护理模式(14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140例)。结果:A组冠心病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凤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QC活动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QC活动在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本科室产后产妇为实验组(活动后)。实验组按照QC活动程序实施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结果:活动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由活动前的6.8%降至3%.结论:QC活动增加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纯;汪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分析与输血管理对策研究

    血液是医疗重要资源,然而,输血具有较高风险,易造成受血人员身心受到伤害。基于此,临床输血救治过程中,需加强输血管理,控制输血风险因素,保证输血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此,笔者将在分析引发输血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究输血管理对策,为提高临床输血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姜立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拳参及拳参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拳参(Polygonum Bistora L)是常用的中药之一。药用拳参系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拳参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镇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口腔炎、咽喉炎、肝炎、肠炎、痢疾、痈肿、痔疮肿痛、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脓血、毒蛇咬伤、湿热泄泻等病症[1-3]。近年来对拳参及拳参提取物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拳参及拳参提取物主要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本课题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拳参,本文对其心脑血管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黄子倩;曾靖;黄起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被收治于重症监护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以及恢复的全过程,往往过多重视躯体因素和病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而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尤其对于ICU病房的清醒患者,特殊的病区环境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报道称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情监护、基础护理,还要积极地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配合医生的治疗。笔者对ICU重症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作者:凌芳;吴毓新;孟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的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A、B、C三组患者各36例,在对患者使用口服雌激素治疗21d后,其中对A组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黄体酮胶囊以及黄体酮栓剂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以及经济负担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A、B、C三组患者当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分别为33、31和34例,其中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例数分别是8例、4例和1例,从三组数据结果对比,使用黄体酮栓剂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药物副作用低的优势。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黄体酮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黄体酮栓剂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状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伤口出血,无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谱并对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抗菌药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抽取平舆县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诊的146例腹水培养细菌呈现阳性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对对应的培养的细菌进行细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与此同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腹水感染细菌大肠埃希菌76例,占52.05%;肺炎克雷伯菌16例,占10.96%;表皮葡萄球菌14例,占9.59%;粪球菌14例,占9.59%;铜绿假单胞菌10例,占6.85%;结核杆菌10例,占6.85%;其他细菌6例,占4.11%。通过抗药性研究可以发现,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耐药率则相对较低。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及其他细菌相对较少。就药物抗性而言,几种常用抗菌药耐药性较高,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作者:逄金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朝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探讨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血药浓度情况。方法:以2005年至2012年我院的40例万古霉素使用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用药后,接受了血药浓度检测,对患者的病历情况、年龄、性别等等情况均进行了详细记录,结合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这些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70%,其万古霉素DUI是0.79,性别的差异在血药浓度和谷浓度不会产生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的峰浓度主要影响因素,肾功能正常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比其万古霉素谷浓度差异性不大。结论:临床中进行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研究,发现,肾功能是影响其血药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使用该药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提前进行药物的调整。

    作者:许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静脉血管分级在内分泌病房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达到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的4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根据血管情况进行浅静脉血管分级,观察组实行晨间专人穿刺,并对2,3级血管给予留置针穿刺及留置针管道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技术。通过对比观察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内分泌病房采用浅静脉血管分级进行穿刺操作,可显著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及留置率,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穿刺质量,操作时间的满意度,进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作者:胡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论针刺“守神”

    “粗守形,上守神”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于“守神”一词,历代医家多有阐释,本文以“神”字的含义为出发点,对“守神”进行辨析,探讨针刺守神的深层意义。

    作者:童秀冰;李斌;廖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用于指导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使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87例患者中治愈患者84例,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达96.5%。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顾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