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
异位妊娠中95%以上是输卵管妊娠,误诊可能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后果的疾病,而且对妇女的生育功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1],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随着实验室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在基层医院的开展,为早期明确输卵管妊娠的提供极大帮助,我院采用血清β-HCG增长率联合孕酮测定方法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郑苏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我院近一年门诊药物咨询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的药物咨询记录500例,对药物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500例药物咨询中,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用途的咨询较多,有140例,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咨询有125例.结论:药物咨询窗口的建立帮助了患者合理用药,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和合理性,配合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蓉;杨廷江;刘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并对该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年龄范围为21—62岁,平均年龄(34.2±5.3)岁,对照组30例,年龄范围为24—61岁,平均年龄(33.5±6.1)岁,其中实验组予以护理安全文化风险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护理管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服务、技术、健康系数以及安全事故等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作之后,得出在实验组中病患给予服务90.2±1.2分、护理技术95.3±1.4分、健康教育方面为94.1±1.1分.护理安全事故为1例;在对照组中病患给予护理服务88.1±1.1分、护理技术83.3±1.6分、健康教育方面88.1±1.6分、护理安全事故4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加入护理安全文化因素,对于提高其护理水平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学红;曾鸿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MRI)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肿瘤科接诊的47例宫颈癌患者,患者术前接受MRI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MRI分期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9.36%,MRI与手术病理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结果诊断的符合率为83.33%(P<0.05).结论:核磁共振能够明确宫颈癌分期,且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吴凯;张建洪;姚红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两年接受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囊结石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存在或残余结石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了划分,一般的数据,传统的指标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回顾.结果:20例残余结石患者,15例残石复发患者.结论:结石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数量、年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胆管畸形及结石直径等.
作者:韩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失血性休克合并宫外孕应用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失血性休克合并宫外孕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血性休克合并宫外孕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社交活动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失血性休克合并宫外孕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心理状况、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社交活动和自觉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状况、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社交活动和自觉症状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合并宫外孕应用急救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作者:魏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把来院治疗并同意参与实验的128例患有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儿童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A组和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合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的B组,每组各64例患儿.后对比AB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hs-CRP、PCT的水平及治疗总体的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合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纤维化的动态检测诊断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诊断的结果,在进行临床治疗的干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变患者的血小板(PC)计数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纤维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奉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评估时间、头颅CT时间与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韩焕明;卢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梅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胃镜引导下空肠置管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行空常置管营养支持的高龄患者,其中接受常规空肠置管患者纳入对照组(n=43),接受胃镜引导下空肠置管患者纳入观察组(n=43),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8.37%和护理满意度97.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和81.4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高龄患者胃镜引导下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仙;马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1例产后大出血产妇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做好产时、产后观察,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终母婴康复出院.
作者:单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使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进行耳鼻喉科手术病人6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3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依次为96.97%和81.8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病人在术后的疼痛感,病人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整体反映较好.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需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李艳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14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常规分娩技术,观察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与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97.18%,高于对照组的85.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分娩技术,因此可以将其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栗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44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2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风险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难产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风险发生率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产房风险管理措施得当有效,显著降低了产妇及新生儿的风险发生率,提高了孕妇对产房管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琳;齐家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撷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尿素氮、血肌酐.结果:与对照组的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早的做出精确的诊断,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公共卫生中的医防结合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社区医疗机构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9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内对患者进行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在现场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对医防结合护理前后效果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医防结合护理的实施,患者遵循医嘱的行为较实施之前显著提升.结论:在慢性疾病的防控、治疗及管理中,应加强对医防结合护理的应用,构建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从根本上改善慢性病的总体防控效果.
作者:钟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索CT对于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于本院9年共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8例,急性出血型胰腺炎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例,其中有5例合并感染.结论:CT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指导临床医生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寇志伟;靳钊;王亚文;陈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中期引产患者进行心理观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纳入137例自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中期引产的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346,P=0.0152).结论:对中期引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可使引产成功率获得提高并可降低大出血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卢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