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并对该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年龄范围为21—62岁,平均年龄(34.2±5.3)岁,对照组30例,年龄范围为24—61岁,平均年龄(33.5±6.1)岁,其中实验组予以护理安全文化风险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护理管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服务、技术、健康系数以及安全事故等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作之后,得出在实验组中病患给予服务90.2±1.2分、护理技术95.3±1.4分、健康教育方面为94.1±1.1分.护理安全事故为1例;在对照组中病患给予护理服务88.1±1.1分、护理技术83.3±1.6分、健康教育方面88.1±1.6分、护理安全事故4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加入护理安全文化因素,对于提高其护理水平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学红;曾鸿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科接诊的76例产后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8).对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为(2.79±1.33)h,明显比对照组的(5.09±1.24)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比对照组的18.42%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止血效果好.
作者:杜亚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危孕妇如果在孕期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难产或者是危及母婴.因此,需要做好对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的孕期保健管理.在文中主要就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母婴安全提供支持.
作者:况文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50例接受造影检查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给予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以及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以及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在预防造影剂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莉;曲方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5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较快,临床疗效较好,有借鉴价值.
作者:田德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梅参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研究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首先确定乌梅参竹胶囊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其形状、鉴别、检查等方法,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乌梅参竹胶囊的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作用机理明确,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乌梅参竹胶囊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好的药物,易于推广.
作者:童晓曦;贺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进修与实习助产士单手保护接产的带教当中,不同带教方法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一年与2017年上半年间在我科进修与实习的30名助产士为主要对象,所有助产士都接受单手保护接产带教,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助产士仅接受常规性质带教,综合组助产士则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结合的带教,对比两组助产士在单手保护接产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综合组助产士中掌握单手保护接产的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两组助产士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助产士的单手保护接产带教当中,应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李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天君;沈张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使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进行耳鼻喉科手术病人6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3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依次为96.97%和81.8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病人在术后的疼痛感,病人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整体反映较好.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头位难产的产程护理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62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对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患者舒适度较好,且自然分娩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仅发生2例新生儿窒息事件,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分娩质量,减少分娩时间,提高产妇舒适度并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专职护理在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重症护理,观察组予以专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专职护理,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焦惠明;梁艳茹;张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168例我院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足率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肿瘤放疗患者护理,能够充分满足患者SCNS各维度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喻静;朱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模式对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急救时间约为(70.60±10.25)min,对照组的平均急救时间约为(163.27士17.52)min;观察组死亡率为8.50%,对照组死亡率为21.5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4.6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76.00%.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上比较,P<0.05,三项指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前检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实行常规孕前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免疫检验项目,涵盖HIV、肝炎病毒、TORCH、梅毒等内容.对比两组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概率,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概率为3%,乙型肝炎阳性概率9%,TORCH阳性概率1%,梅毒抗体阳性概率1%,通过治疗干预,高危妊娠概率为2%,一般组患者为1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项目可为及时高效的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提高孕妇的生产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曾洁梅;林俐;林英;黄轩;黄仁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90例,均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根据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在实验组中实行优质护理,在对照组中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手术中的出血量的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后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后的并发症,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洁;雷长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通过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血清相关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空腹血清激素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经米非司酮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瑜;李学;李莲花;解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髓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行性.方法:选取100颗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由同一名医生对实验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根管治疗.统计术后2天,7天患牙疼痛等级,随访术后12月的治疗效果,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比常规根管治疗在术后疼痛方面表现出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根管治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根管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合适的适应症的情况下,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为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关节肿胀护理等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后,20例患儿中,痊愈13例,好转3例,转入上级医院4例.结论:为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及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包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方法:分析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带教老师专业理论匮乏、缺乏带教经验和责任心,实习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工作不认真.解决方法,培养合格的带教药师,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良好师生的关系.结论:有必要提高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专业水平,保障实习带教效果.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RC-INB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13%,较对照组的12.50%明显更低(χ2=6.093、P=0.014),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RC-INB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方案,围术期通过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可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进一步促进术后康复,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禹馨媛;贾鸿聿;祝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